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救台灣,你有興趣知道是真的還假的嗎?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核融合救台灣,你有興趣知道是真的還假的嗎?

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楊銀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楊銀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天氣炎熱,氣溫屢創新高,也造成了全台用電量吃緊的狀況。就在這個時候看見了一則令人振奮的新聞。

一位清大退休的資深教授發表了透過核融合技術來解決發電問題的研究,各式媒體的報導蜂擁而至,令人振奮的標題如〈清大楊銀圳埋首60年研究核融合 無汙染發電救北極熊〉、〈為低能源用電找出路 清大楊銀圳核融合研究新發現〉、〈以粒子加速器進行核融合 學者楊銀圳:竹科電力供應無虞〉、〈清大發現核子W中間子 導入核融合模組搞定全台用電〉。看見老教授退而不休,還努力地在實驗室中兢兢業業地進行研究,並且希望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環保及健康,其實是感動且佩服的。

只是比對查閱了幾家不同媒體的報導之後,卻反而看不懂整起事件的全貌究竟為何,不太清楚整個研究的主要創見究竟發生在哪裡?

依據媒體報導的說法,大體上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教授以核融合的原理,透過粒子加速器讓重氫與重氫碰撞,這個過程中會製造出一個媒介(所謂的W中間子),而這個媒介能以最低能量製造出極大且可控制的「核融合」。

也就是說,教授僅利用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在一個小小的實驗室,就做出了核融合的效果,並宣稱未來在應用上不會產生核廢料、輻射及核汙染,也沒有二氧化碳排出,10個模組即可供應台北市全天的用電量。

「核融合救台灣」,哪裡怪怪的?

去年我們才剛針對能源相關議題進行過公投,也引發許多不同立場的對立及爭執,所以這樣的研究發現對於目前身陷能源爭議的台灣社會來說,就像是一劑強心針;如果成功了,那些爭議不休的核廢料、火力發電污染、離岸風機噪音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一個美麗而和諧的社會樂觀可期。

只是在這些讚嘆的新聞標題底下,當時這些採訪的媒體朋友,是否也曾經閃過一些疑問?例如這個作法如果成功了,解決的可能不僅是台灣的問題,包括全世界的全球暖化、能源爭奪,甚至是美中貿易戰恐怕都會出現巨大的轉機,其他國家真的沒有人做過類似的嘗試嗎?

這一系列的報導中,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分享了極為類似的內容,沒有任何一篇報導嘗試在網上爬文看看目前各國有關低能核融合的研究進展,甚至沒有一篇報導可以關鍵性地指出教授主要的創見究竟在哪裡。

例如是哪一個關鍵的實驗設計?哪一個特殊的實驗材質?哪一個創新的理論應用?於是可以取代歐洲需要大空間、大實驗器材、大能量才能製造出來的效果。整體的報導就像是教授具有特異功能一般,橫空就在這一個小小10坪大的研究空間中製造出驚人的實驗結果,彷彿是來自於黑暗料理界的劇情。

此外,一般科學研究者都知道,一個實驗或創新之所以能夠站得住腳,至少要能夠通過專業同儕社群的檢驗,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可複製性及穩定性測試,最終才可能宣稱其效果;很少會有一個厲害研究的公布,會選擇在面對專業社群的正式論文發表之前,就先訴諸於一群似懂非懂的媒體記者,這樣的處理程序恐怕不太符合學術界的慣例。只是很可惜的,在這一個研究被沸沸揚揚地披露之前,似乎沒有媒體記者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及狀況。

台灣科學新聞的宿命

更令人尷尬的是,就在這一個新聞報導沒多久之後,清大的加速器實驗室罕見地發表了一個公開聲明,言明他們並未出借「加速器」給教授進行實驗,只是出借「磁鐵」。

這下好了,原本被認為造就出驚人研究成果的關鍵實驗儀器,是沒有被出借的,那新聞畫面中的加速器裝置、一堆管線、控制面板、明顯超過10坪大的實驗空間到底是什麼呢?究竟是教授沒說清楚,還是媒體沒有報導清楚,其實從目前所看見的訊息都是不得而知的,教授說不定真的掌握了某些關鍵技術,只是媒體沒有幫忙表達清楚。

然而,最令人洩氣的是,這個驚天動地、華麗出場的研究報導,就在實驗室的公開聲明發出之後,就從媒體的報導版面中嘎然終止了。說好的救北極熊、解決竹科供電、台北供電、全台供電的願景呢?

在台灣,科學新聞的角色真的很尷尬,在競逐注意力、按讚數的媒體氛圍下,它就像是大賣場裡的廉價裝飾品,用完就可丟。

此外,科學新聞也是一個明顯CP值不高的賠錢貨,搞懂什麼是加速器、核融合、W中間子就先去了半條命,還只能出一則報導,更難以期待有點擊數。不像政治新聞,明明距離總統大選還有半年,但做一次功課就可以讓它天天熱鬧非凡、震天價響,難怪每個媒體都願意布下重兵,卯足全力從每位政治人物身上榨出話題,努力地編織出最能撩撥人心的新聞,因為太划算了。

核融合還想翻身嗎?除非它可以像秋行軍蟲、登革熱、巴拉刈一樣,跟發大財、征服宇宙綁在一起,否則可能困難,這就是台灣科學新聞的宿命。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