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第二島鏈防線?思索中共海射彈道飛彈威脅的真相 | 梅復興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突破第二島鏈防線?思索中共海射彈道飛彈威脅的真相

中國15日在黃海海域以長征11號海射型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送入軌道。 圖/新華社
中國15日在黃海海域以長征11號海射型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送入軌道。 圖/新華社

中共日前從海上基地發射「吉林一號」系列衛星,除中共自己在推文中特別標註將「從中國台灣島上空飛過」以順便威嚇暗示外,也有專家指自艦船上發射長程飛彈的能力或可突破第二島鏈防線,對亞太地區的美軍、乃至於對美國本土構成難以防範的威脅。

基於料敵從寬的原則,這種可能絕不可輕忽。但我們也不要忘了,所謂第二島鏈的突防對台灣本身的防衛並無直接影響,而是主要影響美軍在西太平洋與菲律賓海的作戰,甚至對美國本土的威懾。是以,這種可能作法對美國的威脅程度以及美軍的可能反應才是比較值得探討的。

中共「超限戰」威脅,美國反制選項豐富

以貨輪改裝的海上發射平台,此次發射的長征11號運載火箭全長約20公尺、重58噸、最大射高(500公斤酬載時)可達700公里,若換算為彈道飛彈射程則大約2500公里之譜,不可謂不具威脅。但其發射準備時間長達24小時,顯然不適宜軍事應用。

若改為共軍制式的彈道飛彈,如將東風-26飛彈發射車置於商船上,當然可大幅縮短反應時間,同時因為以商船偽裝,隱藏在茫茫大海上成千上萬的船隻中,勢必極難辨識,當可獲致相當之戰術奇襲效果。

然而,這種類似「超限戰」的作法,對於像台灣這樣地窄人稠、重要目標集中、且有可能透過「首戰即終戰」達成既成事實的對手或許尚有一定價值。但對於像美國(或中國大陸本身)這樣,軍政目標眾多且分布廣泛、戰略縱深、國力雄厚的國家來說,戰術奇襲或許能造成一時的震撼或影響某階段戰役的成敗,卻未見得能確保戰爭的勝利。

圖為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 圖/新華社
圖為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 圖/新華社

正如同偷襲珍珠港的成功,並未賦予日本中長期的勝利一般,就算這類手段可獲致一定程度的效益,無論是戰前嚇阻、准戰時牽制還是實戰效果,它都不會沒有代價,更不會不受反制。且如果威脅跨越了某些門欄,則反制的性質還很有可能升級至戰略層級,令取巧者得不償失。

誠如筆者多年前評論「超限戰」主張時所言,認為美國等強國無論在任何狀況下都會恪守戰爭法則、不會「犯規」取勝,本身就是一個危險,且無視於歷史事實的假設。美軍在波灣戰爭期間轟炸伊拉克阿米里亞(Amiriyah)防空避難所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在南斯拉夫「誤炸」中共大使館(據信為報復中共提供波士尼亞軍事援助);未經巴基斯坦許可就突襲擊殺賓拉登等等作為,在在顯示美國在必要時,絕不會乖乖的綁手挨揍或遲疑採取必要行動。

更何況,如若中共真的搞這種小手段,那美國的反制選項也非常豐富。除可直接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外(部署偽裝貨輪飛彈發射載台),也可在印太地區增加部署打擊力量並多樣化其手段。

事實上,過去一年多來,美國積極迅速發展中程陸攻地對地飛彈(含彈道飛彈與巡航飛彈構型),也就是旨在提供其自身更多的軍事選項以因應中共所構建的A2/AD反介入能力。

如果新冷戰真的進一步顯著升溫,華府更可一改其之前審慎自律的反(陸攻飛彈)擴散政策,而更積極協助中共週邊的親美國家構建長程陸攻能力,藉由讓中共多面受敵疲於防禦,而大幅增加北京的戰略成本,深化其軍事圍堵。川普政府7月下旬修改「飛彈科技管制守則」(MTCR)規範下大型無人機出口政策限制,並隨即對台灣提供報價、暗示即將批准軍售MQ-9B無人機之舉,就是走向此選項的暖身動作、亦明顯是對中共的示警。

是以,中共如欲藉由商輪偽裝彈道飛彈發射載台等灰色領域手段威脅美國,其可能之下行風險與戰略代價相當可觀,估計北京當局定會審慎面對。

圖為MQ-9無人機。 圖/美國空軍Flickr
圖為MQ-9無人機。 圖/美國空軍Flickr

「硬殺」反艦彈道飛彈,難度高效益低

至於此類的(艦射彈道飛彈)能力能否實質威脅美軍在南海或西太平洋的水面艦隊,基於料敵從寬的立場,當然必須考慮。

然而,無論是東風-21D還是東風-26這些所謂的「航母殺手」,迄今都未聞曾對海面上之活動目標展現過具說服力的驗證測試,故此中共引以為傲的「殺手鐧」,是否克服了長期受到質疑的物理限制而掌握穩定之實戰能力,目前仍難以確認。

而中共8月底對南海試射中程彈道飛彈一事,根據專家分析落彈海域的詳細圖像,亦顯示並無靶船,表示北京其實並無展示其「反艦彈道飛彈」(ASBM)確實具有可恃實戰性能之意圖,而僅是類似1995年在台海試射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的示威,或政治上表態對美國不示弱的動作而已。

