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若是錯過了,就現在開始學習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林仁廷/「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若是錯過了,就現在開始學習

「兒子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他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示意圖。 圖/路透社
「兒子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他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示意圖。 圖/路透社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至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以及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我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示意圖。 圖/路透社
「我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示意圖。 圖/路透社

被照顧的經驗: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照顧」包括身體與心理。生理的照顧大家都能明白,而心理的照顧則是針對情緒的由來、變化與承接。蘇絢慧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對於「被照顧」的描述如下:

這一個重要的人,不僅捕捉到這些情緒,還能在過程中安撫,以規律、耐心與溫柔的語調告訴你,原來你怎麼了,原來你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你想要什麼。然後這個人設法給予你照顧與滿足,或是設法解除那些不舒服的內外在因素。這就是我們被照顧的開始。

當我們無法口述內在狀態,在混亂失序時,有一個人很懂我們,然後照顧我們,且由這個體驗中,我們也學到了怎麼照顧自己,並成為日後「照顧他人」的基本模型,這就是親密關係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當自己在痛苦裡無法具體描述,卻有人能解讀並以正確的姿勢接住,那種被對待的方式就是「被接住的感覺」。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被照顧的關係,心理學稱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結合了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旨在說明「人際情感」的關鍵及心理社會發展。原初概念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是「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關係,若無,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的不健全,並延伸至成人期」。

「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圖/美聯社
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圖/美聯社

依附匱乏長大後的成人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在《假性孤兒》一書中寫到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背後可能有著情感缺失的父母。他們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會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安全,但僅止於此,並沒有「情感交流」。當孩子心理沒有被照顧、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可能不安地亂猜,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沒有肯定和讚美:「關鍵時刻常懷疑自己,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覺得常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每次和家人相處總是感到挫折,像是遍體鱗傷,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已經有所成就,自己還是會覺得孤寂」。

史秀雄也以「假性親密關係」形容成人期的依附匱乏,如夫妻兩人長期迴避親密,不敢表達真實情緒,只維持表面和諧,重現童年缺乏情感的交流模式。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照顧自己,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一直寄望他人「再一次來照顧我們」,卻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情感經營。其表現心理學可分為下列三型:

  1. 「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理想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 「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 「焦慮依附型」:又分為(1)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迷戀/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2)混亂型:陷於「想像中的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中。這兩者因缺乏安全感,關係發展時常帶著害怕、無助而反反覆覆。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情感經營。 圖/路透社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情感經營。 圖/路透社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

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這裡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這件事:

  1. 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2. 和信任的人一起練習表達感受: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意見相左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也從表達中練習依賴,兩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顧。

  3. 卡關前進不了的人,建議找專業心理諮商:心理諮商是一段暫時的特殊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在心理師的回饋下安心練習,是「再發展」的概念。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 作者:林仁廷,醒吾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圖/路透社
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圖/路透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