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伊朗陷抗疫亂局?政治鬥爭與民間信仰的攪和

時事觀察.徐子軒:11 May, 2020

全世界新冠病毒患者已破400萬,除了歐美諸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病例,另一個瘟疫重災區是在西亞,其中又以伊朗最引人注目。迄今(5月11日)伊朗的肺炎患者已破10萬,依照該國衛生官員的計算,平均每小時有5...

陳玠宇/MLB「偷暗號」醜聞:球賽中作弊違反了什麼規定?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6 May, 2020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讓2020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開季遙遙無期,但從去年季末開始延燒的偷暗號醜聞,卻也沒有因為疫情而降溫。今年1月和4月,聯盟分別公布了太空人隊及紅襪隊的調查報告,認定他們分別...

《誰是被害者》:死後才能「發聲」?那些等待被看見的傷痕

社會文化.吳思恩:05 May,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自4月30日起於Netflix獨家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不僅劇情精彩,更搭上五一連假觀影熱潮,登上台灣觀影排行榜第一名,一掃前幾...

楊添圍/要對抗的是疾病,不是病人——兼談精神鑑定與司法裁判的艱難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May, 2020

因精神異常(我國稱「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犯罪,無論是俗稱大陸法系(德、日、中)或海洋法系國家(英、美),抑或是穆斯林國家,都有類似的法律設計——認為行為人對於自己的犯罪行為,辨識能力或控制能力...

異性戀夫婦與他們的同志書店——評紀錄片《書本馬戲團》

社會文化.彭紹宇:04 May, 2020

坐落於西好萊塢,有這麼一家名為「書本馬戲團」(Circus of Books)的書店,它可不是一家普通書店,也與馬戲團無關——而是當地鼎鼎大名的情色商品、影片、書籍和情趣用品販賣地。作為少數服務同志...

Oliver Tu/《沒有刑責的罪犯》:隨機砍人事件的雙面鏡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30 Apr, 2020

曾在購物中心隨機砍殺路人的精神病患西恩,長達八年於司法精神病院接受戒護與治療,對他而言,那場意外並非出自他的意願,而是深受心理疾病控制的被迫行為。12年過去,受害者飽受陰影,醫療機構則努力證明穩定的...

黃家茹/找回媒體「第四權」:《紐約時報》的調查報導實踐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29 Apr, 2020

在這個世代,24小時都可能是新聞的截稿時間,各家媒體競相發布即時新聞,忽略了新聞的查證。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調查報導更是珍貴。2015年上映的電影《驚爆焦點》(Spotlight),敘述《波士頓環球報...

真實遠比虛構瘋狂——評西班牙燒腦懸疑片《搭火車旅行好吃驚》

社會文化.吳思恩:28 Apr, 2020

《搭火車旅行好吃驚》(Advantages of Travelling by Train)為西班牙新銳導演阿里茲莫雷諾(Aritz Moreno)的首部劇情長片,本片看似黑色喜劇,卻難以用幾句話簡單...

我只是個來台灣開書店的人——初探銅鑼灣書店與「賣書佬」林榮基

社會文化.李志銘:29 Apr, 2020

歷史總是充滿了嘲諷與荒謬。過去幾十年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孜孜矻矻以鬻書營生的林榮基,大概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被失蹤」,並且在六旬之齡迎來大轉身,由一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賣書佬」,轉瞬「失...

《無聲革命》:極權之下,改變人生的120秒

社會文化.賈培德:27 Apr, 2020

《無聲革命》(The Silent Revolution)是2018年上映的德國電影,改編自高中時自東德逃往西德的Dietrich Garstka於2006年時出版的《沉默的教室:關於勇氣,凝聚力和...

詹氏/《RBG:不恐龍大法官》:「聲名狼藉」的性別平權先鋒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4 Apr, 2020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中年紀最長、也最家喻戶曉的大法官,受到年輕人歡迎的程度,讓鄉民鐵粉們對她暱稱「聲名狼藉R.B.G.」。RBG傳奇的一生讓外界討論話題不斷,然而她個人低調害羞,...

