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學生選技職代表「技職出頭天」?只是另類的升學捷徑罷了 | 黃偉翔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6成學生選技職代表「技職出頭天」?只是另類的升學捷徑罷了

圖/作者自攝
圖/作者自攝

幾個月前,在一場技職研討會中巧遇幾位熟識的職校校長,他們談到103年起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學校比以往招收到更多高分錄取的資優生,樂開懷地直呼「台灣學歷迷思逐漸打破」、「唯有讀書高概念已不存在」等。但我認為,在這種表面上「技職出頭天」的背後,卻隱含了其他事實——「家長為了學歷而取巧走捷徑」。

根據教育部統計,103年十二年國教首屆辦理後,第一次免試入學有21萬考生錄取,其中錄取率破9成,有多達6成學生把高職(現已改制為技術型高中)列為第一志願,令當時教育部長蔣偉寧直呼:「學生開始考量自己興趣,不再唯有讀書高。」查詢當時期的主流媒體報導,多是讚賞「學生棄高中選高職」案例。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學歷迷思已經打破?

5月底,我循線找到103年棄明星高中選明星高職的家庭,深入了解選擇原因。基本上家長的邏輯是:「與其跟一群高中生競爭考明星大學,為何不跟一群高職生競爭考明星科大?」隨著台灣明星科大近年在國際排名的爬升,國內名聲也逐漸起頭,就業情況一片看好,家長做這樣的算計,可以理解,更何況,許多明星大學也陸續開放名額給高職生申請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家長不願意讓小孩當技術選手,深怕小孩為了參加技術比賽而花太多時間在練習,影響到升學考試,家長還說:「參加技術選手要得到很高的名次才能保送前幾志願的科大,不如把時間拿去讀書,投資報酬率更高。」我聽了很惋惜,覺得技藝工匠精神從小就被扭曲了。

然而,懷有這樣策略的家長並非個案,更非十二年國教後才有。我在2008年開始在技職升學補習班工作,那時便遇到許多目標直指明星科大的考生家長,不少高職孩子高一就開始補習,從國文、英文、數學,再補到物理等,與高中生無異。

所以6成學生選技職當第一志願,可以說是制度設計吸引了較高分的學生願意投入技職,同樣地,也可以說這是另類升學主義的表現,一體兩面。

這現象緣起於技專校院入學管道在實務選才上的失能。目前大部分學生仍靠統一入學測驗成績做選填志願的依據,筆試考得高分,就能填越好的學校;104學年度參加統一入學測驗超過14萬人,其中以甄選入學與聯合登記分發為主要入學管道,核定招生名額分別為57505以及58284,最終錄取人數則是44039以及36922。

尷尬的是,礙於現實因素,統一入學測驗目前大多以紙筆考試為主,考科由國文、英文、數學加上專業一、專業二所組成,而專業一、二是各群科的專業科目。以每年約1萬人的機械類來說,是機械原理、機械力學以及機械製造、機械製圖,完全沒有實務操作,所以高職生經常淪為考試機器、補習機器。目前只有少數群科升學考試有實作,例如設計類。

這代表教育部在實務選才的設計上,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因為高教端的升學制度設計將影響高職端的教學現場。即使是現有的甄選入學第二階段,也不一定是實作測驗。

很多人抱怨,為何部分高職實習課沒有落實,招生口號都用「升國立科大有多少人」,而非「透過高職可以學到多少技術」。其實不論高職校長、專業老師,面對少子化趨勢下,都有招生壓力,而這壓力都源自於家長。很多人把職責怪罪給家長,但對於他們來說,只能在各種制度設計的誘因結構中權衡,所以政府有必要設計一個適當的引導招生政策。教育改革急不得,但至少,教育官員不應該把一些表面較好看的數據,解釋成自己一廂情願的狀況,傷疤遮起來還是存在。

什麼樣的升學制度能保有技職生的實作能力,同時能顧及原本的既得利益者,靜待未來教育部的智慧。技術型高中新課綱的專業與實作課程為45-60學分,如果讓招生制度可以檢視更多在學期間的實作表現,甚至讓部分科系開始有實作考試,相信在目前高職升學率破8成的事實下,由高教招生制度的設計來影響高職端的教學現場,是目前應努力的改革方向。

回頭想想,技職教育人才在未來「工業4.0」絕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份量,那麼我們更需要具備知識基礎的專業技術人才,過去單位行業制1的技職生已淘汰。高職與科大在台灣現有的社會氛圍下,如何去實質定位,以及與高中大學差異化?在產業新趨勢下,技職教育又該站在哪個位置?是未來教育部須面對的課題。

 

[1].

單位行業課程:學生針對某一行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施予明確的教育與訓練。以鑄造科來說,在單位行業制裡,就只專門學鑄造的範疇,並不像現在,還會學習其他機械領域的共同專業科目。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