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奧斯卡紀錄片盤點(上):非裔美國人的生命故事
第93屆奧斯卡將於台灣時間4月26日上午舉行頒獎典禮,入圍名單中,獲多項提名的《游牧人生》與《夢想之地》等作品備受台灣觀眾矚目,而紀錄片獎項雖然不是主流關注焦點,表現亦十分亮眼,同時也反映了動盪時代下的社會觀點,本文將綜合評析入圍本屆最佳紀錄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的作品特點。
《獻給拉塔莎的詠嘆調》:30年前少女之死
1991年3月16日,一名15歲的非裔少女拉塔莎.哈林斯(Latasha Harlins)走進一家雜貨店購買一罐價值1.79美元的柳橙汁。韓國裔的女老闆斗順子(Soon Ja Du)以為她不打算付錢,先從口角演變成肢體衝突,斗氏隨即舉起左輪手槍,朝女孩的後腦射去。
在同個月初,非裔美國人羅德尼.金(Rodney King)遭受四名警察痛毆,挨了警棍56次重擊。羅德尼.金案與拉塔莎案皆在隔年4月判決定讞,四名員警無罪開釋,而主審法官喬伊斯.卡林(Joyce Karlin)則拒絕接受評審團的量刑建議,輕判斗氏五年緩刑外加400小時社區服務,卡林表示:「斗夫人的反應過分嗎? 當然。但這種反應可以理解嗎?我認為是的。」
非裔美國人的怒火一觸即發,洛杉磯在4月底展開為期六天動亂,期間造成63人死亡,超過兩千人受傷,一萬兩千人被捕,史稱「1992年洛杉磯暴動」(1992 Los Angeles riots)。但在導演蘇菲亞.娜利.艾利森(Sophia Nahli Allison)的《獻給拉塔莎的詠嘆調》(A Love Song For Latasha, 2019)之中,我們看不見太多關於事件本身的描述,猶如獻給拉塔莎的鎮魂曲。
導演並未在片中放進當時拉塔莎被擊殺的監視器畫面,而是聚焦在她當年友人對此事的回憶,穿插VHS質感的畫面,重建當時氛圍。敘事極富詩意,並非報導性的作品,卻也完全符合片名所傳遞的旨意——這是一部獻給拉塔莎的作品。當然,同時也是獻給所有人的。
回顧去年3月,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警方暴力執法下身亡,一樣引發動亂。一個發生在1991年的慘劇,竟能與現在的美國現狀再次連結,具有時代的代表性,說明了美國的種族衝突只是一再反覆循環,人們從未學到任何教訓。
《獻給拉塔莎的詠嘆調》入圍了本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短片獎,無疑也是此獎項的最大熱門。比起過去問鼎奧斯卡的作品如《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 2016)等作,今年紀錄片獎對非裔美國人議題的關注,少了激烈的政治宣示與口號,而傾向以更個人化的角度來審度大局,入圍最佳紀錄片的《談》(Time, 2020)亦是如此。
《談》:現代式的蓄奴
如果對於非裔美國人的處境不盡了解,恐怕會對《談》所欲召喚的情感是無法理解的。因為本片的主述者法克斯.李奇(Fox Rich)與丈夫羅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堪稱是一對鴛鴦大盜,他們組織了銀行搶案被逮,前者因涉入程度有限,服刑三年半,但她的先生卻被判處60年有期徒刑重刑。
若同樣的事件發生在其它國家,沒有人會同情羅伯特.理查森的處境,遑論聲援他的聲浪與以之為主題的紀錄片問世。但如果對美國社會有些深入理解,便知這類判決的考量早就超越懲戒,根本等同於一種現代式的蓄奴。
在林肯(Abraham Lincoln)宣告解放黑奴之後,1865年通過的「憲法第十三修正案」保障了黑人的人權,但其中卻也言明唯有「依法判刑的罪犯」除外,意即奴役獄中囚犯是合法的。如今,全世界囚犯有四分之一來自美國,有超過兩百萬美國人被囚禁於監獄,在沒有相對應合理薪資的情況下被強迫勞動,並且沒有投票權等基本人權。
