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電影大師的崛起:回味大衛連「英國時期」十部作品
社會文化.陳煒智:13 May, 2021前不久,某個常在一起聊電影的影友開始鑽研占星,劈頭一句:「難怪你喜歡大衛連(David Lean)的電影,你們都牡羊座的。」其實自己並不習慣只用12種星座項目去框架、解釋藝術人生的種種,但遇到牡羊座...

無視本土,空談國際:CCC爭議後,反思文策院的「文創」經營路線
社會文化.林運鴻:11 May, 20212021年4月底,多年深耕台灣文史題材的漫畫平台《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下稱CCC創作集),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發生續約糾紛,最後《CCC創作集》編輯團隊決定不接...

楊双子/台漫不死,只是折翼:從創作者觀點看CCC編輯部解散事件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0 May, 2021▲CCC編輯部於4月29日發布公告正式解散。《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下稱《CCC創作集》)編輯部裁撤事件,從2021年3月5日以來的社群網站噗浪爆料,創作者私...

同床異夢下的轉型正義:《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將帶來和解還是分裂?
社會文化.翁煌德:10 May, 2021《阿依達的救援行動》(Quo vadis, Aida?,2020)在今年奧斯卡獎代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以下簡稱波赫)提名最佳國際影片,這是繼《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

清晰的家,模糊的國:阿布哈茲紀錄片《小人,時間與吟遊詩人》
社會文化.吳思恩:06 May, 2021可見的停滯與不可見的停滯,究竟哪一個更令人心驚?破敗樓房、未曾推進的工業與科技,是屬於阿布哈茲的可見停滯;在蘇聯遺緒裡刨根、必需外尋的自我,則是那些不可見的種種。在台灣並不常看見關於「阿布哈茲」的電...

松山分局之亂:高層「震怒」後,仍不見光的警界黑暗面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May, 2021今年4月發生兩起深具反差諷刺性的警方違法執法事件:在中壢分局「很蠢」事件中,一名音樂老師質疑盤查合法性,在被激怒情況之下脫口「很蠢」,警員便以「侮辱公務員罪」為理由逮捕該名音樂老師「捍衛警察尊嚴」(...

海的影像政治(下):《海上的豪族》反映戰時日本國策與民心?
社會文化.李政亮:03 May, 2021▍上篇:海的影像政治(上):何謂國策電影?日本的鄭成功神話《國姓爺合戰》ABCD突破、台灣打荷蘭隨著日本侵入中國,國際政治也開始出現合縱連橫的態勢。1939年,美國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禁止飛機燃料的...

海的影像政治(上):何謂國策電影?日本的鄭成功神話《國姓爺合戰》
社會文化.李政亮:03 May, 2021近日,台灣出版界的盛事之一就是大部頭的歷史著作的出版,從去年的《公司與幕府》、到今年的《風之帝國》與《海上傭兵》等。這些作品主題不同,不過,「海洋」不約而同成為歷史思考的軸線。海洋是貿易的通行所,也...

「殭屍經濟」興起,如何與之戰鬥?——讀《克魯曼戰殭屍》
世界脈動.徐沛然:29 Apr, 2021對關心經濟學與公共政策的讀者來說,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的大名應不陌生。克魯曼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又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教授。在2008年更因為其在總體經濟學和新貿易理論...

《農場我的家》:喧囂後的寂靜,人類無法想像的動物生命體驗
社會文化.嚴非:29 Apr, 2021終其一生生活在封閉的農場裡面是什麼樣的感受?而當你是一隻農場中的動物時,又是怎麼樣的生活體驗?這些身為「動物」所無法言說的,都在俄羅斯導演維克多柯薩科夫斯基(Victor Kossakovsky)的...

2021奧斯卡:收視新低、串流擠身,好萊塢仍在風暴中前行
社會文化.漢斯黃:28 Apr, 20212020年肺炎疫情肆虐,重創全球電影圈,拍攝作業延宕,戲院被迫閉門,商業大片紛紛退檔延期,影展亦是轉線上播映或取消暫緩,串流商機水漲船高,小螢幕與大銀幕的存亡對決越演越烈。邁入第93屆的奧斯卡頒獎典...

諾蘭電影的前衛與古典——讀《諾蘭變奏曲》
社會文化.彭紹宇:27 Apr, 2021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或許是這一代少數作品能叫好又叫座的作者型導演(Auteur Director),被譽為「諾蘭電影聖經」的專書《諾蘭變奏曲》出版,我花了一...

習近平的「先安內後攘外」?中共戰狼外交意在加強「大內宣」
時事觀察.吳介聲:26 Apr, 2021近年中共推動「戰狼外交」,並利用國內外宣傳機器加強敘事,卻招致國際群起批評與抵制等「反效果」,中共似乎不僅不在意,甚而變本加厲。許多跡象顯示,中共的戰狼作為表面上要「攘外」,但主要目的是藉由激化仇外...

在戰敗國的首都,為已逝的衛國者歌唱——《勝利日》
社會文化.吳思恩:26 Apr, 20215月9日「勝利日」是俄羅斯的重要節日,即使去年因為疫情延期舉行,它依舊是每年凝聚國民向心力的日子。二戰老兵,以及其眷屬、後代,捧著、舉著同袍、祖父或父親的遺像繞行紅場,這裡大概是最適合講述「勝利日」...

他是「不可觸者」,也是改革家:印度佛教復興運動者安貝卡博士
社會文化.曹郁美:23 Apr, 2021台灣的佛教徒眾多,但知道印度的安貝卡博士(Dr. B.R. Ambedkar,1891-1956) 的人不多,故而他的傳記書《安貝卡博士與印度佛教復興運動》(Dr. Ambedkar and Bud...

Pony/當代香港三級片《理大圍城》:直擊恐懼,留存歷史的證據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3 Apr, 2021在極權國家,人想自由及有尊嚴地活著,就必然有反抗,也必然有悲劇。理大事件是香港一道癒合的傷口,也是香港歷史重要的一頁。盼望終有一天電影能除去格仔(馬賽克),讓每一雙勇敢、捍衛著自由的眼神都能被看見。...

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下):戰火、革命之火與療癒奇作
社會文化.翁煌德:21 Apr, 2021▍上篇: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上):非裔美國人的生命故事《The Mole Agent》:關懷長照的偵探片另一部關乎年長者處境的傑作,則是來自智利的《The Mole Agent》(2020),...

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上):非裔美國人的生命故事
社會文化.翁煌德:21 Apr, 2021第93屆奧斯卡將於台灣時間4月26日上午舉行頒獎典禮,入圍名單中,獲多項提名的《游牧人生》與《夢想之地》等作品備受台灣觀眾矚目,而紀錄片獎項雖然不是主流關注焦點,表現亦十分亮眼,同時也反映了動盪時代...

《靈魂候選人》:如果人間即地獄,什麼樣的人才值得活著?
社會文化.嚴非:21 Apr, 2021(※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之於電影,「生命」是一個經常被插入影格,試圖談論的命題,而生命之於人、之於整個世界的意義,也因社會型態不同,逐漸產生轉變,出現不同的生活型態。漫漫紅塵路上,作為人雖然可以...

《江/雲.之/間》:關於江濱柳、雲之凡以及「之間」
社會文化.陳煒智:20 Apr, 2021說真的,一開始只是抱著「獵奇」的心態,想看看電影明星張震怎麼在舞台上詮釋「江濱柳」這個角色。所以呼朋引伴,想到劇場一窺究竟。其實,這份衝動和當年第一次看《暗戀桃花源》有點相似。那是在1991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