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林志潔/名為法律實為恐嚇:港版國安法的罪行與「送中」程序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Jul, 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港版國安法」)7月1日上路,但前一天6月30日晚上10點仍不見條文,近午夜時分所有條文一公告,各界驚呆了——這是一個當代法治社會從未看過的荒...

李福鐘/東方之珠成追憶?「港版國安法」生效後的香港宿命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Jul, 2020自2019年6月百萬港人上街,反對「送中條例」惡法以來,歷經一整年風風雨雨,香港的命運隨著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2020年6月30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又稱「港版...

吞噬美少女的鄉間陰宅:大林宣彥《鬼怪屋》的怨念與復仇
社會文化.陳夏民:01 Jul, 2020就算近年稍嫌疲軟,日本仍然是好萊塢之外最懂得驚嚇觀眾的恐怖片製造機。提起日本恐怖經典電影,一般民眾對於《七夜怪談》(1998)、《咒怨》(2003)所開啟的原版、好萊塢重拍系譜或許並不陌生。而比較資...

《阿基拉》的經典意義(下):日本泡沫經濟的「廢墟城市」末世寓言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Jun, 2020▍上篇:《阿基拉》的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手塚治虫從國際政治與日本責任的視角構思了《原子小金剛》,大友克洋作品中的現實元素也不少,他在1980年代的作品中,重要元素之一...

《阿基拉》的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Jun, 2020經典電影重映成了台灣疫情緩和時代的文化風景,日本動漫經典大友克洋的《阿基拉》(Akira)數位修復版的上映,更帶著傳奇的色彩。1988年的作品當中,設定了2020年東京將舉行奧運會的故事,然而卻在1...

找回心中的小王子——「Steven Choi的秘密花園」觀展隨想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Jun, 2020狐狸一見到金色麥田,就會想起小王子,也從此記住了麥的顏色,愛上吹過麥田的風聲。作為法語書籍當中擁有最多讀者的童話寓言《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自從77年前(1943)擔綱郵務飛行...

洪伯邑/有錢就富足?在採集地景中反思「台灣安全、人民有錢」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Jun, 2020(※ 文: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台灣安全、人民有錢」是個打動許多台灣人的旋風式口號。口號會過去,但身處現代社會每日為生活辛苦賺錢的我們,這個簡單口號的背後的確反映著多數人一直以來...

白景瑞與瓊瑤電影(二):《秋歌》,秦祥林的出走與成長
社會文化.陳煒智:22 Jun, 2020在1970年代中期這麼多「三廳」電影裡,白景瑞導演的《秋歌》是成績相當亮眼的一部。有趣的是,它既非野心之作,也沒有出國拍攝外景的噱頭,僅是仰賴本本份份的明星光芒,加上本土匠人的巧手打造,卻令整部《秋...

蔡鈺淩/「IP至上主義」萬歲?日本影視產業的反面鏡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9 Jun, 2020赤名莉香、永尾完治回來了。對於曾在上個世紀親身領略過《東京愛情故事》(1991,下文簡稱《東愛》)威力與魅力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事情真的發生了。來到令和時代,莉香與完治在原訂...

趙曉傲/無知是一種幸福:「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Jun, 2020人類操縱科學、遵守道德,世界井井有條,不過這只是假象。科學和道德形成的「無知之幕」,掩蓋了對人類有害的歷史以及可怕的未知。1事實上,危險的異星怪物或不死邪神一直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世界一隅,無序、混沌且...

近百年前,啟發《動物農莊》的一場新聞風暴——《普立茲記者》
社會文化.賈培德:17 Jun, 2020政治系學生幾乎都認識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名作《動物農莊》(Animal Farm),也是閱讀貧瘠的我少數讀過的書。1945年出版的《動物農莊》,以寓言形式影射蘇聯於20世紀初...

沒有反派的白色巨塔:《機智醫生生活》如何打動疫情時代的我們?
社會文化.彭紹宇:16 Jun, 20202020年剛開始,突如其來的疫情頓時擾亂所有人的生活模式。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如臨大敵,除了面對泉湧不止的病人,處理自己失序的生活,甚至可能還得面對他人的異樣眼光。 人們對白色巨塔內的生活並不全然瞭解...

奧運金牌戰的愛國主義信號——評俄國影史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
社會文化.吳思恩:11 Jun, 2020俄羅斯本土影史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Three Seconds,俄語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於今年6月在台上映,本片2017年12月28日登上俄國大銀幕,最終票房高達30億盧布(約12....

上海電影在台灣(下):反殖民或反階級?電影作為社會運動的教材
社會文化.李政亮:15 Jun, 2020▍上篇:上海電影在台灣(上):愛情萬歲?二〇年代家庭倫理劇裡的自由戀愛1920年代的上海電影除了家庭倫理題材,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更是將中國的武俠文化推上高峰。武俠成為大眾文化的一環,約略從1...

上海電影在台灣(上):愛情萬歲?二〇年代家庭倫理劇裡的自由戀愛
社會文化.李政亮:15 Jun, 20201921年11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下簡稱《台日》)刊載一則「台北大舞台募股」的記事,其中,提到台北廳長梅谷光貞曾會晤大稻埕人士,指出大稻埕商業繁昌,應有大旅館、大菜館與大劇場。大旅館已有191...

「生」的新鮮感,與「猛」的生命力——《蚵豐村》如何接地氣?
社會文化.詹氏:10 Jun, 2020近年來,「越在地,越國際」的文化概念逐漸深植台灣影視、觀光、行銷等領域。過去一味向西方世界看齊時被數落的「台味」,如今「接地氣」地備受讚揚;在國際上提升自身價值做出的差異化形象,也成了吸引外人眼球的...

呂昀儒/《罪人的控訴》:我們如何安葬那些已經死去的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n, 2020(※ 文:呂昀儒,宜蘭人,現為律師。個人網誌:我所閱讀的一切。)身為一名律師,當你的恩人被你的當事人殘忍殺害,你要如何為其辯護?你又如何能夠為其辯護?你需要一個理由來安放自己,而你的當事人卻隻字不語...

落水後能大聲呼救嗎?溺水的人比你想像中「安靜」
公共政策.張景泓:15 Jun, 2020宜蘭縣粉鳥林漁港在6月3日晚上6點發生一起落海事件,報導指出:「海巡署第一岸巡隊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救援。抵達現場發現男子正在海中呼喊求救,海巡署隊員立即背起魚雷浮標跳入海裡,並以浮泳方式將男子拖帶岸...

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下):「大句點」,晚了24年的告別式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n, 2020上篇: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上):藝術已死?重探台灣六〇年代的前衛中篇: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中):為自己立墓碑,虛無者的最高境界彼時台灣青年對於前衛藝術、實驗電影的想像來源,主要都是從美國帶進來的英文...

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中):為自己立墓碑,虛無者的最高境界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n, 2020▍上篇: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上):藝術已死?重探台灣六〇年代的前衛這次在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現場,主辦單位特別以「展中展」的概念,試圖還原了「大台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以及同年在台大校園舉辦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