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水清/《1947之後》:不談「二二八」的二二八談論方式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施水清/《1947之後》:不談「二二八」的二二八談論方式

二二八事件在白色恐怖時期是社會禁忌話題,直到8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公開討論、紀念。攝於2011年。 圖/路透社
二二八事件在白色恐怖時期是社會禁忌話題,直到8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公開討論、紀念。攝於2011年。 圖/路透社

記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這塊島嶼上的年輕人,要從上一代的「被失憶」中,尋回封印深處的禁忌,接著,要直面禁忌背後的傷、恨、怨、痛、哀,承受巨大而深沈的壓力,保持著冷靜,留下那個時代的足跡—像玫瑰般地鮮豔,滴著七孔滲出來的血—讓台灣這條歷史的長河,不至於有一段乾涸,繼續流淌下去。

關於「痛」的備忘錄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以下簡稱《1947之後》),是台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一次不算大膽卻很重要的嘗試。

不算大膽,是因為在這個享有言論自由的世代,二二八已經從禁忌的束縛中解脫,成為國族與歷史詮釋的新鬥爭;重要的嘗試在於,本書重新回歸到個人的故事與生命,讓二二八成為立體而鮮明的投影圖案,也讓我們這個世代的人知道,往事不但並不如煙,更是深藏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

只是我們像在水中的魚一樣,如果沒有深刻的認識與反思,不會意識到為何在日常生活的一呼一吸之間,竟會刻意遺漏某些混濁且黑暗的氣泡,儘管它們是如此鮮明的一直在眼前浮現。

寫作不是考古、重現也非拓印,《1947之後》的8篇故事,主題是二二八與那些出現在歷史課本或學術論文裡的人物,然而主角卻是那些人物身旁的親友。雙重的他者—寫作者之他者,以及被側寫者之他者,相互交錯之下造就的成果,一方面如同呼應過去「不談二二八這3個字的二二八談論方式」,另一方面也確確實實是歷史與當下不停地詮釋彼此,成為擁有五感的故事:喜怒哀樂,以及痛。

痛是個體與集體最深刻的印記與記憶;痛也往往是仇恨最歡迎的催化劑。然而我們感受痛的目的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正義;儘管沒有權力,但我們的記憶是最堅決的審判,我們的道德良知是最有利的制裁。一如這本書的最後3個字,我們記得,是為了不要遺忘。

總統蔡英文於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儀式向事件受難者致意。攝於2017年。 圖/美聯社
總統蔡英文於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儀式向事件受難者致意。攝於2017年。 圖/美聯社

在蒸發與死亡之前

本書的8篇故事,都處在同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下。那個時代像一滴雨水,墜落在這塊島嶼的土地上,碎裂成無數家庭的淚。這本書的努力,是將這些淚盡可能地一一收集起來——在時間將它們全部蒸發之前——用文字吟唱下去,唱給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人聽、寫給下一個世代的台灣人看。

8篇故事裡,最特別的莫過於電波了。主角不是人,但所有人都必須仰賴這個主角的行動。電波本身沒有任何情感,卻又承載各種情緒。像是日本的投降、國共的鬥爭等等,電波宛如歷史,時而公開、時而隱匿,收放電波的人,可能知曉真相,更可能操控不實的訊息。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電波就是現在的網路,爆量的資訊,讓尋找真相的難度不遜於早年的隱匿。在混亂的世間裡留下事實,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困難的事情。

於是,二二八在這個意義上,又跟我們的時代產生強烈的共鳴。到底二二八該怎麼詮釋,是官逼民反?是陰謀叛亂?無論如何,總是要先牢牢記得,二二八這件事情。接著,從一個個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從他們的生命故事——就像這本書——慢慢地、一點一滴地還原,最接近事實的二二八。

故事不怕說膩,只怕不再有人說。故事和語言一樣,一但被停止訴說,命運必然只剩死亡。語言、故事,都是一個民族的生命。讓我們和《1947之後》,一起把台灣的故事,用我們的語言,繼續說下去。

  • 文:施水清,唸過幾年歷史、參與過一些運動。效法史明「把歷史弄明瞭」之意,為「史清」的諧音化名,透過歷史,澄清事實也澄明思緒。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作者:蕭鈞毅、藍士博、陳令洋、王俐茹、李思儀、王順仁、許宸碩、林雅婕、劉承欣
編輯團隊:鄭清鴻、陳允元、王俐茹、藍士博
出版單位: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9/12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書封。 圖/二二八和平紀念基金會提供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書封。 圖/二二八和平紀念基金會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