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波蘭六四大遊行之後:兩極化的民主政治將走向何方?
時事觀察.徐子軒:14 Jun, 2023不久前,華沙街頭湧入數十萬人,進行集會遊行。這些人一方面慶祝「8964」的魔術數字,也就是在1989年6月4日,波蘭共產黨放棄權力、開放自由選舉,波蘭終究回歸西方民主;一方面則抗議執政陣營——聯合右...

反制無人機的新選擇:雷射與微波武器的發展現況
公共政策.王臻明:09 Jun, 2023隨著無人機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世界各國除了加緊投入無人機的研發採購,同時也積極尋求反制敵方無人機的方法。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用遮蔽無線電訊號、干擾電子系統的方式,讓敵方無法遙控無人機,或使...

強調中國AI發展必須「姓黨」,凸顯習近平獨裁焦慮
時事觀察.吳介聲:08 Jun, 202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下令加強監管中國人工智慧(AI)發展,會議文件表明中共正在強化全方位監控體系,起草法案要求AI發展必須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且不得「包含顛覆國家...

G7強調反制「經濟脅迫」史上空前,中共面對極大焦慮
時事觀察.吳介聲:26 May, 2023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本屆峰會聚焦中俄威脅,發表聯合公報反制「經濟脅迫」以及將貿易和供應鏈「武器化」之企圖,尤其直指中國,在峰會史上誠屬空前。中國仗恃市場優勢長年慣用的伎倆遭到強國共同揭露,疾呼堅決...

「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警棍「暴擊30秒」符合警察專業嗎?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May, 2023本(5)月20日,一名疑似精神狀況不穩定之「身材壯碩」男子「大鬧」桃園中壢一間超商。他在超商內因不明原因情緒失控,赤裸上半身露出肌肉、深蹲嘶吼、揮拳襲警等影片畫面於第一時間在網路上被廣泛流傳,引發群...

「首都減壓」從司法做起:打造獨立審判的法院所在地
公共政策.法官改革司法連線:18 May, 2023近聞立法院的擴遷建計畫從遷建縮至擴建,其中評分最高的兩處場址都位在台北市,第三高的位址也在新北市,這和一直以來政府所提倡的「首都減壓」顯然背道而馳。「首都減壓」是指台北地區目前面臨的人口、交通、生活...

中共通過新版《反間諜法》:加強準備「混合戰」攻勢?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May, 2023中國4月底通過新版《反間諜法》,擴大對於間諜行為之定義,雖然於7月1日方開始實施,但因近期中國以國安為由發動多起重大搜索,加上新法定義含糊,業界乃至社會不免人心惶惶,中外輿論掀起漣漪效應。中國全國人...

基層檢察官批「打詐1.5」是國家級詐騙案?解決問題不該流於口號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May, 2023近年來媒體與網路社群對於「詐騙行為氾濫猖獗」的犯罪問題有許多批評,為了因應對政府施政不滿的民意,報載行政院宣稱該院於「去年7月15日函頒新世代打詐行動綱領,透過跨部會合作共同打擊詐欺已初見成效」,並...

賴宜欣/政府修法拿掉「懲戒」二字,不給父母管教小孩?各國怎麼做?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May, 2023若提到「愛的小手、熱熔膠條、衣架、竹條」這些道具,是不是讓你想起小時候被「疼愛」的恐懼呢?不過,這樣的舉動似乎即將全部成為過去式了?根據報導,今(2023)年3月14日,法務部上網公告,表示希望修正...

生成式AI的善與惡(二):從ChatGPT談人工智慧的未來隱憂
公共政策.吳維雅:09 May, 2023▍上篇:生成式AI的善與惡(一):ChatGPT為何成為當代顯學?科技是中立的,然而,如果本於不當意圖來使用科技,其結果有時並非人類社會所樂見。ChatGPT表面上看似一個無害的通用聊天機器人,正以...

聲音的台灣史:悼念被遺忘的鋼琴家楊小佩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May, 2023說到台灣最早在海外大放異采、揚名國際樂壇的鋼琴家,許多喜愛古典音樂的樂迷們大概都會想起陳必先(1950-)。然而,當時在那個年代和陳必先齊名的,還有另一位同樣也是出生於台灣的鋼琴家楊小佩(1949-...

土城槍擊案少年槍手爭議:刑事責任年齡下修是解方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6 Apr, 2023近日,新北市土城區接連發生槍擊案,警方先後逮捕四名15歲至17歲的槍手與共犯,引發輿論譁然。更有大學講師因此提出刑事責任年齡下修的建議,然而通篇論述卻令人困惑。不過在回應大學講師的論述前,我們先簡短...

阻止中共黑手海外執法,美國清剿中國非法警局逮捕特工
時事觀察.吳介聲:21 Apr, 2023中共涉嫌在海外大量設立非法警局,對中國僑民甚至移民進行「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操控社會運動,嚴重侵犯多國主權,漸受國際警惕,近日首度遭到美國司法當局破獲,此例一開...

《怒嗆人生》:東亞移民的壓抑人生,對著自己罵髒話的怨懟與治癒
社會文化.彭紹宇:19 Apr, 2023猶記去年此時,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橫空出世,以新穎敘事講述常見的移民題材。一年後的如今,同樣由A24製作,也是由全亞裔演員主演的...

馬克宏落入中共統戰圈套,「戰略自主」引盟友批判已覆水難收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Apr, 2023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中之行,積極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演出,背離歐盟與美國在俄烏戰爭與台海關係一致立場,雖為法國企業簽下幾筆大單,卻因「見利忘義」惹惱國際盟友,付出被批...

馮建三/回覆趙君朔與「四醜」文針對「反戰聲明」的質疑與挑戰
時事觀察.噪聲與共鳴:11 Apr, 2023(※ 文: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編按:2023年3月20日,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中研院研究員盧倩儀等學者成立「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召...

不只是殺人:「女性謀殺」是一種系統性的殘害
時事觀察.V太太:11 Apr, 2023今(2023)年2月,香港發生了一起驚人的名媛碎屍案。28歲的蔡女疑似因為金錢糾紛遭到前夫夥同父親、兄長三人聯手殺害,屍體遭到肢解丟棄,警方循線搜索後甚至發現部分殘肢有經過烹煮的痕跡。事件遭到媒體報...

隱形的翅膀:從轟炸機到無人機的飛翼設計
公共政策.王臻明:10 Apr, 2023土耳其製造的Bayraktar TB2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宣告了無人機時代的來臨。生產Bayraktar TB2的公司不只獲利豐厚,土耳其也加緊腳步研發下一代的無人機,以爭取更多訂單。除了...

沈嘉偉/在回收場消失之後:失落的台灣垃圾治理,遭消音的拾荒者們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30 Mar, 2023臺北市萬華區最後一間回收場「光耀五金行」在今(2023)年2月15日遭勒令歇業,民間團體五角拌特別在3月4日舉辦「在回收場消失之後」現地展覽與系列講座,邀請與會者共同思考拾荒者在都市中的生存困境,以...

檢察官爆「離職潮」都是為了錢?探究人才流失的體制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30 Mar, 2023日前媒體紛紛報導「檢察官出走潮」現象,指出「每年想轉任法官的檢察官人數居高不下」,連地檢署發言人也請辭「想轉行當律師」。新聞進而「欲言又止」地點出「檢察界留不住人才,代表體系內有根本問題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