「你真是超級巨星!」——女神卡卡為何大讚譚德塞?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Apr, 2020

台北時間19日凌晨,美國知名流行歌手女神卡卡(Lady Gaga)發起的抗疫慈善演唱會上線,吸引全球約70萬人捧場,為全球醫護戰士們加油打氣,並為世界衞生組織(WHO)募得數十億台幣,在全球許多因疫...

呂昀儒/《眼不見為淨》:我們都住在思覺失調症患者隔壁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23 Apr, 2020

精神疾病患者如果犯了傷害罪下場會如何?有人會被送去司法精神病院,這裡以前稱作刑事瘋人院,病患會在那裡待上數年,不為世人所見⋯⋯艾美獎得主約翰・卡斯納(John Kastner)前進布羅克維精神病院拍...

檢仔聊齋(十一):重偵查、輕執行?檢察機關的業務失衡現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Apr, 2020

日前,一位在地檢署擔任法警的前同事和我聊起職場甘苦時,提到他與其他同事在地檢署工作與值班時見聞的奇景:許多來開庭的民眾,常常會在側門或採尿室附近,看見穿著地檢署背心的社會易服社勞人,蹲在各個角落大口...

張嘉尹/瘟疫下的法秩序:如何在保護生命與維護自由之間平衡?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Apr, 2020

新冠肺炎的爆發,不只衝擊作為人類存活根本的生命與健康,更影響人類迄今為止的生活方式——因為正是藉由這樣的生活方式,新冠肺炎得以非常快的速度席捲全球。1月下旬,全世界關注的是中國疫情爆發與極權式的因應...

網路免費播藝文節目?從「百老匯慈善音樂會」線上轉播爭議談起

社會文化.陳煒智:17 Apr, 2020

疫情當前,劇場界正當其衝,就連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地區,各表演場所也早早大門深鎖,殲滅任何群聚可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百人封頂」政策,所有室內活動只要超過一百人便有傳染風險,不宜舉辦。...

《罪:米開朗基羅》:落於凡塵的傑作,極美卻必然有罪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Apr, 2020

藝術家是永生的,他們的靈魂與思想會透過其所創造的作品代代流傳。或許是樂曲裡的昂揚,或許是筆順中的哀戚,或許是字詞間的甜蜜,這些被稱為「上帝的恩賜」之作,永遠伴隨著藝術家之名。後世的我們對於這些藝術家...

沈眠/從北部之外的觀點書寫——專訪《南方從來不下雪》陳育萱

社會文化.逗點文創結社:15 Apr, 2020

小說家陳育萱2015年出版了大獲好評的長篇小說《不測之人》,時隔五年再推出短篇小說集《南方從來不下雪》。從臺南、高雄回返到故鄉彰化定居,陳育萱對南部又有更多理解與認識。在新作裡,陳育萱寫出她所體驗到...

「託名虛構」的寫作/出版倫理——從《臺灣漫遊錄》談起

社會文化.李志銘:15 Apr, 2020

最近有一位從事文史工作的朋友私下跟我抱怨,說他不久前買了一本《臺灣漫遊錄》,誤以為是日本時代台灣出土的旅台遊記。由於難得記載將近一百年前日人造訪台灣的舊時氛圍而具有某種史料價值,沒想到回家打開書籍一...

讓眼睛學會不再逃避——劇場漫畫《夜長夢多》閱讀隨想

社會文化.李志銘:10 Apr, 2020

回顧過去千百年來的人類歷史,因不同種族血緣、意識形態、文明信仰所引發一連串殺戮、暴力壓迫,乃至死亡的恐懼,至今從未在這世界上消失。值此,人性的瘋狂與扭曲、孱弱與掙扎,儼然交織出你我眼前這個令人窒息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