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要推行美感教育,請從日常說服我
教育部早前提出要推行美感教育,「進一步發展提升國民美感素養,使台灣成為一個具有美感競爭力的國家」。可是教育下一代不如先從自己做起,如果政府和公共機關可以改善民眾日常接觸到的設計,已經是最好的美感教育了。「美感教育」要花四十一億,但如果只從周遭的小事著手,可能根本不用額外支出,只要換上嚴謹一點的態度,就可以改善市容了。以下是我日常看到的幾個小例子:
電梯裡常常看到這張貼紙。四格裡面用了三種截然不同的繪畫風格。第一格非常模糊,橘色的人有點日本兒童繪本的味道。第二格變清晰,不過人物完全換了,身處的電梯顏色也不一樣,受困的黃色人表情歡樂,互相依傍坐在電梯內,但圖說形容這是車廂而非電梯?第三格沿用上一格的卡通風,角色和膚色有連戲,用意象簡單表達如果慌張亂爬出電梯,會摔進無底的深藍。第四格棄用故事和角色,以簡單的標誌圖像說明遇災勿搭乘電梯。即使看了這貼紙多年,仍然覺得四格不連貫得耐人尋味。
我曾經做過平面設計,所以有時候會幻想計設師的苦衷。例如設計的太糟糕的海報,若身邊有人批評,我反而會替設計師辯護:「可能是老闆自己設計的」「可能客戶迫設計師改了幾十次,從正常改到越來越醜,最後設計師精神崩潰而且肝也壞了,只能這樣交稿。」「可能是老闆隨便找一個會用電腦的親戚做的」「可能根本沒有設計預算,隨便叫行政職員自己搞定,員工互相推來推去,最後某菜鳥只能在家裡找道具,用手機拍照然後用word排版做海報。」台灣蠻多這種讓我想替它找藉口的廣告,尤其是公共機關的宣傳品。
在台灣走過一些規劃得很棒的山中步道,環境設計師採用樸素簡單的石塊、木頭舖出人行徑,方便遊人同時又不會太過破壞自然氣氛。但台北遊客區的步道就不是了,即使標榜的是自然風景,感覺還是太過人工。有些令人不解、多餘的安排。
圖中是淡水的紅樹林步道,風景幽美,是散步和騎單車的好去處。但每次走到這一段,我總是無法不為這整列號碼牌歎息。每一根木柱上的每一箋小燈,都有一個大大的編號牌。牌比燈還要大和醒目,而且每兩步就有一個,會不會太頻密?真的沒有底調和更合理的處理方法了嗎?
住在台北這些年,印象中地名的英文拼音方法改過一兩次,例如Jh改成Zh、Sh改成X。更改路牌的時候補補貼貼,卻又沒有使用原有的字體和大小,這就是不重視設計。
英文路名還算小意思,近來發現關渡大橋這麼大的「大」字,也妄顧原有的字體和材質,牽強拼湊,也不處理一下發霉的背板,實在隨便得太明顯了。
每次去日本旅遊,無論東京、京都、北海道,都很羡慕別人的城市那麼漂亮和有品味。我也很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可以漂亮一些,而一個城市整體的氣質,往往是從這些細節開始就需要把關。
在路上看到國中生穿的運動制服,大都過份鬆跨邋遢,顏色不是太鮮艷便是太粉嫩,讓本來已尷尬的青春期看來更尷尬。少年人很努力想耍帥,卻被不合身又顏色曖昧的制服害得帥不起來。我覺得台灣的帥哥美女很多,他們的青春歲月卻包裹在醜醜的制服下,真是可惜。如果從小開始讓學童穿好看的制服,就是最貼身的美感教育。
另外就是台灣選舉參選團隊穿的背心和外套,不知道有沒有特別起源或典故?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又為什麼大家覺得它值得一直這樣穿下去呢?小至選里長大至選總統,不論政黨與實力,一律也穿著這種繡了名字和號碼的背心,設計跟台灣幼稚園的圍兜、超市商標的配色十分類同。
背心、外套、帽子、旗幟,全都十分觸目但毫無美感,就算候選人髮型精心整好、化了漂亮的妝也沒有用,裡面穿得怎麼端裝得體也沒有用,一披上選舉背心和外套品味就毁了。
近年台灣的選舉已經開始出現一些高品質的照片和廣告,但繡字背心外套仍未見任何起色。常常有人說要「讓台灣登上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我認為台灣擁有華人社會最先進的民主選舉,這件事最值得讓全世界看到,但畫面卻充斥著這些選舉制服,第一印象就吃大虧了。
新聞常報導本地設計師揚威國際比賽,工作或生活上我也見過不少台灣優秀的設計師,他們有才華又有品味,但不知道為什麼這種高質素的設計卻甚少反映在官方的東西上面。
其實我甚至沒有期待在路上看到美麗公共設計,只求正常和合理而已,也經常失望。可能有些人覺得美感是過於奢侈的事,但其實不是的,很多時候這非關成本(做醜的東西也要錢),只是態度認真或隨便的差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