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霸凌

的結果:共找到 254筆 約 0秒

美參院通過《台灣政策法》的下一步?台灣朝野政黨宜審慎以對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Sep, 2022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9月14日以17:5的壓倒性票數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TPA, 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該法案若經拜登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將是自1979年《台...

酷兒電子流行樂的甜美復仇:你所不知道的「死中國娘炮」蔡承達(上)

社會文化.簡妙如:06 Sep, 2022

他依約前來這家馬德里市區的咖啡店。先是他的父親入座,一位謹慎有禮的華語學校校長,隨後便是搖曳生姿的兒子。穿著高厚底鞋,一身黑色T恤,梳著光亮短髮,臉龐削瘦乾淨,但頸子戴了龐克皮質刺針窒息圈,剛錄完廣...

Ying/一場遲來的Metoo:我所知道的「台中房思琪」資優班性侵事件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4 Aug, 2022

高一上學期的某一天,我從小學就認識的好朋友站在我身邊,用一種下定決心的表情對我說:「如果我跟你說,其實,我,跟,那個人,在一起……」「誰?」「他。」「他是誰?」「……國中老師。」我花了幾秒鐘理解她告...

帶病生活(四):比生什麼病更重要,一起工作幫精神病友重拾自我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6 Aug, 2022

原編按: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NPO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相比於藥...

劉千萍/我希望「阮月嬌」不要消失:新住民的口音、形象與階級觀點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0 Aug, 2022

最近在家樂福的中元節廣告中,YouTuber阿翰的多元宇宙角色包含「阮月嬌」都出演了。不久後,台灣越裔總會發出一則陳情書,抗議該則廣告「把霸凌當有趣,量販口音標籤歧視」,並附上多個新住民團體、政黨部...

癮君子/《午後彌撒》:孩子是殺人犯——加害者家屬如何與社會共處?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6 Jul,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影《午後彌撒》(Mass)為新銳編導法蘭克南茲(Fran Kranz)的首部劇情長片,並以美國社會相當關注的槍枝暴力作為背景事件。極富張力的演出,更在日舞影展中大獲觀眾...

黃哲融/美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是台灣通向羅馬的道路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7 Jun, 2022

過去幾年以來,台灣為了擺脫對中國的經貿依賴,積極結交理念相近的國際朋友,希望與他們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並積極爭取參與友邦組成的經貿團體,例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印太經濟...

強尼戴普勝訴之後:社會輿論和以後相關判決會受到影響嗎?

社會文化.羅根:09 Jun, 2022

相信大家最近都很關注的名人訟訴案件,莫過於好萊塢影星安柏赫德和強尼戴普互相提起訴訟的案件了吧?歷經六週,在5月底已經經陪審團的決議獲得了結果——強尼戴普勝訴不過安柏赫德顯然對於結果不滿意而打算進行上...

以客為尊的服務業?一場百年大疫,加重台灣公務機關長年的行政弊病

公共政策.曾執轡:08 Jun, 2022

還等不到與病毒和平共存,醫療院所已遍地烽火。5月12日護理師節前夕,各大醫療工會集結在指揮中心前哀鳴「請問是要我們做到死嗎?」工會指出,平常就負荷滿載,如今護理師從一人照顧五人變成二十人,一天工作1...

從警界高層「剷除異見」與基層「多數沉默」一窺公務體系內改革的難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Jun, 2022

日前報載台中第五警分局施姓警員因取締違停而單月告發三百多張罰單「引發民怨」,分局在「未敘明原因」的情況下將他調往偏鄉派出所,網路粉專「飛天柯基警再一次詛咒世界」批評「懲罰性調職」。該分局的說法則是該...

陳柏偉/強尼戴普勝訴,會是#MeToo運動與女性主義的反挫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Jun, 2022

好萊塢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前妻安柏赫德(Amber Heard)互控誹謗官司,經過六週庭審過程,終於在2022年6月1日宣判。戴普VS.赫德案,戴普勝訴,安柏赫德必須賠償強尼戴普...

