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直播產業再進化:人氣Vtuber輩出,台灣虛擬直播如何出頭?

公共政策.寇德曼:27 Oct, 2020

新媒體平台興起後,大眾的視聽習慣從原本看有線電視、聽無線廣播,轉為看線上串流或是直播,以直播為業的直播主或YouTuber更成為近年青少年嚮往的熱門職業。直播產業逐漸成熟,更出現以二次元虛擬偶像取代...

贏了官司又如何?被仇恨捆綁,輸掉孩子身心健康的離異父母

公共政策.林秋芬:26 Oct, 2020

已離婚的父母,有時會因為假日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分配無法有共識,而選擇對簿公堂。身在這些處境下的孩子,在我面前會一派輕鬆地說:「跟誰在一起幾天我都無所謂,他們不吵架就好了」;這些孩子的父母則會告訴我:「...

數字背後的「血汗司法」,遙不可及的「精緻偵查」

公共政策.吳忻穎:23 Oct, 2020

近來警政體系「專案績效」的要求引發警界諸多討論,日前並有媒體以〈警政署專案連環「榨」!基層警爆出走 檢怨品質太差〉入標報導,並指出:「警政署近來規劃各類短期專案,造成績效壓力,基層刑警不堪長期壓榨,...

十三五規劃期限將至:「地攤經濟」仍難以挽回中國困局

時事觀察.賀軍:21 Oct, 2020

在經濟壓力催逼之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底曾經於中共兩會鼓勵發展「地攤經濟」,不料不到十天即遭到中央文宣系統封殺。約莫五個月後,當時率先傳達「上意」反對李克強主張的北京市,近日不但允許擺攤,還計...

國土防衛部隊如何建立可恃嚇阻力?淺談後備戰力改革方向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2 Oct, 2020

近期「國土防衛部隊」或所謂的「在家當兵」討論引發不少爭議。姑且不論此政策的優劣或可行與否,多數對此構想的報導和評論,似乎已偏離如何整合後備戰力與國防戰略的本質,也模糊了實際探討的方向與空間。 重視精...

閱讀過去,滋養未來:「新竹州圖書館」的前世今生(上)

社會文化.李志銘:21 Oct, 2020

城市不只是身體棲居之地,更應是心靈安放之所。僅有鋼筋水泥,並不足以營造一個美好的城市。舉凡開放的閱讀場所、豐富的博物館、親民的劇場,皆能提供充盈的文化養分,讓普羅大眾激發出更多創造力與想像力,亦令城...

免費的陷阱:為何廉價的山域活動,是保育與遊憩的雙輸?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1 Oct, 2020

大家有沒有想過,現在山裡面的亂象是從何而來?對我來說,大眾化只是原因之一,其實還有第二個原因:免費的陷阱。無論是山林本身,或是其中的公共資源,例如步道和山屋等,民眾向來都當成公園一般的存在,也就是建...

玉米粒/失聯移工及黑戶寶寶:那些社會安全網遺漏的角落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3 Oct, 2020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潛藏寒冬待回春」。對於失聯移工的孩子而言,他們生於無名,沒名沒姓沒身分,生下來即是冬天,不知身分被揭露的春天何時才會來臨。他們可能叫做火龍果、鳳梨、芭樂、一月、二月、三月、冬天...

林貴榮/汐止媽祖廟重建:引進天光,打造台灣首座宗教「包容建築」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3 Oct, 2020

「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絲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極星而修正他的航向。」意大利劇作家梅塔斯塔齊奧(Pietro Metastasio,1698-1782)曾經這麼說。人的心裡,都需要光。對許多台灣人而...

劉柏宏、林采鴻/社會住宅為何需要社區營造?以台北青創計畫為例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1 Oct, 2020

2010年8月,因應高房價造成的社經弱勢居住問題,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展開倡議,迄今已邁入第十年。一路走來,台灣從對社會住宅完全陌生到如今「八年二十萬戶」的興辦目標,社會住宅運動灘頭...