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於1971年發動毒品戰爭,看似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魄力對策,實則是將低社經階級的非裔或拉丁族裔一批批關進大牢,變相成為奴隸。這些有過案底的人走出牢籠之後,難以再次適應社會,亦可能再次回籠,而這個悲慘命運通常也具有遺傳性。反而犯下同樣重罪的白人,卻較有可能獲得輕判甚至全身而退。
在飽受歧視的生存環境之下,弱勢族群鋌而走險是因為沒有選擇,判處60年重刑與終身監禁的本質幾乎沒有差異,這樣的量刑的確完全忽視了社會、種族與歷史結構的面向。事實上,《談》的導演嘉瑞特.布拉德利(Garrett Bradley)一樣沒有在片中談到太多結構問題,他聚焦的是獨力組織運動聲援法克斯.李奇的生活。
但優雅的黑白攝影淡化了尖銳的議題面向,更帶有人味。與其引導觀眾去解析生硬的法條,回歸到人的思念與人的憂煩,其實更能牽動觀眾的同理心。有趣的是,這還不是今年奧斯卡唯一牽涉到該主題的入圍作,包括劇情短片《遙遠的陌生人》(Two Distant Strangers, 2020)和劇情長片《The United States v. Billie Holiday》(2021)都對這個議題進行了辯證。
記錄大時代個人處境的兩部短片
另一部同樣以非裔美國人為主題的作品是《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2018)的電影作曲家克里斯.鮑爾斯(Kris Bowers)以導演身分拍攝的《A Concerto Is a Conversation》(2021),該片入圍了本屆的最佳紀錄短片獎。在片中,鮑爾斯親自訪問了年邁的祖父,一路從他之所以離開南方開始,從無到有的創業經歷。
片中揭示了非裔在早期的創業限制,一旦露臉,貸款是肯定申請不到的,為了取信銀行,唯一的辦法便是隱去自己的膚色。比起前兩部與當代議題的對應性,本片確實是站在一個比較安逸的角度去回溯昔日,陪榜機率大一些,不過會員的選擇,凸顯了今年的主要風向仍然是以種族問題的討論為重。
另一部聚焦個人處境的傑作,則是《Colette》(2020),該片入圍了本屆的最佳紀錄短片獎。年過九旬的科萊特.馬林.凱瑟琳(Colette Marin-Catherine)受邀訪問德國集中營,她的哥哥當年是法國反叛軍成員之一,被捕之後遭押至此,最後也死於其中。
雖然用「有趣」來形容這類題材看來有些不道德,但《Colette》很容易給觀眾這般印象,這是因為被攝者科萊特本人強烈的個人特色。在這段旅途之中,她老實地陳述自己與哥哥的情感,「說很熟也是騙人的」,拒絕為了紀錄片的攝製,而去做出任何美化兄妹情誼的陳述。
也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再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科萊特在德國的餐館遇到地方政要前來致意並致詞,卻是一點也不願意接受對方的好意,當場勃然大怒。這也進一步令人反思,德國現在拍攝懺悔納粹暴行之作是一種政治正確,受害者是不是也被受限於只能做出「正確」的回應?科萊特的真性情,其實打破了很多我們對受害與被害關係的認知窠臼。
來到集中營之後,對納粹惡行的回溯,以及對兄長的回憶,老太太悲從中來,卻又故作鎮定,令人覺得憐惜,卻又忍不住覺得可愛。導演安東尼.吉雅奇諾(Anthony Giacchino)對人物情感的捕捉相當精彩,是這次紀錄片入圍作品最討喜的作品之一,可以想像若干年後,應該就會有人出資將這段旅程拍攝成劇情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