李怡欣/被綁架的婚姻與女孩:《迷霧中的孩子》脫離不了的文化宿命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06 Jun, 2022

在北越沙壩縣與世隔絕的小山村,赫蒙族女孩琪上一秒還因為回憶而開懷大笑,悲傷的眼淚卻隨之襲來,洗去她臉上的笑容。女孩女孩,為何你要哭泣?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視野競賽入圍作品《迷霧中的孩子》,深入...

歡慶國際護師節,然後呢?白衣天使背後看不見的勞動待遇與代價

公共政策.廖郁雯:12 May, 2022

COVID-19疫情從今(2022)年4月中開始急速升溫,5月12日國際護師節前夕,各大連鎖超商、手搖飲料店紛紛祭出飲品買一送一優惠,跨黨派的立委也召開記者會,獻花給護理師代表,表達感謝之意。然而,...

黃元澈、溫宗翰/文化資產鬧雙胞:十八庄在地人深陷「恐怖情人」夢魘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04 May, 2022

(※ 文:黃元澈,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碩士;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這個無形文化資產,在胡志強年代、台中縣市尚未合併前,由台中市東區樂成宮申請成功,但旱溪樂成宮從來就不是十八...

被「打壓」的男性?台大性平委員爭議的「男性委屈」與社會氛圍

時事觀察.V太太:27 Apr, 2022

台灣大學將於5月6日舉行「十合一」選舉,選出包括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以及性別平等委員會等各類學生代表,然而在選舉公報公開發布後,多位性別平等委員會候選人所提出之政見卻在網路上引起爭議。例如有候選人指...

「翁達瑞們」的言論園地:網路匿名發表文章錯了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22 Apr, 2022

外號「護台胖犬」的前外交官劉仕傑近日提告專欄作家「翁達瑞」,並於臉書上宣布,根據地檢署的查證,「翁達瑞」是旅美教授陳時奮的筆名,雖然在此之前,前台大教授彭文正就曾爆料過「翁達瑞」就是陳時奮,然畢竟沒...

Omicron防疫政策的決斷時刻:台灣疫情走向將成下一個香港還是新加坡?

公共政策.翁銘佑:20 Apr, 2022

4月19日,台北市長柯文哲預言逾百萬人確診一定會發生,預期疫情將持續四個月,這樣的言論是否危言聳聽?我用這篇短文,佐以亞洲四小龍的近期數據,期望給讀者更多判斷資訊,台灣這波疫情會到幾月?大型活動該不...

賴宜欣/「潮名」大亂鬥:不只惡魔,還有皮卡丘!法律該限制命名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Apr, 2022

今年(2022)1月,日本的法務大臣在「戶籍姓名假名讀法之法制化研究會(氏名の読み仮名の法制化に関する研究会)」上表示,針對戶籍登記的假名,是否該用規定統一發音方式,將與各方進行會商,並希望在明年(...

武裝衝突下的女性臉孔:被默許的性暴力以及更加凸顯的不平等

時事觀察.V太太:21 Mar, 2022

俄羅斯於2月底對烏克蘭發動武裝侵略,使烏克蘭人民深陷戰火中、被迫流離失所,承受著自由、生命與財產的損失。戰爭造成的傷害是全面性的,但每個人在戰爭前的脆弱程度卻可能有所不同,會受到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影...

為何校園教師的威權陰霾總是揮之不去?一位醫生的童年回憶與觀察

公共政策.翁銘佑:15 Mar, 2022

前日(3月13日)是台中知名私校的入學考試,彰化考場在彰師附工,全彰化的菁英家庭都出動了。中午考試結束,筆者散步去接女兒,彰工校門前萬頭攢動,全是盼望兒女成龍成鳳的家長,網友戲稱還以為是哪個明星偶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