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近日總統蔡英文在青年政策論壇再次拋出「18歲不必急著唸大學,先去工作」構想,盼扭轉升學主義盛行的台灣,此話讓大眾都驚呆了。但事實上這是蔡英文選前的政策支票,同時也為他們設立帳戶,由政府、雇主提撥一定金額,成為未來升學或創業的基金。據悉,目前教育部已在研擬中,預計106年實施。但回頭看看技職教育,理想上本應如此?
我數次提過,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專業群科高中,但仍以高職稱之)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但現實總與願違。
技職生擁有就業力,變成理想中的烏托邦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職升學率在2000年才37%,近幾年都破80%,高職早已升學化、去專業技術化,在高職的教學現場是不爭的事實,尤其面臨招生壓力,市場力道傾向供給方(家長端),職校招生大多都以升學榜單當口號,而非能培養出多麽務實致用的技職生。
科技大學部分,又因長年一般大學化、定位模糊化,所以目前技職教育讓基層到高層的技術人力培養都與產業所需有著極大落差,但學生在專業理論與一般能力卻又難與一般大學學生相比。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同樣的在2007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報告》中發現,即使經過2至3年的職場磨合,仍有近半數畢業生認為低就,所學超過工作所需。此一結果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元制產學專班、公費生都非解藥
當然,也有特殊解決方案,例如德國二元制的輪調式建教合作、階梯式建教合作、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甚至是產業學院等,是近幾年政府時常拿出來講的政績,培育出的學生較能符合業界所需,但97%為中小企業的台灣,業界並沒有多少能量來容納這些班級,不可能完全取代現有的技職教育系統。
德國二元制(Dual System)職業訓練模式,讓技職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在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職訓、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類似的還有技職公費生模式,例如前陣子台師大工教系與6家鑄造企業合作,由企業負擔公費生的學雜費、生活費,學期間與寒暑假到企業實習有津貼拿,畢業後綁約3年,月薪4萬以上。但每間企業都只提供1個名額,代表總共才6個,都受限於台灣產業體質與企業提供能量不足。
上述看起來似乎符合蔡英文青年先就業的政策方向,但事實上,這些模式也並非無敵,除了受限產業能量不足,無法擴大辦理當作人才主要輸出系統外,還有廉價勞工、課程銜結、專班流失率高等爭議,在此先不深究討論。
學習沒有目標,應投入更多資源建置職能基準
更嚴重的是,目前技職校院教育定位模糊,是因為我們對於工作層級與所需職能不清楚,所以在培養人力目標無法對接產業,這就牽扯到職能基準,但台灣起步太晚。
職能基準就是透過職能分析,描述完成特定職業工作所需的人才規格,讓我們知道從事任何一個職位須擁有何種能力組合。除了依照產業創新條例而建置外,依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11條第3項,職能基準須根據產業變動做滾動式調整。
職能基準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或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讓我們了解業界對於能力的要求,且以此檢討課程內容,或作職能導向課程規劃,並讓個人進行自我能力的進修選擇,或是其他能力指標發展應用,如技術士證內涵發展。
2012年第八屆第二會期的施政總質詢時,前立委陳碧涵提出建立鑑定核心職能標準要求,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指定政委,率領教育部、勞動部發展核心職能,進一步邀請公私立產業協會加入研議職能基準。
以澳洲政府為例,每年提撥約台幣13億支持產業發展職能基準,目前已完成近兩千項,反觀台灣,歷經10年來的推動,目前僅約百項,還有很大努力空間。而在江宜樺指示後,104至106年投入2億多經費發展與推動職能基準應用,但力道似乎仍嫌不足。
例如最近火紅的FinTech(金融科技)人才,該領域的職能基準也應隨之調整,強化既有金融從業人員的科技專業部分,此一新的人才規格,除了讓目前從業人員當作人才轉型的參考,也讓未來將進入該產業的學生了解應具備何種能力。
在台灣,學力遠不如學歷
這就牽扯到學歷與學力的轉換,若要鼓勵18歲孩子別升學先投入就業市場,除了大學招生制度要更友善於擁有工作經驗的報考生外,這期間累積的工作經驗、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書等,如何與主流學歷相採認,並受產業端當作敘薪聘人標準,應是接下來多元人才發展時代應面對的問題。
國家資歷架構,白話說就是讓學力與學歷轉換的機制。
舉個例子,在短期人力的供給上,台灣的公共職業訓練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但由於公家或私人單位聘人,大多都以學歷當聘用標準,其所頒發的訓練成效證書並無法與教育系統的學歷證書相齊,是一大問題。
所以國家資歷架構便是其中一條路。
舉例,目前英國資歷架構分為九個等級,其中第六級為學士學位、第七為碩士、第八則為博士,為了簡化論述並方便讀者理解,我以台灣的技術士證當比喻。丙級技術士證同等於第四級,乙級同等於第六級,甲級同等於第七級或附帶其他條件後可同等於第八級,所以理想面貌下,今天我擁有乙級技術士證,在就業市場就應被同等於學士畢業看待。
如此,才能從就業現實根本,打破唯有學歷高的認知,增加青年先就業而非一味升學的誘因。類似討論還有證書執照化,但此不討論。
而如香港資歷架構、澳洲資歷架構,以及英國資歷架構等,國際間資歷架構互相轉換,將是最終理想面貌。而台灣過去並不是沒討論過發展國家資歷架構,但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2013年吳寶春國中學歷無法進修EMBA事件就是個徵兆,若他的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明學力的證書可以同等學歷,或許也不會去新加坡學校讀書了(但事實上,這件事並不能這麼簡化討論)。
可惜,台灣光是技術士證、民間單位辦理證書、各領域工作經驗等,如何採認?質有到位嗎?還是各處充滿空洞待補?如果是這樣,與其喊出或制定出符應選舉支票的表面政策,不如先把過去還做不足的基底工程打好吧!若一棟大樓基底充滿空洞,又如何期待,新的政策大樓能穩穩地蓋在這一地基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