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艷舞禁片、冒犯電檢、金馬獎初登場——國光戲院的黃金年代
社會文化.陳煒智:29 Jun, 2021▍上篇:那時陣,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叫「國光」——淺談國光戲院的電影歲月疫中得知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恐將拆除的消息,海內外友人紛紛捎來「慰問」。想起少年時光,跟著高中學長在此地舉辦迎新、送舊晚會,跟著大學室...

那時陣,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叫「國光」——淺談國光戲院的電影歲月
社會文化.陳煒智:29 Jun, 2021《鳴人堂》在6月9日刊出文化資產專家蕭文杰教授〈好景不常的軍事文資:國軍文藝中心與軍史館為何慘澹落幕?〉一文,勾起多少往事波瀾。文中言及國軍文藝中心的前身:國光戲院,約有1,000餘字的篇幅,興之所...

黃彥棻/《禍駭》:個人、企業到國家,一場打不完的資安戰爭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Jun, 2021(※ 文:黃彥棻,iThome電腦報資安主筆)如果你想知道過去十多年來,全世界發生哪些左右世界變局的資安事件,你可以從讀《禍駭:網路犯罪世界的第一手紀實》這本書開始,看看書中的主角們怎麼利用既有的「...

當Netflix走入俄羅斯:電影《冰上之愛》的國際野望
社會文化.吳思恩:24 Jun, 20212020年10月,Netflix在俄羅斯進行在地化,由俄國最大的私人媒體控股公司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Медиа Группа(National Media Group)營運,去年底其市佔率已經...

Masayo/《睡魔》中的女性與LGBT:一場關於妳的遊戲,關於妳的夢
社會文化.F.E.Ws 少述派勢力:25 Jun, 2021《睡魔》(The Sandman)系列最初連載於1989-1996年,由DC漫畫出版,是奇幻大師尼爾蓋曼的代表作之一,在其他創作者加入共同擴展之後,如今已形成一個深邃而廣大的「睡魔宇宙」,影集《魔鬼...

俄羅斯的模樣:康查洛夫斯基《Homo Sperans》中的眾生相
社會文化.吳思恩:17 Jun, 2021如果要拍一部關於「台灣」、「台灣人」的紀錄片,什麼是必備的元素與符號?或許在國族認同尚未出現絕對多數的解答之前,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從課本上學到的三千公尺高山、四面環海的景致並沒有與多數人的生命...

從威權回歸「公僕」角色:警察文資地景需要一些庶民觀點
公共政策.蕭文杰:16 Jun, 2021台灣在1982年開始有《文化資產保護法》,2000年公民才開始有申請文化資產的公民權利。早期台灣文化資產的詮釋,多由擁有權力者掌握話語權,民眾大多聽信官方所聘請的專家。但是隨著民主化,人民開始爭取文...

詹氏/從政治冷漠到狂熱:《捍衛民主》外的反送中大小事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11 Jun, 2021「試問誰還未發聲?都捨我其誰衛我城,天生有權還有心可作主,誰要認命噤聲?試問誰能未覺醒?聽真那自由在奏鳴,激起再難違背的那份良知和應。為何美夢仍是個夢,還想等恩賜泡影?為這黑與白這非與是,真與偽來做...

防疫宅在家的應對之道(上):當日常劇變後,如何自我照顧?
時事觀察.V太太:11 Jun, 2021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加溫,全台自五月下旬進入三級警戒狀態,並預期至少將持續到六月底。在三級警戒狀態下,各級學校開始實行遠距教學、多數公司行號讓員工遠距辦...

《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下) 經典美劇「懷舊回歸」的意義何在
社會文化.漢斯黃:10 Jun, 2021▍上篇:《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上) 從串流還魂再生,卻不夠政治正確?熟悉的舊劇最對味?經典影集成為各家串流「吸客」利器上述這些「多元性不足」的爭議,並未阻礙《六人行》在串流平台的人氣。2015年...

《六人行》魅力歷久不衰?(上) 從串流還魂再生,卻不夠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漢斯黃:10 Jun, 20212004年5月6日,家喻戶曉的情境喜劇《六人行》歷經十季、236集播出最終大結局,估算約有5,200萬名觀眾在電視前,守候羅斯與瑞秋會否完美復合,錢德、摩妮卡、喬伊與菲比將如何與觀眾告別。《六人行》...

好景不常的軍事文資:國軍文藝中心與軍史館為何慘澹落幕?
公共政策.蕭文杰:09 Jun, 2021總統府附近有幾個國軍所屬的文化單位,其中的國軍歷史文物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等,因土地開發,即將走入歷史。曾經作為文化場所的老建築謝幕,理應喚起集體回憶,不過或許是因為國軍缺乏展館營運管理人才,也缺乏...

陳頤華/日本B級美食進化史:從街頭到全球的拉麵精神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Jun, 2021(※ 文: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近年來,台灣掀起一陣拉麵風潮。光是在台北街頭,熱門店家每到晚餐時刻,非得要排上數十分鐘才能踏入店內,如果是網友們公認的「名店」,絕對要半小時起跳的等候...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下):科技萬歲?紙本書的不死逆襲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上篇: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回想2012年某日下午,我曾陪同幾位開書店的朋友一起來到永和的「小小書房」湊了場熱鬧,參加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主持國是論壇第二場「我街角的...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May, 2021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在等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活。每個人都在迷茫,區別只是多與少。 ──楊德昌電影《麻將》台詞古語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藉此指涉人類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慾...

好萊塢的英雄還是撒旦?Aaron Stern——美國電影分級制背後的爭議推手
社會文化.翁煌德:26 May, 2021在1970年代初,對於美國人而言,有些人認為他是重振美國電影的英雄,也有另一部分的人指控,他是摧毀好萊塢的撒旦。 艾倫.史鄧(Aaron Stern)辭世的消息是在日前才傳出。4月逝世的史鄧,享耆壽...

楊雨樵/虛.實的探問——專訪《鬼怪與懷孕的樹》導演金東鈴與朴勁泰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1 May, 2021《鬼怪與懷孕的樹》的兩位導演導演金東鈴曾於韓國電影藝術學院(Korean Academy of Film Arts,KAFA)與巴黎第八大學(Université Paris VIII)主修電影,2...

你創造藝術,藝術殺死你:《女畫家與偷畫賊》的探索與救贖
社會文化.嚴非:21 May, 2021自古以來,藝術象徵了一種崇拜、幻想,難以觸及的真實,而能夠創作出「藝術」本身的人們,不論是默默無聞或者流芳百世,都成為了一種代言,而這種代言像是對人性及現實的囈語,總在不經意間呈現,儘管它極盡真實,...

丘美珍/少子化的真正訊息:為什麼沒有人想要當媽媽?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y, 2021前陣子,台灣成為另一個世界冠軍。在美國中情局(CIA)近日公布的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生育排行榜上,過去的亞洲四小龍全部都在倒數前五名,其中,台灣更是倒數第一。我是三個小孩的媽媽,很自然地會從媽媽...

世界名導大衛連:氣派的精緻.宏偉的細膩
社會文化.陳煒智:14 May, 2021評論界與研究界在檢視一位創作者的總體創作能量,以及其人其作之際,很常以歸納、總結的方式,在不同的作品當中找到共同的特色,並將其延展成為所謂的「脈絡」,定義成所謂的「風格」和「特色」。大衛連的作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