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立/德國書的豐收年:納粹與納粹以外的德國 | Openbook閱讀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林育立/德國書的豐收年:納粹與納粹以外的德國

不論從質或量來看,2017年都可說是台灣德國書的豐收年。
不論從質或量來看,2017年都可說是台灣德國書的豐收年。

台灣的街頭到處可看到德國車,台灣人提到轉型正義,喜歡借鏡德國經驗,連德國進口的洗衣精,最近也開始在超市開賣。表面看來,德國離台灣似乎很近,可是當校園出現了納粹扮裝秀,媒體與社會大眾卻又不知所措,正如一位當事人所言:「這些東西距離我們這麼遙遠」,走不出刻板印象各自表述的死結。

幸好,台灣的出版社和譯者,一直在努力拉近台灣與德國的距離。適逢台灣對德國好奇心增加的此刻,台灣出版了幾本頗具份量的德國歷史與文化著作,不論從質或量來看,2017年都可說是台灣德國書的豐收年。

了解獨裁統治的前因後果

關心歐洲政治的人應該會發現,二次大戰結束雖然已七十多年了,希特勒的陰影依然存在。在柏林洪堡大學教歷史的桑德庫勒(Thomas Sandkühler),有天被女兒問起希特勒,深受刺激,決定寫一本給年輕人讀的希特勒傳記。過去台灣書市中與希特勒相關的書籍並不少,但少有一本書如《阿道夫.H:希特勒》一樣深入淺出,而且與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步,正好可以滿足扮裝事件後,急欲想補課的讀者。

這本書帶我們回到希特勒成長的時空,那個德意志民族自信受挫、國與國之間關係緊繃的年代,看他如何養成憤青性格和鬥爭的世界觀。作者用字精準,雖然多處引用學術成果,讀起來卻毫不枯燥,顯然在可讀性下了很大的工夫。書中並且詳加解釋獨裁統治的前因後果,避免獵奇式的妖魔化,對一向不知該如何面對、更遑論討論歷史上獨裁者的台灣來說,尤其具有啟發性。

儘管二次大戰結束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希特勒的陰影依然存在。 圖/維基共享
儘管二次大戰結束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希特勒的陰影依然存在。 圖/維基共享

有些書一出版就造成轟動,多次再版,仍歷久彌新。西德名記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的回憶錄《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自2000年問世以來,在德國一直是暢銷書。哈夫納在這本32歲時完成、極具個人色彩的少作中,精確捕捉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代氛圍,展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和嗅覺,是了解納粹崛起必讀的參考書。

2017年的世大運,讓國人一時沈浸於國族的認同感和光榮感中,但可能很少人知道,近代這種結合聲光秀與愛國情操、具有向國際社會宣示意義的大型運動賽事,最早其實是從納粹執政下的柏林奧運開始。以名人傳記聞名德國文壇的希爾梅斯(Oliver Hilmes),在《柏林1936》一書中,巧妙揉合史料和想像力,生動描寫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奧運會,16天表裡不一的和平假象。作者一如電影導演,善用運鏡技巧,帶出充滿畫面感的細節,緊湊的情節讓讀者彷彿親臨現場,是精彩的歷史書寫。

▲ 1936年柏林奧運

多年來,台灣總擺脫不了迷思,以為戰後的德國人對納粹歷史有深刻的反省。但事實上,一如電影《謊言迷宮》中,法蘭克福檢察總長鮑爾(Fritz Bauer)告誡年輕檢察官的那句話:「這是個迷宮,別在裡面迷失了。」德國在戰後原本對納粹的過去避而不談,電影中的年輕世代很少人聽過奧斯威辛(集中營),歷經了漫長又糾結的過程,才走到今天。

美國資深記者納古斯基(Andrew Nagorski)的作品《納粹獵人》,寫的就是像鮑爾這樣,戰後70年來在司法、公務機關和媒體各領域奮力不懈,試圖將兇手繩之以法的人。雖然每一個階段各有不同的難關要克服,過程中充滿爭執和角力,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和一代代往下交棒,我們今天才能知道真相,不至於迷失在報復的情緒和陰謀論中。對經常將「轉型正義」掛在嘴邊的台灣來說,本書的出版正是時候。

奧斯威辛二號營區。 圖/路透社
奧斯威辛二號營區。 圖/路透社

納粹之外的德國文化

對德國的認識,當然不能只侷限在納粹。德國作家朵恩(Thea Dorn)與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德國文化關鍵詞》中,列舉出64個德國的核心概念,其中有印刷術、古典音樂、幼稚園、青年旅舍、社會福利國家、耶誕市集和啤酒文化等影響力遍及全球的發明和文化遺產,也有「深淵」、「渴望」和「夜之寂靜」等德國文化獨有的幽微面向。

這本在德國廣受好評的巨作宛如文化百科全書,旁徵博引的廣度和知識量都非常驚人。但我在翻閱的過程中不免感到遺憾,中文版既沒有附上原書的精彩圖片,也極少站在台灣認知的基礎上,為書中提到的人名、文學和音樂文本提供註釋。台灣讀者除非長年浸淫在德國文化,不然在閱讀這本書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

相較之下,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的巨著《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更適合推薦給一般讀者。長年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的作者,在柏林圍牆倒塌25週年之際,於館內策劃了一個德國歷史特展。本書當時搭配特展出版,在英國引起極大的迴響,非常適合作為德國文化的入門書。

柏林圍牆,1989年。 圖/維基共享
柏林圍牆,1989年。 圖/維基共享

麥葛瑞格在他的上一本著作《看得到的世界史》中,已經展現了成功的博物館經營者必備的說故事能力。鑑於德國史上邦國林立的常態,單從語言、信仰與地理不足以完整詮釋,麥葛瑞格別出心裁從文化和文明成就的片段切入,清楚點出德國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點,還列舉生活日常的例子,例如用香腸來解釋地方差異。

這本書並非只談過去,而是不時與現代對話,幫助我們認識今日的德國。例如,享譽全球的汽車工業,延續的是中世紀以來金屬加工和技職教育的傳統。過去兩年接納了一百多萬的難民,顯然與上千萬德國人在戰後被迫離鄉的記憶有關。這塊講德語的土地向來就群雄割據,迫使各方非坐下來協調不可,形成妥協的政治文化,更造就今日領導歐盟的本錢。

從集體記憶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未來,這也是一本指出德國往哪裡走的書,在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的今年出版別具意義,無疑這是台灣近年來最值得一讀的德國書。(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標題為:滿滿大平台,德國書的豐收年。)

德國民眾持布條歡迎難民。 圖/美聯社
德國民眾持布條歡迎難民。 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