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改革結束?中國「國進民退」危機加劇 | 吳介聲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經濟改革結束?中國「國進民退」危機加劇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企業界近年對「國進民退」疑慮加深。 圖/新華社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企業界近年對「國進民退」疑慮加深。 圖/新華社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企業界近年對「國進民退」疑慮加深,去年引起輿論戰等軒然大波,導致習李多次出面安撫民企,強調民企的重要性,然而這恐怕只是化明為暗。近期美國智庫學者赴中國考察後發現,國進民退的趨勢比預期嚴重得多。

國企扭曲民企公平競爭機會

今年5月底,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中國問題專家羅迪(Nicholas Lardy),考察中國之後發表結論,他指出中國國進民退比預估嚴重,主因是習近平上台以來強化國企關鍵地位,許多政策相當不利於民企,民企紛紛消失,甚至為求生存以低價賤賣給國企,且有地方政府伺機砍價掠奪民企。

於今年初出版《國家的反擊:中國經濟改革是否結束?》(The State Strikes Back: The End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新書的羅迪,承認自己長期低估中共政策對民企的不利影響,並且強調中國國企獲得資金與信貸的優勢遠遠超過民企,民企處境艱難。

今年2月7日《華爾街日報》則在〈中國國企如何擠壓民企〉文章指出,中國國企不僅在獲得銀行融資享有優勢,還仗恃市場主導地位擠壓民企供應商;國企縱使效率差,掠奪民企的效率倒是不差。

中國國企長期壟斷金融、能源、電信、鋼鐵、交通等重要產業,而且只要中共政府一聲令下,或者實施限縮政策,所有民企不論規模大小,其所有資源必須配合審查甚至上繳國家,民企負責人身家財產欠缺獨立司法保障,在近年緊張的政治環境下,連協助釐清是非、伸張公義的維權律師或者公益機構都難以尋得。

中共官方要凍結民企是輕而易舉,例如去年3月,中共突然停止審批新款網路遊戲,無預警無理由,導致騰訊股價和兩個月前相較暴跌3成,數十家遊戲發行商破產。

效率不彰卻仰賴國家高額補貼以及信貸優惠的國企,長期備受詬病,中共高官諸公心知肚明。如今國企在意識形態上承擔了中共黨運的存續,異變成為持續膨脹、甚至吞噬民企的癡肥怪獸,扭曲中小企業甚至大型民企的公平競爭機會,已經嚴重阻礙改革開放,更讓國進民退難以逆轉。不管習近平政權是否刻意為之,這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也是極為嚴峻的挑戰。

習近平上台以來強化國企關鍵地位,許多政策相當不利於民企,民企紛紛消失。圖為四川省遂寧市中國石油天然氣工廠。 圖/美聯社
習近平上台以來強化國企關鍵地位,許多政策相當不利於民企,民企紛紛消失。圖為四川省遂寧市中國石油天然氣工廠。 圖/美聯社

馬雲閃辭是明顯指標

許多國際金融市場專家認為,去年9月阿里巴巴馬雲閃辭宣布退休,隨後被公開資深共產黨員身份,中國市場國進民退的大勢已經相當明顯。

曾經在國際名利場引領風騷的馬雲成為閒雲野鶴後不久,阿里巴巴給美國證管會(SEC)的申報文件顯示,阿里巴巴的最終控制權已移轉給5位不知名人士。為此,許多崇拜馬雲成功學、奉馬語錄為圭臬的新創青年們,雄心壯志涼了大半。

更早之前,在習近平高舉基本教義的政治羽翼下,許多激進的中共基本教義派人士放膽在輿論界脫韁演出。

如去年1月中旬中共19大剛結束,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教授周新城發表〈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文章,強調「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共產黨人不能忘記的初心,也是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的使命」,引起群情譁然。

去年9月,中國財經作家吳小平發表〈私營經濟初步完成階段重任〉文章指出,私營經濟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已經初步完成「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主張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在面對貿易戰這種「當今國運之爭,當前強國之戰」,國家必須統籌資源以面對嚴峻的競爭。

這些強烈主張國進民退的文宣持續被發表與熱炒,顯得中共當局似乎試圖帶風向試水溫。然而日趨高壓的政治氣氛,加上貿易戰帶來的經濟困境,使得民企的焦慮感急速升高,外資外企也加速退出中國市場。中共官方不得不緊急揮舞另一隻手,鼓動眾家官媒發文強調,不會對民企「卸磨殺驢」,抨擊民企離場論是「蠱惑人心的奇葩論調」。

中國財經作家吳小平發表文章主張,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 圖/中新社
中國財經作家吳小平發表文章主張,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 圖/中新社

領導人們出馬解套

中共發動官媒「消毒」還不夠,國家領導人們還積極出馬解套。去年9月19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演說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決消除民營經濟發展的不合理障礙、肯定民企支撑中國最大的就業市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去年9月27日視察東北時也強調「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

去年10月中旬,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則宣稱,「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城鎮勞動就業,90%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去年在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習近平於11月1日邀請十多位民企代表座談,再度讚揚民企對中國經濟特別重要,強調「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同時,習近平還針對民企困境提出包括「減稅、簡化融資、公平競爭、鼓勵參與國企改革、環保執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等六大措施,期望民營企業家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這場座談是習近平當時兩個月間第五次公開安撫民企。

儘管如此,國進民退危機至今趨勢不減,主要除了貿易戰,加上因為去槓桿政策,民企融資管道緊縮,與國企競爭態勢極不平衡;地方政府仍舊虎視眈眈以投資子公司的名義覬覦民企,令許多專家高度懷疑官方安撫民企之誠意,擔心國進民退實為中共政策原則,所謂安撫只是表面功夫與緩兵之計。

綜觀情勢,中共加速進行國進民退恐怕是大勢所趨,而且隨著經濟困境將越演越烈。許多在中國擁有龐大資產的台商以及相關企業員工,必須持續提高警覺。

習近平曾強調,會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且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 圖/新華社
習近平曾強調,會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且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 圖/新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