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捷/那晚,我在香港政府總部外——談「反送中」的下一步
6月9日香港民陣發動反送中大遊行,有103萬名香港市民參與,遊行人數是自九七回歸以來歷史最高;但政府在晚間11時的回應竟然是繼續硬推惡法,這可以看出現今香港政府有信心在完全漠視民意之下仍然能穩定運作。
如果香港人沒有更有效的博弈策略和籌碼,很難看到今次政府會有退讓之意。
後雨傘:港府的因應與運動策略
現場出現多次熟悉的畫面,包括有市民嘗試衝出馬路、靜坐市民打開雨傘、出現小型物資站、示威者用鐵馬佔領龍和道,這些本來屬於雨傘運動的記憶,事隔近5年重現在金鐘政總。這些畫面不但令人動容,同時我相信不少人能感受到此次是自雨傘運動之後,首次有大型抗爭出現的希望。大家遊行整整一天,在沒有任何準備和預料下,還有上千人留守現場,足以充分證明這點。
晚間11時多,學生動源、香港獨立聯盟和香港眾志成員在政總外呼籲市民發動公民抗命,和平靜坐留守至6月12日。不少市民拍掌支持,但也有部分市民聽到呼籲後選擇離開。有離開的市民指「你不早點說會留到12日,我早就走了」「為什麼不早說,沒有任何準備」,似乎不太滿意組織安排。我想如果早點提及有行動升級,再和其他組織協調,留守人數應該還更多。
不過,我也明白有組織憂慮公開表明行動升級,會讓警方有所準備。然而,我更傾向相信警方早有準備,這可以從以下一點印證。
凌晨12點多警方開始清場。
以前雨傘運動時,警方只會驅趕企圖衝擊防線的示威者,而讓部分和平靜坐參與者或旁觀者留下。但是,今次示威者只架起鐵馬向警方防線推進,前後不到數分鐘,警方就迅速用武力手段強制清場,而且更無區別的棒打和恐嚇所有在場市民,不管你是衝擊者、和平示威者、物資補給者還是記者,不留任何機會給所有人逗留現場,目標似乎是要迅速清空整個金鐘灣仔一帶。
除此之外,警方今次明顯有策略性地高速增設人手和行動,並試圖將示威者趕至早已包圍好的地方,從警方在驅趕告士打道上的示威者時,是明顯有意從兩方包夾,並引示威者走進早已埋伏好的灣仔舊警署附近就能看出,警方已制定好一系列應對示威者行動的策略,比以往更有效且肆無忌憚的清場。
從現場觀察,即使再勇武、再肯向前衝的示威者還是很害怕被捕。速龍隊一來,所有示威者只有後退的份(實情是逃跑),其分別僅是快慢而已。看來政府的政治檢控實在嚇怕了香港人,且證明了速龍隊的裝備武力使示威者毫無還擊之力。
|
「化整為零」打游撃戰有用嗎?
對此,有些示威者認為「化整為零」打游撃戰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化整為零」的核心在於群眾不斷移動的機動力,令警方難以部署人手,無法清場。不過,凌晨示威者的移動如其說「化整為零」,不如說是「被打散驅趕」,基本上只有節節後退的份,更別說要做到「忽然聚集在另一地重新出現佔領」的效果。
如果真要改善抗爭策略,第一步就是接受現實。在毫無部署和練習的「化整為零」,如今很大可能只會變成「被捕」或「逃命」兩個結果。我們需要思考清楚自己的抗爭成本,並訂出新的方向,不能再自欺欺人。
有朋友可能不認同行動升級,覺得衝擊者不智,甚至是政府臥底的「鬼」。然而,政府的回應實在荒謬,即使我們在策略上不同意衝擊行動,但好應該體諒和明白示威者是真心為香港而戰。示威者搬完一次又一次鐵馬,退了一次又一次,還是堅守到底,同時呼籲同路人小心,最後臨散一刻仍高喊著「反送中,抗惡法」,我們還能懷疑他們什麼嗎?
我覺得他們的行徑比有100萬港人上街遊行更為之感動。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責怪當晚行動升級的示威者,正如我們不能責怪當初衝上馬路的雨傘運動者。如果這場示威不完美,也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命運,我們應該更好地思考如何團結一致抗惡法至撤回條例修訂為止。
遊行完結不等於事件完結。
|
香港需要奇蹟,奇蹟由市民創造
對的。事件仍未完結,6月12日政府會把草案推到立法會進行二讀,甚至三讀也可能在當天通過完成。部分組織開始呼籲當天罷工罷市罷課。不過,我並不太好看形勢,畢竟香港人自回歸以來毫無相關經驗(除了罷課,但只有罷課相信效果也沒多少用),且罷工還涉及香港市民的抗爭想像和生活成本的考量。
這都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忽然令全城響應參與的事,在外國能做到這點,是需要抗爭文化意識和工會的結合才可能成事。因此,我認為那些怪香港人只懂「返工(工作)」的論點是有問題的,只剩兩天能讓港人(至少那參與遊行的100萬人)都願意參與升級罷工罷市行動,這需要另一項奇蹟。
誰也沒想到政府面對100萬人遊行示威仍然無動於衷、懶理漠視。要在這兩天的時間訂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並加以執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臨時拉夫成軍隨時有反效果。
所以我傾向主張大家各有各做,不要怪責別人不參與或不按自己想法參與,自己貫徹自己的信念去執行就好,這才可能會有突發機會的出現。畢竟2014當年也是無計劃地有批市民自發衝出馬路佔領,才促成雨傘運動。
也許香港真的需要奇蹟,但所謂奇蹟,得由我們去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