有鑑於此,各方到目前為止對於中共ASBM之實際能力基本上多半還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美軍沒有(或至少沒有積極思擬、籌建)反制之道。事實上,美軍近20年來不斷投入鉅資開發海基反彈道飛彈能力,正說明了其嚴謹看待此類威脅的立場。

一提到「反制」,大家通常都第一個想到「硬殺」或擊落來襲飛彈的能力。這當然是最直覺的反應也是必要的能力,但攔截彈道飛彈也是難度最高、而往往成本效益最低的反制選項。

圖為共軍「航母殺手」東風-21D。 圖/美聯社
圖為共軍「航母殺手」東風-21D。 圖/美聯社

美軍在此領域其實經營發展已久,也累積了一些實力與經驗。可能很多人都已經不記得了,早在2008年,美軍就藉口需消弭失控、並即將墜落地球的USA-193偵照衛星上酬載燃料所可能造成之危害,而使用神盾巡洋艦發射並導控SM-3反彈道飛彈,並在外大氣層成功攔截摧毀了該衛星。

是次美軍出動飛彈防禦試射經驗最豐富的「伊利湖號」(USS Lake Erie/CG-70)神盾巡洋艦擔綱,在夏威夷西北方數百海浬處發射了一枚SM-3飛彈進行攔截。鑒於年代與研發進程,當年使用的彈型應該是SM-3 Block IA,最大射程僅約900公里。該次的實際攔截高度約距地面133海浬(247公里)處,就衛星而言這是非常低的軌道高度了,但對彈道飛彈而言卻絕對算「上空層」(upper tier),而且也與SM-3 Block IA的射程/射高相符。

事實上,該次「焦霜作戰」 (Operation Burnt Frost)行動,廣被中俄指責係美藉題發揮,進行反衛星或大氣層外的反彈道飛彈實彈測試。同時,也被視為華府因不滿北京在2007年1月11日以SC-19攔截器執行反衛星測試而做出的回應。

無論如何,美國早在12年前所展示的實力不僅就足以粗略對付此類威脅,而在技術層面上,因美軍係以在航艦艇為發射控制載台,接戰反制能力更具機動彈性,且攔截高度近大氣層頂端,可大幅減少殘片危害威脅地球軌道安全,較之共軍明顯技高一籌。

2008年「伊利湖號」神盾巡洋艦,在夏威夷西北方數百海浬處發射了一枚SM-3飛彈進行衛星攔截。 圖/歐新社
2008年「伊利湖號」神盾巡洋艦,在夏威夷西北方數百海浬處發射了一枚SM-3飛彈進行衛星攔截。 圖/歐新社

「焦霜作戰」 行動被中俄指責係美藉題發揮,進行反衛星或大氣層外的反彈道飛彈實彈測試。 圖/取自Air Power Strategy
「焦霜作戰」 行動被中俄指責係美藉題發揮,進行反衛星或大氣層外的反彈道飛彈實彈測試。 圖/取自Air Power Strategy

實體攔截反艦彈道飛彈非唯一解

事隔多年,美軍已研發測試成果並投產服役了加大直徑主推進段體的SM-3 Block IIA飛彈(據公開資料稱射程長達2500公里,有效攔截高度通常約射程的四分之一上下),更已在多艘勃克級神盾驅逐艦上部署了相關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軟硬體),其對彈道飛彈攔截能力與能量早已與2008年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針對反艦彈道飛彈的威脅,實體攔截並不是唯一的防衛手段、更不是第一線的防禦、甚至可能還不見得是最有效的方式。

由於在航的艦船是極為難以捕捉的機動目標,即便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在茫茫大洋上亦僅是滄海一粟,必須仰賴精密的多元海洋監偵系統(ocean surveillance)與強韌的整合式指管通情(C4I)系統才可提供戰術上堪用的目標獲取能力。

而此複雜精良的體系是由多重的情報、監控、偵查資產組建而成,其中包括各類偵照衛星、海洋巡邏機(含無人機)、電偵系統、超地平雷達、甚至水下聽音系統等。而它們所蒐集到的情資必須通過種種通訊節點傳輸到少數的地面(或水面)指揮管制中心去處理、分析並決策處置。

這麽一個冗長、龐大、複雜的「擊殺鏈」(kill chain)都難免會有若干較脆弱的環節可以各種手段打擊。無論是實體毀壞、電子干擾、資訊戰癱瘓或其他(綜合?)方式令其失能或降低功效,勢必成為對手主要、也是最優先的反制努力焦點。而這其實也是值得國軍考慮重點籌建的(非對稱)防禦方向。

面對共軍幾乎無所不有的資源與無所不用其極的對台鬥爭手段,我們固然應該審慎應對,但著眼點除了總是強調其泰山壓頂的優勢外,似更宜同時均衡思考其可能弱缺點暨我方(含可能盟邦)之優劣,並研擬因應之道。

一架F/A-18E戰機從雷根號航艦(CVN 76)起飛。 圖/美國海軍Flickr
一架F/A-18E戰機從雷根號航艦(CVN 76)起飛。 圖/美國海軍Flickr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