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從邊陲尋找「台灣觀點」 ft.林木材 | 鳴人放送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從邊陲尋找「台灣觀點」 ft.林木材

圖/《500輯》提供,鳴人堂製
圖/《500輯》提供,鳴人堂製

(※ 文:郭馨惠,鳴人堂編輯)

「站在邊陲的話,比較容易看到事物的全貌。」原定2020年舉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在疫情的衝擊下,延期至2021年4月30日至5月9日間進行,策展人林木材說,過去這一年就像把食材「放進冰箱冰起來」,一年後拿出來解凍,不但沒有壞掉,還可能更有味道。

「今年影展可以順利舉辦,當然算是很幸運啦。其中大約90%的內容都是去年策畫好的,另外10%是因為我們決定不會邀請任何的外國影人,風險太高了,所以策畫了大師講堂,或是改用線上去做放映或表演。」

延期的影響,也讓TIDF的策展內容產生質變,有些作品入圍了金馬獎,甚至奪下獎盃,但當熱潮退去,等到2021年再播映,不免讓人擔心是否會不那麼「應景」?林木材卻有不同見解,他認為:「經過過去這一年的混亂、疫情,(對作品)勢必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我認為很有意思的是,我們今年又回頭看去年選的這些作品,反而產生一種『時差感』。」所謂時差感,例如有影片原本是紀錄泰國的民主,但經過2020年泰國又一波示威運動,此刻觀眾反而能用一個「後設」的眼光觀看其中的今非昔比。

又以開幕片《理大圍城》來說,紀錄片工作者攝下2019年11月反送中運動逮捕千餘人的「理大保衛戰」,若身在2020年的氛圍,觀眾可能是激情、深陷其中的;但在香港政局再次產生劇變的2021年,當時抗爭的現場依然震撼,卻也因時局變換,也許能以更冷靜、沉澱的觀影狀態,重新理解並閱讀這場抗爭。

同時,TIDF兩個代表性單元《台灣切片》、《時光台灣》再將視線聚焦,分別挖掘1994至2000年的原住民族導演作品,以及70至80年代在國營電視台中視播出的「芬芳寶島」系列紀錄片。前者回望台灣原住民族影像創作的啟蒙時刻,後者則紀錄在黨國時代氛圍下,台灣的傳統文化之美。

在整理修復的過程中,發掘不少珍貴影像,例如當初被要求以國語播映的《大甲媽祖回娘家》,被TIDF團隊找到了台語版本,又如當年因「暴露市場的髒亂」而被要求禁播的《中央市場的一天》,也出土修復成為今年難得的世界首映。

《台灣切片》單元中,幾位當年接觸了紀錄片拍攝的原住民族創作者,後來也投入社運或教育工作,有人因拿起攝影機、拍攝自身成長的文化,才開始思考原住民族的主體性,或是部落的歷史、土地的不正義,紀錄片著實在人們的觀點裡投入新的力量。

林木材談到,在各種藝術創作的領域,不乏「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紀錄片可以改變世界」等說法,但他提出另一種見解,他說:「我很信仰紀錄片,我也覺得這個媒介很有力量。可是改變世界好像不是一個媒材可以做到的,他應該還是回到人本身啦。譬如說,你聽完一首歌,或是你看完一部片,它顛覆了你原來固有的想法、給你一些啟發跟刺激,你才會有所行動,其實是行動才能改變世界。」

林木材分享,本屆TIDF還有選入一些更前衛、具實驗性的作品,多元的選片也是他自認獨樹於台灣眾多影展的特色之一,最終目標是希望觀眾能從不同的國家、題材、拍攝方式裡,長出屬於自己的「台灣觀點」。

聽起來抽象,甚至有些哲學意味,林木材解釋,台灣觀點並非任何單一的答案,它可能來自傳統的歷史文化,以及不可避免的身分認同:我們是誰?我們在全球佔著哪個位子?從大量的觀影中發現,其實之於全球任何地方來說,台灣都是特別的——「站在邊陲,反而更能看見世界的全貌」林木材說。

「邊陲」同時也是本屆《焦點影人》單元的旨意之一,出身東德的弗柯・克普(Volke KOEPP)以及沖繩導演高嶺剛,兩人都誕生在動盪的年代,在國族、地域之間流連:高嶺剛是拿著美國獎學金到京都去念書的沖繩人,弗柯・克普的家鄉原本屬於德國,戰後卻劃入波蘭領土。

林木材說:「弗柯・克普擁有一個邊陲的視角,而紀錄片就是他的拍攝行動,他藉由影片告訴大家,在邊緣、邊陲的人,他們內心的感受是怎樣,以回應所謂的中心主義。」

就像東德之於列強,沖繩之於日本本島,台灣之於世界,紀錄片之於電影工業......中心如何看待邊陲,邊陲如何看待中心,但回頭一想,「中心就是一切邊界的邊界」林木材引用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Adonis)之語,「也就是說,你打破這個中心主義,其實框框、邊界就不存在」,即使我們身處邊陲,但是當我們站在「我」的這個中心,也可能會看到更大的視野。

(※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4月30日至5月9日在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盛大展映,完整資訊詳參放映場次表。)

▍本集節目討論

  • 開幕片《理大圍城》,今年該用什麼角度觀看?
  • 什麼是台灣觀點?如何建立台灣觀點?
  • 原住民族與「第四電影」:拍攝作為一種「賦權」
  • 關於藝術的大哉問:紀錄片可以改變世界嗎?
  • 好的紀錄片或壞的紀錄片?紀錄與宣傳一線之隔
  • 時光台灣考古:因為「髒亂」被禁播的那部片
  • 策展人林木材的必必必必必必必必看片單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即將開展!(點圖前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