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翰/《國際橋牌社》中「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520農運
在戲劇《國際橋牌社》中,演員在一段對話中提到「那個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究竟是什麼社會運動讓立法院的招牌被拆了呢?
台灣解嚴後,各種社會運動興盛,人民嘗試透過走上街頭宣揚理念,尋求政府及政策的改革。而在1988年5月20日這天,農民們空前大規模的走上街頭抗議,也發生解嚴後首次因街頭運動而爆發的激烈警民衝突——史稱520農民運動(以下簡稱520農運)。
不滿的種子發芽
1980年代初期,因美元升值,以及歐洲共同體(今「歐盟」)對農產品出口補貼,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量減少。為紓緩美國農民壓力,美國政府採取諸多的因應政策中,大量工業成品傾銷、身為美國貿易逆差來源的台灣也成了目標,而被要求開放農產品市場,也就是擴大開放進口農產品的數量以及種類。
當外國農產品進口數量增加,自然會擠壓到國內農產品的銷量以及價格、影響農民收入;再加上當時台灣轉型工業化的時空背景,有十大建設、出口貿易排名亞洲四小龍之冠、平均國民所得倍增,這樣光鮮亮麗的外表附麗在政府「以農養工」的政策,導致農業未受到重視,農村經濟狀況不佳,累積不少農民對政府的不滿。
早在520農運前,就已有各地、各種農業型態的農民開始集結組織、成立農權團體、上街遊行抗議,以「反美帝,反傾銷」等口號,反對美國農產品進口。但是農民數度上街並沒有阻擋台美談判、開放貿易的腳步,累積更多農民的不滿。
雲林農權會在1988年5月20日再次發起上街抗議,從國父紀念館出發,往總統府方向前進,並提出「七大訴求」:
- 全面辦理農保及農眷保
- 降低肥料售價
- 增加稻米保證收購價格與面積
- 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
- 改革農田水利會
- 成立農業部
- 農地自由使用
紅花的綻開
抗議現場,農民要往總統府的方向前進,但中山南路早已被警方以拒馬隔離,使隊伍無法繼續前進,農民只好轉往立法院,而大批警方駐守立法院門口,以銀色盾牌堵住大門。部分農民以借用廁所為由,要求進入立法院,遭到警方拒絕,雙方發生衝突後,有抗議者遭到警方逮補,激起農民反彈、要求警方放人。鎮暴部隊及鎮暴小組更打傷農運總指揮林國華,因此民眾憤而以竹竿拆下立法院的牌匾。
鎮暴車隨後也出現在中山南路的層層拒馬後,以強力水柱噴灑驅散群眾,使警民之間的衝突升高;無法前進的隊伍轉往台北火車站,並於傍晚時,集結在城中分局派出所(也就是有「天下第一局」之稱、許多社會運動的戰場,今日的「中正一分局」)前靜坐,癱瘓交通。晚上7點多,鎮暴部隊與霹靂小組開始逮補、驅離民眾,也有民眾發現,有情治人員混入群眾中鼓譟情緒、製造混亂,現場秩序也更加失控。
時任民進黨國大代表洪奇昌、市議員謝長廷、立委朱高正前往城中分局派出所,要求警方釋放民眾,但遭到警方拒絕。當晚,不少大學生也抵達現場靜坐、聲援農民,擋在農民前向憲警呼喊「和平」,但最終在凌晨1點多,仍遭到鎮暴警察的毆打驅散,現場許多民眾掛彩。
長達19小時的街頭衝突,至清晨6、7點才落幕,有超過130名抗議者遭到逮補。
瓣蕊的搖落
此次遊行,被官方及媒體定調為暴民製造暴亂。警方稱在農民的菜車上發現石頭,認為此次農民運動有預謀暴力,也將林國華等90幾人,以違反《集會遊行法》、妨害公務等罪嫌移送起訴。事發後,不少學者、學生表態支持農民,要求政府釋放被逮捕的民眾並調查本起事件,而美麗島事件的律師團有不少律師自願擔任被告的義務辯護,中央研究院及清大、交大學者則組成真相調查團,進行本案的調查。
其中最具爭議的,或許是農民邱煌生所駕駛的菜車上是否裝載石頭。邱煌生遊行當天載著滿車的大白菜從雲林出發前往台北,供遊行群眾丟擲抗議,不過邱被逮捕後曾在警詢筆錄上表示,自己在遊行前一天,向農民收集白菜後,一個人在半夜時花了一個小時,到雲林二崙公墓撿一噸的石頭,藏在白菜下。
不過,後來邱翻供表示,自己並未曾撿拾石頭,是在警詢過程,遭警方威脅栽贓的。中研院真相調查團實地至二崙公墓模擬,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小時間內,先搬除白菜、撿拾一噸石頭裝上車、再搬回白菜覆蓋。不過邱煌生最終仍被判刑1年4個月的徒刑。此外,許多遊行參與者也被判處1到3年的有期徒刑。
另一方面,1988年1月蔣經國過世,由副總統李登輝接任,許多保守勢力對黨政有不同聲浪,又因李登輝接任才過不到半年,就發生嚴重的警民衝突,不少保守勢力認為有損國家威嚴,甚至向李登輝提議,應該重新實施戒嚴。不過台灣民主的腳步最終並未因此走回頭路。
花謝後的果實成熟
回顧當時農民的七大訴求,520農運雖然讓農民經歷慘痛的過程,但也確實讓政府更正視農民權益。
過去,相較於自民國40年代起公務員即有公保、勞工有勞保,但是農民並沒有保險,導致農民生病因無法負擔醫療費而不敢就醫。起先,1985年政府曾在局部鄉鎮試行推動「農保」,但未有全國落實。直到農運後1988年10月,政府才全面試辦農民健康保險。
隨後,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民健康保險條例》,1989年7月1日施行,投保對象普及化,除農會會員外,將年滿15歲以上從事農業工作的農民分為自耕農、佃農、雇農及自耕農、佃農配偶4種;2008年開始,符合國民年金保險加保資格的農保被保險人,可以選擇參加「國民年金保險」;2018年又通過、施行了《農民職災保險條例》,讓農民受到職業災害時有所保障。
另外,當時農民不能自由買賣肥料,而是以稻穀換肥料的方式,由政府分配每戶相同的肥料種類;現今肥料價格已下降且可自由買賣,減少農作物的生產成本。2019年,《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通過,農田水利會正式改制為公務機關,水利會會長選舉將停止辦理,改由政府指派。
最後是有關「農地自由使用」,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三讀修正,開放非農民買賣農地,原意是要增加農民收入,卻也造成「炒農地」的情況發生,使農地價格上漲,也有常見「豪華農舍」的問題,讓「農地不農用」,使得農運的部分訴求至今仍未完全解決。
台灣從農業時代,轉型為工業、國際貿易導向,到今日許多高科技產業及工商中小企業為台灣的產業主力。台灣的產業歷史或許精彩,但農業呢?或許許多人從「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後,就不再那麼熟知與關注了。
經歷1980年代台灣農業的困境及520農運後,台灣在2000年代初再次發生因反對農產品市場開放的「白米炸彈客事件」,2010年代初則有因苗栗徵收農地作為竹科用地的大埔事件,顯見農民議題與其他權益相較下容易被忽視,也更凸顯農民的弱勢。期待我們可以不用總在經歷過慘痛的碰撞後,才正視應該受到關注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