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的結果:共找到 206筆 約 0秒
盧其宏/燃燒殆盡,不是勞工運動的宿命:戰略性企業研究SCR的可能性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4 Aug, 2023(※ 文:盧其宏,共力研究社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如果組織工會像是飛蛾,無可避免地向著火飛,最終結局是什麼顯而易見。這或許很能夠解釋美國勞工加入工會的比例從1970年代的24%,下降到20...

《我的身體,你的商品》:身體、選擇與疼痛,女人的力量從中而來
時事觀察.V太太:11 Jul, 20232014年,艾瑪・華生(Emma Watson)在聯合國發表演說,鼓勵男性加入支持女性主義、爭取性別平權的行列,讓#HeForShe這個標籤傳遍社群網站,華生本人也成為好萊塢女性主義者的代表人物。這...

葉多涵/《我說,所以我存在》:歧視言論真的沒那麼嚴重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6 Jun, 2023庫布拉.古慕塞的《我說,所以我存在》適合對歧視議題毫無概念,但有興趣學習的人,也適合已經知道一些理論、或是看過它在身邊發生的人。書中提到了許多歧視的實際案例,解釋為什麼它們不公平、如何造成傷害。許多...

《歐亞火藥庫的誕生》:帝國邊陲,列強競合前線的高加索
社會文化.吳思恩:05 May, 2023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頻頻躍上國際新聞版面之際,一處邊陲之地也逐漸進入世人的眼睛——被以「火藥庫」稱之的高加索。在台灣的新聞語境中,「高加索」被視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不論是屬於俄國的北高加索聯邦區,或是各...

李世暉/現代資本主義在日本:為何他們擁抱《人類世的「資本論」》?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7 Mar, 2023(※ 文:李世暉,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編按:齋藤幸平《人類世的「資本論」》2020年在日本出版後,創下暢銷五十萬冊的旋風式現象,研究馬克思思想的東大準教授齋藤幸平也一躍而成為風雲人物。日本...

跟命運對賭的馬祖人?看《島嶼幻想曲》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社會文化.劉亦:27 Mar, 2023本書英文版出版時,我就當面致謝過:將島嶼抬高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金門有宋怡明(Michael Szonyi),馬祖有林瑋嬪(編按:《島嶼幻想曲》作者在本文刊登後,針對本文提出回應)。我特別喜歡林瑋嬪...

性、投共與黨外雜誌=叛亂?美麗島事件前後的禁書年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Mar, 2023專書出版的政治角力幸好我自己也曾經在警總出版社編過《青溪》雜誌,我的老處長李世雄先生相信我的忠貞,他的一通電話要我立刻上街把發出去的雜誌,逐本撕去那篇介紹於梨華新書的文章。我和出版社的小弟,沿著重慶...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從沙皇到普丁,俄國廚師眼中的政治與記憶
社會文化.吳思恩:01 Mar, 2023歷史的軸線在統治階層與人民之間存在巨大誤差,兩者的交會經常是衝突的,在衝突之外,我們很難揭開權力中心的神秘面紗,僅能透過傳記、長年關注宮廷/官邸/首府的記者,越過那條由重重規則與限制把關的線,一窺幾...

《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切開集體意識的病灶,書寫墮胎真實的痛
社會文化.許恩恩:22 Dec, 2022▍上篇:《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作家以「手術刀」刻出社會對墮胎女性的壓迫安妮・艾諾(Annie Ernaux)這本《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最受到媒體摘錄、也最帶有某種獵奇意味而受觀眾記住的隻字...

《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作家以「手術刀」刻出社會對墮胎女性的壓迫
社會文化.許恩恩:21 Dec, 2022初讀《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最驚訝是它的輕薄好讀,沒有原先設想「傳記體」可能有的厚重與冗餘感。再者,是全書有許多的括號,而括號內容幾乎自成一個完整故事;我會說,如果我們重構這本書的內容,括號裡的...

陳敬樺/《準點發車》的日本鐵路:從人配合技術走向技術配合人的時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6 Dec, 2022在台灣,通勤或是連假返鄉的尖峰時間,抬起頭看列車資訊的時候,我們常可以看到「本次列車約晚○分鐘」這一行字,火車誤點對我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2012年,我第一次到日本遊學,當時住的homestay(寄...

洪敬舒/《無住之島》讓「習得無助」的台灣居住正義變為「習得樂觀」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06 Dec, 20221975年美國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從實驗中提出「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理論。他發現,長期挫敗經歷會讓人產生「...

盧正恒/重寫晚清中國史:人物如何成為歷史轉變的關鍵基礎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Dec, 2022(※ 文: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距離2019年6月13日出版的The Blue Frontier: Maritime Vision and Power in the Qing...

聆聽金馬人的苦難:《斷裂的海》縫合隔海相望的「台灣」共同體
社會文化.劉亦:17 Nov, 2022攤開地圖,金門、馬祖被他國海域環繞,置身「飛地」狀態(作者之一李易安語),又和台灣隔了風浪強勁的「黑水溝」,地理上的「斷裂」不難懂;歷史上,不妨就以盤桓在台澎金馬上空的三種「戰後」來理解:台灣人的1...

諶淑婷/霸凌與暴力的校園鏡像:我們如何在孩子墜落之前接住他們?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1 Oct, 2022(※ 文:諶淑婷,作家)當孩子進入小學後,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遇到校園霸凌,我也並非杞人憂天,這三年來我在學校和家長社團裡看到各種惡意取綽號、餐袋「被消失」、被霸凌的孩子轉學,也有孩子拒絕上學的案例。...

阿蘇卡/讀《誰是外來者》想像台灣未來:我們成為一個多元社會了嗎?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Sep, 2022(※ 文:阿蘇卡,或稱Asuka,獨立媒體《移人》總編輯。) 在德國書寫台灣的未來在台灣逐漸邁入多元移民社會的當下,一位獨立記者黃文鈴嘔心瀝血,跨國採訪超過五十位受訪者,拚出了一本探討理想族群融合方...

《1875.福爾摩沙之旅》調查筆記,看見俄國人眼中的台灣先民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Sep, 2022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戈巴契夫於今年8月30日逝世,也讓不少台灣民眾發現,原來戈巴契夫曾經到訪台灣,並與時任總統李登輝會面。冷戰期間,身處民主陣營的台灣難與蘇聯有什麼交流機會,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後,台俄關...

洪裕宏/世界其實並不存在?認知心理學家挑戰物理學根本基礎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Aug, 2022(※ 文:洪裕宏,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榮譽教授。)當你看到一朵花時,你相信眼前有一朵花。問題是當你閉起眼睛時,那朵花還在嗎?大家都聽過王陽明山中之花的故事。山中有一棵樹開花了,如果沒有人看到這...

沈榮欽/世界沒改變中國,反被中國改變了?中國資訊戰布局的三大分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4 Aug, 2022(※ 文: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最近三十年來,俄羅斯共喚醒世界兩次,兩次都與普丁有關。第一次是1991年蘇聯瓦解後,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寫下《歷史之終結與最後...

房慧真/跳窗之後,墜地之前——讀哈金《放歌》的流亡者創傷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5 Jul, 2022蘇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訪問美國的前一年,遭到第二度整肅,新上任的文化部長日丹諾夫,用「圖什古巴卡」形容他的音樂。「圖什古巴卡」是一種卡車的名字,把人裝進密閉車廂內,用排出來的廢氣殺死裡頭的人,是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