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本土疫情升溫:台灣抗疫九局下,如何守住不被逆轉?
從對疫情無感到突然驚醒
延燒了一年多的武漢肺炎疫情,全世界染疫人數突破1億6000萬人,死亡人數也超過了330萬人,無數的人被迫與親友生離死別,還有許多人,失去工作與安定的生活,但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那些每天七、八十萬的新增案例,還有各國醫療崩潰甚至社會混亂的新聞,似乎都很無感。
因為台灣在對抗這場疫情時,確實成為了世界的典範,去年甚至有兩百多天的時間沒有本土疫情,即便過程中也有一些波折與危機,但透過各項防疫政策的即時修正,加上大部分民眾也都能遵守防疫規範,台灣始終能不受疫情影響,讓大部分的民眾可以維持日常安穩的生活,甚至經濟上的表現,還能在全球當中一枝獨秀大幅成長。
誰也沒想到,突然之間我們就進入了社區傳染的階段,5月11單日新增7宗本土病例,是疫情至今單日最高紀錄,更讓人感到憂心的,是其中6宗感染源還有待釐清;而5月12單日更直接破雙位數,新增了16宗本土病例,1例感染源調查中;5月13日新增本土13例。這種感覺就像在看棒球比賽,台灣隊在國際賽中打到最後的冠軍賽,明明就一路領先到第九局,但突然之間就被對手連續敲出安打,然後眼看好像就要輸掉比賽了?
大家先回想一下,台灣這一年多來,其實也經歷了好幾次疫情的危機,2020年的3月,台灣第一起的武漢肺炎院內群聚感染,總共八位醫院工作人員與病人及家屬染疫;2020年4月,敦睦艦隊的磐石艦上官兵共36名病毒核酸檢驗陽性的確定病例,8名血清抗體陽性的極可能病例;2021年1月,爆發部桃院內感染,總計造成21名確診,回溯隔離了3,501人。
這每一次的危機,我們都在防疫中心的指揮,以及民眾共同的配合之下渡過了,同時也透過這幾次的經驗,持續的調整防疫的作法與策略,因此,面對這一波最嚴峻的台灣本土疫情考驗,最關鍵也最重要的,依然是依靠大家能團結並且配合防疫指揮中心的規範。
台灣是有備而無患
雖然本土的疫情看來一觸即發,接下來每一天的案例會以倍數增加,但請大家不需要過度恐慌,現在的台灣,跟一年多前武漢肺炎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是完全不同的狀態,我們有非常充足的防疫物資,不管是口罩酒精或防護衣,都不用擔心有不足。
同時經歷了一年多的疫情,我們也已經有應變疫情發展的各種機制,社區篩檢站、負壓與加護病房的量能也正快速的挪出,讓可能快速增加的武漢肺炎患者都能獲得即時的醫療照護,衛福部也非常明快地宣布醫院評鑑延後兩年,要讓醫院與醫護人員能專注在這一波疫情的應對上(在此也呼籲各縣市衛生局停辦年度醫院督考)。
除了各級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指揮中心如火如荼的疫調及應變,民間與企業的反應也比去年疫情剛發生時好太多了,中職與P League+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決定閉門比賽,許多大型企業馬上啟動分流上班甚至出錢讓員工打疫苗,許多大型的活動與展演也都以很高的標準馬上宣布延期或取消,甚至我臉書上就看到好幾對新人,直接就取消了宴客或延期。
但也提醒大家要用同理心,去體諒這些主辦活動的單位,籌備許久的活動或演出臨時必須取消,先不說金錢的損失,那種沮喪與失落絕對都很大,就算有一些抱怨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打疫苗無法贏得比賽
這一波本土疫情或許需要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時間來處理,但我相信以防疫指揮中心的能力,還是可以讓台灣恢復到之前疫情穩定的狀態,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跟病毒持續拉鋸而無法獲得絕對的勝利,我們需要致勝的一擊,唯一的解答就是疫苗。
目前全世界不同國家,因為經濟政治等因素的角力,能拿到的疫苗數量甚至是品牌都落差很大,但各國的共識均是必須盡快的讓更多的人民施打疫苗。
因此你會看到就連中南美洲的國家都考慮施打中國的疫苗,這也是美國拜登總統要放棄疫苗專利的原因。疫苗已經變成另一種外交影響力的武器,大家認知到這一點,就會知道台灣為何之前在購買疫苗時會有這麼大的困難與阻力了。
讓我們看看目前幾個疫苗施打比例最高的國家,以色列施打比例超過六成,現在連口罩都不規定要戴了;美國超過半數的成人施打,現在每日平均新增的案例已經是去年9月以來新低;英國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口至少接種了第一劑疫苗,其中老年人施打以AZ疫苗為主,比較28天後的效益,AZ疫苗可降低94%住院風險,這也是英格蘭、蘇格蘭及北愛爾蘭,這個月9日的確診死亡人數均為0得到印證。
要知道這些地區上一次單日沒有新增死亡個案,已經是去年夏天了,因為世界各國已經有幾千萬人施打了疫苗,各種大型的研究報告也陸續出爐,其中當然也包括台灣訂購數量最多的AZ疫苗。
韓國一份350萬人施打的報告中就發現,以AZ來說打一劑就有86%的保護力,所以我們要特別感謝,五萬多名已經施打第一劑的醫事人員,還有五千多名的防疫人員,他們讓台灣的防疫第一線可以有安全的屏障,不僅守護自己與身邊的親友同事,也確保他們能持續在第一線提供醫療的照護或防疫的工作。
台灣預計在5月底及6月份有機會陸續拿到更多的AZ疫苗,另外還有幾百萬劑的莫德納疫苗,甚至7月底國產的疫苗就有機會上市,不管是哪一種疫苗,對於台灣能打贏這場病毒戰役都同樣重要,更是台灣能否在後疫情時代,持續維持目前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非常誠摯的期盼,每一位台灣人都該將施打疫苗視為一種義務,這將是台灣在防疫九局下半時,不再雖敗猶榮的唯一機會了。
面對本土疫情我們還能做甚麼?
接下來不管這波本土疫情怎麼演變,有幾件事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第一,就是要減輕醫療的負擔,好好保持健康並且落實分級就醫,不要一不舒服就往大型醫院跑,而符合施打疫苗資格的人,就請快點去預約施打疫苗的時間吧。
而不管新聞怎麼樣的恐嚇,大家也不要恐慌,不要對染疫個案貼標籤或肉搜,來源不明的疫情相關資訊也絕對不要再轉傳,最要注意的資訊就是那些新增本土案例的行蹤,如果發現自己有與這些足跡有所重疊又身體不適,務必要盡快通報並以正確的方式就醫。
最後則是台灣防疫至今最最最重要的事,就是每個人都該嚴格遵守防疫的規範,勤洗手、戴口罩,暫時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與群聚,有機會也去捐血站捐血補充血庫,只要願意實踐這份指南的人,其實都是守護台灣的台灣隊長。
當然,我們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真的進入疫情第三級甚至第四級的警戒,我們的工作或是家庭的應變是否都已經想過了?個人家中的防疫與生活物資是否都齊備了?那些跟風搶購的泡麵跟衛生紙恐怕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感謝每一位有憂患意識的台灣人,因為有越多人願意未雨綢繆,台灣就越有機會守住。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已經第九局了,千萬別遭逆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