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
的結果:共找到 254筆 約 0秒
王宏恩/後疫情總統大選:美中衝突或互利?選民怎麼看中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5 Oct, 2020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一個月,川普與拜登也在各個議題上針鋒相對。川普總統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批判中國,在今年年中開始因為疫情逐漸加大對中國的批判,進而在國防、科技、人權等議題上也增加對中國的指責,力道與...

黃馨儀/從被動投票到參與改變:《我們與惡的距離》未完成的改編現場
社會文化.表演藝術評論台:30 Sep, 2020演出:故事工廠時間:2020/09/11 19:30地點:城市舞台(※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於2019年春天上映便引發熱烈迴響,以深刻的劇情帶入對死刑、精神疾病患者等案件的...

聯合國大會美中交鋒:習近平暗諷川普「鴕鳥心態」是自打嘴巴?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Sep, 2020第75屆聯合國大會9月22日在美國紐約召開,這場全球規模最大的外交盛會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各國領袖未到紐約赴會,而是在網路「齊聚一堂」,並派代表出席。美國總統川普依慣例,於開幕日上午發表演說,這場預錄...

《國王與國王》是不當教材?別讓性平教育變成「國王的新衣」
公共政策.王子榮:23 Sep, 2020世間無奇不有,但台灣怪事特別多,最近一本作為校園閱讀推薦的繪本竟然引起軒然大波?本來9月是開學季節,校園裡裡外外都忙得炸鍋,教育部作為主管機關,也緊鑼密鼓為新學年的「小學推動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出書...

共軍擾台無限度下,國軍處置「第一擊」課題的最高境界
時事觀察.梅復興:23 Sep, 2020國防部日前將「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中的「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若確定有「明顯敵意」始得採取自衛行動。這固然因字面上與中共用法的「自衛還擊」雷同而落得抄襲之譏,在程度上約略秀...

賴怡忠/開放美豬、安倍辭職、黨產釋憲——八二八後的台美日變局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Sep, 20208月28日下午,台灣政壇罕見的忙碌異常。先是日本安倍首相因身體緣故宣布請辭待命,接著蔡英文總統在同日下午也宣布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此外,大法官會議也公布釋字第793解釋,確定「黨產條例」各具所謂的爭...

南海仲裁四週年:美國為何突然制裁涉軍事工程中企?
時事觀察.吳介聲:31 Aug, 2020美中兩國於南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國務院與商務部8月26日公告,將24家在南海進行軍事建設等惡意行動的中共國企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實施出口管制,並對相關高管人士限制簽證。 此前...

葉靜倫/被踢皮球的孩子(下):不在機構也沒回社區,孩子哪去了?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7 Aug, 2020▍上篇:被踢皮球的孩子(上):政府將兒少安置「委託」喬成「補助」?長年以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不斷呼籲,機構式照顧易生弊端,對孩子來說,需要的是回歸家庭與社區。因此需要安置的孩子,首選...

「經濟絞殺」進行式?美國公布第三波中企黑名單
時事觀察.賀軍:24 Jul, 2020美國繼財政部制裁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等多名中共高官之後,持續針對新疆侵犯人權公布制裁。7月2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11家中企「實體清單」,主因是其配合中共當局針對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大規模拘留、強迫勞動,甚...

《隱密的角落》:理解離異家庭的複雜情感,接住渴望愛的孩子
公共政策.林秋芬:08 Jul, 2020「你相信童話還是現實?」這是近期最火紅的陸網劇《隱密的角落》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現實往往殘酷,而有些人必須相信童話才能活下去。周末我追完這部劇,最後兩集讓我落淚,因為我心疼劇中的孩子。整部劇共12...

葉浩/不管您是誰或誰的誰,落實「零時差的正義」是一種道德義務?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Jun, 2020(※ 文: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開卷愉快,為了確認您就是作者布倫南預期的讀者,請先試想以下兩個常見武俠場景:江洋大盜正凌虐手無寸鐵且不會武功的普通百姓,正當刀往人的脖子砍時,突然出現一位蒙面俠...

《雙層公寓》木村花之死:無劇本演出下,被剪輯的實境人生 ft. 海苔熊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30 May,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為什麼你可以任意批評只在電視上見過、現實中根本沒見過的人?」風靡全球的日本實境秀《雙層公寓》(Terrace House),23日傳出震撼消息。在最新一季「東京篇:2...

余欣蓓/思覺失調症者的求救路徑圖:千瘡百孔的破網,如何縫補?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6 May, 2020(※ 文:余欣蓓,《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作者)時至今日,精神病患者仍是一個家族裡難以言喻的痛,傾盡家族裡所有人的力量去支持,也未必能撐起一個孩子,而家人已倒。回顧台灣的精神疾病治療史,的確乘著...

「你真是超級巨星!」——女神卡卡為何大讚譚德塞?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Apr, 2020台北時間19日凌晨,美國知名流行歌手女神卡卡(Lady Gaga)發起的抗疫慈善演唱會上線,吸引全球約70萬人捧場,為全球醫護戰士們加油打氣,並為世界衞生組織(WHO)募得數十億台幣,在全球許多因疫...

沈眠/從北部之外的觀點書寫——專訪《南方從來不下雪》陳育萱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5 Apr, 2020小說家陳育萱2015年出版了大獲好評的長篇小說《不測之人》,時隔五年再推出短篇小說集《南方從來不下雪》。從臺南、高雄回返到故鄉彰化定居,陳育萱對南部又有更多理解與認識。在新作裡,陳育萱寫出她所體驗到...

續談金穗獎賽制爭議,及其不容忽視的學生作品
社會文化.翁煌德:01 Apr, 2020四名女高中生在午夜之後造訪台北的十間廟宇,列隊前行,天亮之前都不能說話、不能回頭。她們相信網上流傳的都市傳說,認為這麼做許下的願望就能實現,不過問題是,她們並不知道彼此的願望是相同、還是相互抵觸。這...

疫情考驗人心:拉開「社交距離」時,如何保持心理連結?
社會文化.曾麗心:01 Apr, 202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4月1日在總統府敞廳記者會中表示,非特定人在公共場所,建議室外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以上,如果特殊狀況使該距離無法維持時,要開窗通風、戴口罩或使用隔...

編輯室話題:媒體工作的心病與社群焦慮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4 Ma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提到媒體工作,浮出你心頭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曾風靡一時的流行語,最近似乎被時代的巨輪給碾壓過去而落伍了(我書讀得少,別騙我),但媒體作為...

《想見你》的莫俊傑:悲劇與勵志之外,障礙者的複雜性
時事觀察.萬宗綸:03 Mar, 2020(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講述時空交纏、愛情與青少年自我認同的臺灣偶像劇《想見你》,已經在不久前完結,這部作品在角色人物上做了一個較少在偶像劇中見到的設定——「單側聽損」。由施柏宇飾演的主要角色之一莫...

當「洗腦」統治了我們:哪種人容易受到思想控制?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6 Feb, 2020思想控制中,控制方的本質是誇大自體與缺乏同理心的自戀型人格,那麼受控方又是什麼樣的人呢?容易受到思想控制的人,其最大特徵在於依賴型人格。無論是沉溺於新興宗教團體的信徒、被迫服從幫派分子或家暴男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