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願》為何恐怖?奉獻之前,請先照顧好自己
由台灣「赤燭」公司開發的的遊戲《還願 Devotion》,自2月19日發行後,瞬間引爆輿論熱潮,佳評如潮。《還願》背景設定為1980年代,台灣家庭一家三口的故事。正式上線不到一周,已經狂銷破100萬套,更觸動兩岸敏感神經。
若要說這款恐怖遊戲有多恐怖,除了驚悚陰暗的劇情和配樂音效、跳躍式解謎的推理設計,以及精緻細膩的畫面場景之外,最讓人驚嚇的部份,不僅是忽然撲出畫面的鬼怪,反而是那似曾相識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 ——以愛為名的控制、追逐名利成就的想望、不得不為的服從、無人援手的求救……這些是多麼的熟悉、真實而恐怖 。
以下劇透,慎入!
(劇情簡略如後,彙整自網路玩家分享,不盡完整。)
玩家扮演的主角杜豐于是1980年代的金獎劇作家,過去作品得獎無數,風光迎娶知名女星鞏莉芳;鞏莉芳婚後息影,全心照顧家庭,兩人育有一女杜美心。
曾經才華洋溢的杜豐于,寫作事業卻日漸走下坡,此時選秀歌唱節目興起,於是將女兒美心送去參賽,初期表現還不錯,更讓做父親的興致勃勃、全心投入栽培女兒。
期間,美心經常請假無法上學、父母也常爭吵,接著美心陸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比賽中直接失聲的情況,求助醫院後認為可能是心理因素(精神疾病)造成,杜豐于便開始求助神壇「慈孤觀音」的何老師,受何老師的指示,開始不斷貼符咒、喝符水、花錢供養等行為,妻子終於受不了而離家,並重振其演藝事業為求賺錢後帶女兒一起離開。
而女兒美心,在歌唱不順、父母失和後,精神更加出問題。最後杜豐于觀落陰問事,聽信何老師要求:獻光明、獻口舌、獻心血,將女兒推入藥酒池中七日,最終造成女兒死亡,杜豐于也陷入精神瘋狂……
要談《還願》遊戲背後的心理,我會從遊戲名稱說起。
奉獻的背後不是「無償」
「還願」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作為之一,信眾先向神明祈禱求願,一旦願望實現後就要報答神明。這種「有借有還」、「有付出必當回報」的精神,一旦置入人際關係、家庭日常中,就會衍伸出許多問題。
遊戲的英文譯名為Devotion,意思為「奉獻」,可清楚看出劇情設定的核心精神。在遊戲中,「奉獻」最直接的聯想就是爸爸迷信供養慈姑觀音,為求女兒歌唱能力恢復,爸爸無止盡付奉獻大量金錢給神壇,最後甚至連眼睛、口舌、鮮血都奉上,只為求女兒恢復健康。
然而,若進一步分析,故事中一家三口,其實各自都為了家庭有所奉獻。 爸爸為了女兒奉獻自身的事業和財富、媽媽在當紅時洗盡鉛華結婚生子、女兒尚在求學階段就被父母安排參加歌唱比賽……。可是,每個人都為這個家「奉獻」了很多,為什麼沒有往幸福的方向前進呢?
奉獻的背後不是「無償」,而隱含著「對價」,希望所有的付出能有回報,而且對回報有所期待,有期待自然就可能會有失落。
爸爸杜豐于為了治療女兒無法繼續演唱的「疾病」,奉獻了大量金錢和心力,期望女兒的發達成就能彌補自身在劇本寫作上的失意。
媽媽鞏莉芳為了家庭息影,奉獻了自己的影藝事業,期望全心以家庭為重並成就丈夫的劇本寫作事業。
女兒杜美心為了讓爸媽和睦、家庭溫暖,奉獻了自己的學業以求努力表演唱歌,期望自己有好表現能取悅父母、維繫父母的感情。
但是每個人都誤解了,大家都想要為這個家庭奉獻,卻都沒有先把自己照顧好。
父親把「自己的成就」和「女兒的成就」劃上等號: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藉由女兒的表現來滿足自己對成就的渴望。
母親把「幸福家庭」和「無我無私」劃上等號:為了幸福家庭的想像而放棄自己的事業與天賦,壓抑自我並隱忍丈夫的大男人主義。
女兒把「父母感情」和「自身表現」劃上等號:以為只要自己有好的行為、符合期待的表現,才能換取父母的愛,並且讓父母快樂。
我為你「犧牲」了一切, 「換來」的是甚麼?
我們太常聽到這樣的對白,舉凡父母「犧牲」自己的休假時間陪伴兒女出遊,孩子「犧牲」自己的夢想以換取父母的認同,夫妻之間「犧牲」自己的事業前途以成全對方的成就發展……。
「犧牲」兩字無論甘心樂意與否,實在都叫人沉重。任何健康的人際關係,都不應該出現「犧牲」的情境,因為人性使然,往往不喜歡讓「犧牲白費」,當關係中出現了「白費苦心」的失落感,就會容易產生衝突。
為別人求願前,先為自己求願
回到日常家庭中,我們究竟可以怎麼做呢?
簡單舉例來說,當我們在挑選外出餐廳時,你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喜好還是父母的喜好?
有時我們太在意對方的想法,千挑萬選了一家餐廳,用餐後還小心翼翼的問:「菜色還可以嗎?」 若父母隨口評句「鹹了點」,你內心會不會瞬間湧現各種OS:「也太難搞了吧?甚麼都要嫌!」甚至再自己腦補:「為什麼對我總沒好評?反正我做甚麼你都不滿意!」把所有兒時陰影再翻出來回味一遍,結果好好一個家庭聚餐就惹得自己不開心。
那麼多內心戲其實都自己搞出來的啊……如果一開始你就選一間自己很喜歡的餐廳(而長輩「可能」會喜歡),用一種「與你分享」的心情去用餐,如此一來就算長輩不愛,你自己還是可以吃得很開心。當你吃得很開心時,你的愉悅情緒一定能感染到同桌用餐的人,即便他們對菜色不合口味,還是可以感受到你的用心和樂意。心甘樂意的行動,才最能讓身邊人感到舒服輕鬆。
「不求回報的愛」太遙遠,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認為,一個擁有健康心理的人,往往在兒童期能擁有父母親「無條件的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在其成長過程中,無論他做了、或沒做什麼都能被父母接納和關愛,因此他們不需要經常啟動內心的防禦機制、也不需要自我掩飾隱藏。
可惜,杜美心沒有機會體驗這種「無條件的愛」,在她的認知中,唯有歌唱比賽得勝才能獲得父親的認同和關愛。親情建立在價值條件之上,讓她對自我價值缺乏肯定,一旦表現失常、自信心就急速崩解,最終出現呼吸困難、失聲等心因性症狀,至終被父親一步步推向死亡。
可以說,《還願》這款遊戲是繼去年公視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再一次成功地用我們文化背景中,眾所熟悉的文本來喚醒玩家的同理感和共命感: 每個人都認真用力地用自以為對的方式愛著對方,但全然忽略這是否為對方所需要。
所以,不要勉強自己做出「不求回報」的行動,不要過度美化了「奉獻與犧牲」,不要覺得自己可以「愛得無所求」。
不求人愛己,更不求他人還報;為別人求願前,請先為自己求願——好好照顧自己,愛自己最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