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智/國家暴力下,時代刻痕的集體傳記——美麗島四十週年
This reality is not, it becomes.
──George Lukcas
今年是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當日在高雄舉行的集會遊行,遭到了政府發動軍方與警察鎮壓,隨後的國民黨政府擴大規模逮捕、起訴、軍法審判,幾乎是要一網打盡當時參與民主運動的活躍人物,釀成了美麗島事件。在台灣內部的反對運動幾乎是全軍覆滅的同時,海外的台灣人社團與國際人權運動組織,也即刻發起了救援行動。
對美國的陳情,發揮了一定的效果。在美國的壓力下,當局採取了公開審判的形式。最後當局設定的主要人物被判處無期徒刑以及12年的重刑,而其他參與者也是被判處了2年至6年的刑期。
此案牽連甚廣,若當時沒有及時地有來自國內外的聯絡救援與壓力,或許會形成如同戰後初期二二八之後的清鄉,或是1950年代政治案件時的聯保。對國民黨當局而言,從戰後以來針對涉嫌叛亂動輒死刑的軍法審判史來看,或許會自以為寬大了。
國家暴力的年代
國民黨當局對民主運動的暴力鎮壓,不只發生在世界人權日當時軍警的作為,被逮捕後幾乎都遭到了程度不一的非人道刑求取供,以及不久之後的林宅血案。除了肉體暴力外,幾乎同時,國家也發動對美麗島的宣傳戰,電視與平面媒體,充斥著各種今天被稱之為假新聞的醜化與扭曲報導,同時,政府動員各界人士加諸對民主運動的各種指控。
然而,也因為公開審判,同時報紙每日刊登被告的法庭陳述與律師團的辯護,最後數週的法庭審判過程,反而形同一場民主教育。不少在1980年代參加政治運動與各種社會運動的人,總是提及美麗島事件是造成他們改變政治看法的洗禮,在閱讀報紙刊登的陳述與辯護時受到啟蒙,甚至因此在日後積極參加政治與社會運動。
當時受到事件影響的,除了事件的參與者們,有更多是家屬以及沒有名字的群眾。家屬們從驚恐到組織互助團體,聯絡律師辯護,尋求管道組織救援,以及在第二年全國選舉中擔任反對運動的後備軍上場接棒,辯護律師群也成為預備軍的一群,實質地延續了美麗島政團的能量,日後更成為民進黨組黨乃至執政的實力派人物。
而沒有名字的群眾,他們或是捐款、或是參與集會、或是購買黨外刊物、或是在自己的社群中影響同儕,在一個黨外還是以宣傳與理念為主的「空戰」時代,這些通常沒有名字的支持群眾,就是當時民主運動的「基層」。
這些民主運動的基層,往往也都是社會基層的勞動者,走上街頭多半出於素樸的、對公義的要求,不求回報也無關個人利益,選舉時熱心捐款,街頭運動時積極參與。在美麗島政團、家屬、律師等人,波次替補上場,延續一時挫折的民主運動,而使得這個波次參與成為可能,無法忽略這些民主運動的基層,以及透過犧牲與理念獲得的廣泛社會支持。
時代的回憶錄
1970年代沒有黨名的黨所提出的共同政見,後來也逐步成為台灣目前的制度。當代台灣已習於總統與國會定期改選、透過組織公民團體,發起社會運動、爭取各種基本權利等。回首看40年前的政治主張,宛若隔世。
40年之後,回顧美麗島事件,曾經經歷事件的人們,運動者、家屬、或者在另一方的黨國人物、鎮壓機器的軍警,乃至當時事件的閱聽人,現在如果還活著的話,也已經是資深國民了。雖然當事人不一定在當下就已經了解全貌。
強調事件的事件性(先鎮後暴、逮補、刑求、法庭等)之餘,也需要回顧歷史(台灣民主運動史、叛亂與黨國亂判史),以及結構因素(世界局勢、中美關係、社會經濟變遷等)。
1999年二十週年之際,美麗島事件的參與者留下了詳細的口述歷史,整體觀之,回憶錄有如留下時代刻痕的集體傳記,雖然部分稍有後見之明的回溯。已開放的官方檔案讓我們更清楚國家鎮壓機器的意圖,以及如何佈置網羅、實施暴力鎮壓,但仍不能不注意檔案中當時國家鎮壓機器預設的深文框架與慣性的周納手法。
我們與美麗島的距離
後世的我們,40年後的現在,我們與美麗島的距離,不在日漸遠去的時間,而在於曾經造就了當代台灣社會的美麗島,其時代精神是否仍以新的形式存在。歷史或許是事後之見的理性,時代精神也不會只賦形於特定行動者。即便或許仍是無名的群眾,今日的我們都是歷史的行動者,在當代的行動中,實踐屬於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
1980年代以來的政治民主化的過程,同時也是40年來一波又一波持續的台灣社會的政治化,美麗島事件也不可避免地,與台灣民主化過程中被動員與強化的各種社會與政治分歧一樣,成為台灣近現代史中一個不斷產生新意義的事件。
發生在世界人權日的美麗島事件,如何成為具有新意義的資源,或許其關鍵字就在歷史的「世界」、地理的「台灣」、普世價值「人權」,其優先順序在我們所生活當下的當代事件中如何選擇。
我們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今日也不可能重複作為事件的美麗島歷史,雖然歷史無法重複,但是日常生活中每一次行動的價值優先順序選擇,每一次重複的價值確認,卻可以成為新的歷史。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為〈國家暴力的年代——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
- 文:陳偉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宜蘭文獻委員會委員、國立宜蘭大學講師、紐約大學講師。專攻臺灣近代史、歷史與社會理論、歷史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史。曾發表〈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查報文》〉、〈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患ったのは時代の病」――鶏籠生とその周辺〉、〈顏智在臺灣:1920年代臺灣反殖民運動的國際主義契機〉、〈戰爭、文化與世界史:從吳新榮〈獻給決戰〉一詩探討新時間空間化的論述系譜〉等論文。共編著《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研究》。
- 更多思想坦克Voicettank:Web|FB|Twitter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王宏恩/一樁「去人化」的濫殺無辜:南加州槍擊案為何會發生?
林應然/我們終究會感染Omicron?台灣須改變「清零」心態
詹順貴/與其提高罷免門檻,不如重建立委圖像
盧郁佳/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是彗星撞向地球的距離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
李明軒/「發大財」不再只是口號:台積電是否能重新榮耀高雄?
盧郁佳/從朱元璋到習近平:兔死狗烹的中國偶像黃昏已來臨
趙君朔/重返毛澤東老路:習近平的下一步?
王宏恩/數字會說話:美國民眾支持台灣民調首次過半
陳牧民/如何解讀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的意義?
李政亮/當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幾個觀察指標的後續效應
林佳和/當奧運熱潮退燒,台灣該如何維持運動風潮?
林應然/新冠肺炎疫苗能混打嗎?爭議解決與政策解套
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
王宏恩/藍、綠、年輕人都接受的報紙——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