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人人有份?從德國、日本和以色列歷史經驗省思「全民防衛」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1 Nov, 2020戰爭該由誰來打?打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很可能在各個時代都有不同答案。今年10月,政治新星吳怡農和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聯名投書又激起討論,該文指出我國目前的後備軍人毫無戰力可言,因此應以嶄新觀念建立「全...

從「救國團」到校園,那些傳唱半世紀的青春之歌
社會文化.曹郁美:09 Nov, 2020約莫半世紀前,救國團自強活動蓬勃的時代,一把吉他就能唱遍山巔水涯;數十年後,又捲起校園民歌浪潮,成了當代人的集體記憶。本文談台灣早期偏民謠形式、流傳於學生團體的歌曲。在那沒有3C、物質不豐的時代,彈...

Kristin/《鳴鳥與游蛇之歌》:深淵崛起的獨裁者,飢餓遊戲史諾總統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9 Nov, 2020也許多數閱讀過《飢餓遊戲》原著小說的讀者、觀賞過改編電影的觀眾,都會對高高在上、深不可測的史諾總統感到萬分好奇,無論架空世界或真實歷史中所謂的暴君、獨裁者,難道就象徵著純粹的「邪惡」?有些邪惡不見得...

《我這樣過了一生》,1980年代的外省族群記事——悼張毅導演
社會文化.李政亮:09 Nov, 2020淡出影壇多年的導演張毅離世,他1980年代的相關作品也再一次為影迷所追念。1982年,張毅與楊德昌、陶德辰、柯一正每人各拍一段落的《光陰的故事》,被視為「台灣新電影」的起點。台灣新電影也可以理解為「...

貴人散步音樂節:音樂串聯的現場,潛力比人氣更重要 ft. 洪維寧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7 Nov, 2020(※ 文:郭馨惠,鳴人堂編輯)「我們希望音樂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貴人。」在街角遇上一隻貓,在美術館附近偶遇一場市集,在隨意亂繞的巷子裡找到一家美味小吃,你心目中足以被稱為「意外發現」(serend...

留下「反共」見證?美國大選前夕,白宮發表《川普論中國》的歷史意義
時事觀察.吳介聲:06 Nov, 2020美國總統選戰結果陷於膠著,進入冗長的法律戰。回顧大選前夕,美國白宮發表《川普論中國》文集,在川普總統首任屆滿之際再度抨擊中共,顯示川普政權在大選衝刺緊要關頭仍不忘對中強硬政策,以及「錨定」中共歷史地...

《孤味》:「孤」的另一面,是「家」的完滿
社會文化.陳煒智:06 Nov,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友人剛看完《孤味》的預告片立刻撇嘴:「這種苦情婆媽戲有什麼好看的?」我笑笑回答:「婆媽戲好看起來的時候,是不同年齡層的優秀女演員同台飆戲,那才真好看呢!」我們不約而同想起...

「打倒邪惡美帝」的先決問題:美國(該)是一個帝國嗎?
時事觀察.陳方隅:05 Nov, 2020(※ 本文與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李可心、李昱孝共同完成。)美國是不是一個帝國?美國應不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帝國?這是《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一書主要想要回答與論證的兩大主題。本書作...

紅眼/為《十年》被列黑名單,五位導演如今去向何方?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6 Nov, 2020香港回歸前,人們最常說的是五十年、香港的未來。許多年之後,《十年》上映,那時候大家都在談論的,是未來十年。然而,今日香港,我們已經習慣不談未來。跟朋友約出來見過面,明年今日是否還能約在同一個地方聚舊...

大選、人權、肺炎:從紀錄片看見動盪不安的2020年
社會文化.戴以禮:04 Nov, 2020不知不覺,2020即將來到尾聲。回首過去一年,從川普彈劾案到英國脫歐,從各地響應的#BlackLivesMatter黑人平權運動,到世紀病毒迫使的全境封鎖和東京奧運延期,我們無疑正時值動蕩不安的一年...