年底前要全部關閉?美國「孔子學院」的最後通牒

時事觀察.吳介聲:21 Oct, 2020

中共利用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滲透美國教育體系,威脅日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日前表示,孔子學院是中共宣傳組織,伺機對美國學生灌輸中共意識形態,卻偽...

攻擊第二島鏈?美軍對應中共崛起的東亞戰略態勢準備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0 Oct, 2020

美軍是否防衛台灣固然有議論空間,但面對共軍攻擊第二島鏈的舉措絕無坐視可能,這也是為何美軍近來在關島一線強化演習的弦外之音。 共軍若想確保在第一島鏈的相對行動自由,阻絕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行動兵力可說是必...

李茂生/觸法少年的真相:不是不喜歡讀書,而是「不會」讀書?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Oct, 2020

(※ 文: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數年前,某矯正學校遭逢一個特殊案例:一位特殊教育少年,屢次犯罪而被少年法庭裁定感化教育,並收容至矯正學校,他無法適應封閉式環境,易怒,且與他人衝突不斷。有...

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

前日(18日),賈樟柯無預警宣布退出其於2017年創立的「平遙國際電影節」,引發外界議論。有別於中國其他官方色彩較為濃厚的電影節,已籌辦四屆的平遙國際電影節更具獨立性,然而賈樟柯退出後,此電影節將改...

王俐文/當幼教體系強迫「透明」,我們會看見什麼?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6 Oct, 2020

「我兒子明明是男生老師卻讓他穿女裝,我覺得我的孩子遭受不當對待!」「男性教保員一直用手摸我的小孩,親他,還拉著小孩的手摸他的臉,真的好噁心!」「園長說現在的老師很難請,稍有壓力就喊著不做,對老師要多...

大鹿林道給通車嗎?(下):不管通不通車,先把林道還給自行車

公共政策.雪羊:15 Oct, 2020

▍上篇:大鹿林道給通車嗎?(上):檢討「帝王條款」、認識林道管制前篇有三個結論:舊時代國家公園以帝王條款制定的種種限制,在開放山林、首長也幾乎全面改朝換代的今天,有必要全面檢討。林道管制原則為「管車...

逃過戰火卻死於怪手?屏東石頭營遭破壞,看菲律賓如何保存軍事遺跡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5 Oct, 2020

今(2020)年9月底,《聯合報》揭露一則國內軍事觀光發展的「噩耗」:位於屏東縣春日鄉的日軍要塞遺跡「石頭營」,遭到光電開發廠商施工破壞。儘管在相關文史工作者的奔走下,工程暫時停工,不過僅隔了數天卻...

大鹿林道給通車嗎?(上):檢討「帝王條款」、認識林道管制

公共政策.雪羊:15 Oct, 2020

「啊~19k呀~以前我們都是搭車進去的呢!」大霸尖山,台灣唯三印在鈔票背面的山峰,是泰雅族的聖山,也是老一輩登山人都曾擁有的美好記憶。在2004年以前,不管是誰都可以輕鬆開著自己的車,直達大鹿林道東...

經濟頹勢難挽回:習近平南行深圳,是「送禮」還是「救火」?

時事觀察.吳介聲:14 Oct, 202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近日親臨廣東參加深圳特區40週年典禮,中共中央同時高調公布深圳發展五年藍圖,期以打造深圳為「升級版」社會主義模範特區,藉以取代香港之意味濃厚。然而,深圳經濟已深受香港衰落以及國...

王臻明/恢復徵兵制不會讓國軍變多,教召改革才是正確方向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Oct, 2020

隨著中國近來加強對台的武力恫嚇,強化國防又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但呼籲恢復徵兵制,則是個假議題,因為改回徵兵制並不會讓國軍部隊變多。台灣社會長期漠視國防議題,造成多數民眾不了解問題癥結在哪裡。簡單來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