「戀母弒夫/父」的愛慾與罪罰——評阿莫多瓦《高跟鞋》
社會文化.吳思恩:03 Nov, 2020過去偶有人討論,男導演拍「女同志」或「女性主題」的電影經常不夠深刻,或者無法真正地揣摩女性心理,然而西班牙鬼才導演佩卓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電影,卻總是將鏡頭對準女性,透過男性...

讓我們務實來談真正的警政改革問題吧——兼回應立委「門面說」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Nov, 2020由警界相關人士成立的粉絲專頁「靠北警察」,日前貼出「#1064蠻橫大立委」一文,分享立法院的一段影片,該影片內容為民進黨立法委員賴惠員在內政委員會審年度預算時,認為「年輕鐵路警察訓練不足,攸關國家門...

《鬼滅之刃》為何爆紅?後疫情時代的「現象級」日本動漫
社會文化.李政亮:31 Oct, 2020吾峠呼世晴的漫畫作品《鬼滅之刃》,2016年2月開始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以來,像慢火一樣逐步為二、三年後的流行升溫。去年4月,《鬼滅之刃》電視動漫版推出之後大獲好評,漫畫版水漲船高,出版單行本...

邱大昕/再現與介入——關於電影《無聲》的幾個提問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9 Oct, 2020上週和幾位朋友一起到電影院看《無聲》,觀影後大家從不同面向討論了這部電影,我也在Facebook上指出對電影的一些疑慮。沒想到短時間內湧進大量留言,也有些朋友好心地寄來幾篇對影片讚不絕口的影評,想知...

山岳江河仍在,故人呢?賈樟柯《山河故人》的三種「鄉愁」
社會文化.吳思恩:27 Oct, 2020《山河故人》為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當年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金馬獎七項大獎,並獲得金馬原著劇本與觀眾票選獎。時隔五年,《寧靜的長河:2020賈樟柯原鄉影展》選映了包括本片的五部作品,讓觀眾得以一窺...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聖嚴法師的「本來面目」
社會文化.曹郁美:27 Oct, 2020大約兩個月前,佛教界忽然起了騷動,我周圍的朋友都在忙,原來聖嚴法師的傳記電影《本來面目》問世了。他們仿效電影包場的概念,在全台各地可以放映之地(主要是電影院),一場又一場地播映。即使要戴口罩、噴酒精...

直播產業再進化:人氣Vtuber輩出,台灣虛擬直播如何出頭?
公共政策.寇德曼:27 Oct, 2020新媒體平台興起後,大眾的視聽習慣從原本看有線電視、聽無線廣播,轉為看線上串流或是直播,以直播為業的直播主或YouTuber更成為近年青少年嚮往的熱門職業。直播產業逐漸成熟,更出現以二次元虛擬偶像取代...

當事人該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背書?談《無聲》的原型爭議
社會文化.翁煌德:26 Oct, 2020近日,作家林立青於臉書上公開發言,指出其對電影《無聲》產生一些質疑,原因是他認為「製作團隊沒有跟人本(教育基金會)及陳昭如合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在於他認為作家陳昭如是一位專門在台灣撰寫校園性...

「不得不做」的表演:速寫提名金馬最佳新演員的《幻愛》劉俊謙
社會文化.陳煒智:23 Oct, 2020不久前,在香港影圈出盡鋒頭的《幻愛》在台灣正式上映。導演周冠威,在幾年前頗受爭議的短片集《十年》裡有出色表現,他執導的段落將敏感的政治話題透過正面、反面的角色論述,交織呈現不同的觀點。既傳達某種程度...

《消失的情人節》:獨身寂寞背後,有一種稀微鄉愁
社會文化.林運鴻:22 Oct,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看完《消失的情人節》,緩緩走出電影院,觀眾大概心底又甜又酸。我們一邊心疼兩位主角之間咫尺天涯的微妙距離,又慶幸他們最後仍在美麗安靜的嘉義小鎮中找回彼此。像這樣一齣帶有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