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六八學運50週年——革命不死,以藝術再現歷史 | Openbook閱讀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法國六八學運50週年——革命不死,以藝術再現歷史

1968年5月,法國戰後嬰兒潮世代為了抗議不合時宜的教育體制和僵化的社會體系,占領了巴黎兩間大學校區,引爆了近一個月的「五月風暴」(或稱六八學運)。 圖/歐新社
1968年5月,法國戰後嬰兒潮世代為了抗議不合時宜的教育體制和僵化的社會體系,占領了巴黎兩間大學校區,引爆了近一個月的「五月風暴」(或稱六八學運)。 圖/歐新社

(※ 文:洪筱婷,黎新索邦第三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王世偉,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1968年5月,法國戰後嬰兒潮世代為了抗議不合時宜的教育體制和僵化的社會體系,占領了巴黎兩間大學校區,獲得勞動階級的響應,引爆了癱瘓社會近一個月的「五月風暴」(或稱六八學運、六八運動)。儘管半個世紀前的這場運動未能推翻戴高樂(Général de Gaulle)政權,但它間接驅動了1970-80年間法國一連串的社政變革:左派意識的抬頭、女性地位的提升、民主自治的趨勢、環保思維的興起、非主流文化的發展等。

時至今日,五月風暴不僅仍是備受爭議的敏感議題,它的歷史定位也顯得曖昧不明。2007年,薩科奇(Nicolas Sarkozy)競選總統時,痛斥六八學運造成社會價值的混亂,立刻引起左派人士的反彈聲浪。而在左右兩派人士的嚴厲批評下,如今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也取消了一系列紀念六八運動50周年的官方活動。

的確,1968年之後,青年的異議聲浪不再被當作是屁孩的無理取鬧,因為它指出當下政局的關鍵問題,成為執政者最大的隱憂。近年來法國的社會運動都可以見到六八學運的影子,無論是2006年抗議「首次雇用契約」(Contrat Première Embauche,CPE)的學運,或2016年的自發性公民運動「夜之起義」(Nuit debout)。

面對市場經濟化、極右派重新崛起的雙重民主危機,當代法國社會如何追憶這場曾經震撼全國的青年抗爭?過去的參與者如何書寫、言說五月風暴?六八運動給予我們何種啟發與教訓?它究竟是難以釐清的歷史事件,還是尚待實現的未竟之業?

今年正逢六八運動50周年,與議題有關的書籍數量相較於10年前幾乎倍增,目前已達151種。 圖/openbook提供
今年正逢六八運動50周年,與議題有關的書籍數量相較於10年前幾乎倍增,目前已達151種。 圖/openbook提供

書寫六八的匿名反叛與無聲吶喊

自五月風暴事件發生後,十到二十年間陸續出現的許多出版品,仍沉浸在運動熱潮的議論中。而千禧年前後,開始有豐富的文學作品,再現運動現場。近二十年來,世界局勢劇烈變遷,說到五月風暴,除了探問革命精神遺留何處的問題,更多的是試圖追究:現在的我們,如何再現六八運動隱而不宣的深層意義?

根據Livres Hebdo今年的專刊報導,1998年六八學運屆臨30周年時,出版界談論五月議題的書籍多著重在呈現該運動的「世代記憶」。當年雖然書籍出版大增,但銷售成果卻未如預期。

五月風暴40周年時,相關書籍的出版數量與30周年幾乎持平。而今年正逢六八運動50周年,與議題有關的書籍數量相較於10年前幾乎倍增,目前已達151種,市場銷售狀況則仍有待觀察。

眾多出版品之中,有幾部讓過去未見於世的見證者發聲的重要出版品,其中不乏強調女性聲音的文章與書籍:由L'Atelier/Mediapart出版的《五月風暴,親身經歷的她與他》(Mai 68 par celles et ceux qui l'ont vécu),取用了300位匿名參與者的紀實敘述。

由Malka Marcovich撰寫,Albin Michel出版的《五月風暴的另一種遺跡:隱而不見的性革命》(L’Autre Héritage de 68. La face cachée de la révolution sexuelle)以及另一部作品《五月風暴的女孩:我的五月屬於我,女性記憶》(Filles de Mai 68. Mon Mai à moi. Mémoire de femmes),都凸顯女性作為主體而發言的姿態,呈現了共同參與革命經驗的另一種現實,試圖召喚與再現五月風暴的藝文出版中一度缺席的女性聲音。

六八學運50週年的活動中,大多數以歷史回顧為主,比如回顧1968-1974年間法國極左派運動的海報,以及當時充滿政治意味的藝術作品。 圖/歐新社
六八學運50週年的活動中,大多數以歷史回顧為主,比如回顧1968-1974年間法國極左派運動的海報,以及當時充滿政治意味的藝術作品。 圖/歐新社

歷史回顧、思考當下、展望未來

從今年一月開始,巴黎九間學術與文化機構陸續以座談、展覽、研討會、工作坊和演出等多元形式,探討半世紀前六八運動的經過,以及它帶給後世的影響。

五花八門的活動中,大多數仍以歷史回顧為主。像是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舉辦的「鬥爭意象」(Images en lutte)回顧了1968-1974年間法國極左派運動的海報、以及當時充滿政治意味的藝術作品。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展覽「六八運動的視覺象徵」(Icônes de Mai 68)藉由相片與影音資料,帶領大家回到學運現場。

法國國家檔案館特別公開機密官方文件,顯現戴高樂政府如何應變一觸即發的政變危機。法國電影資料館則透過實驗導演馬克(Chris Marker)的生命旅程,回溯60年代末在全球興起的青年抗爭浪潮。

除了回首過往,巴黎南特爾大學(Université Paris-Nanterre)和龐畢度中心也試圖凸顯五月風暴的當代意義。「敢/言!」(prop’osons!)讓民眾回到六八學運的發軔地,用種族、性別、藝術等多方角度省思60年代的抗爭運動如何顛覆傳統的父權社會價值,而日後的年輕世代又在哪些領域上延續著革故鼎新的「五月精神」?

為了探究六八運動對法國社會底層結構的影響,龐畢度中心邀請各界人士參與一場多元的「公民議會」(Assemblée Générale)。透過紀實影像、現場辯論、實務操作和行為藝術,民眾不僅瞭解當今法國思想界與文化界的巨擘如何經歷那個動盪的年代,也認知到社會運動與藝術創作的共通性:

以行動介入現實。

五月風暴的參與者不僅以行動改變現狀,也用藝術手段表達政治思想。為了讓「想像力奪權」,西班牙藝術家Escif將六八運動的知名標語塗鴉在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的各個角落。他運用透視的繪畫技巧在建築結構上製造出一種「視覺陷阱」(trompe-l'œil),彷彿讓政治性的語言化身為掙脫體制疆界的童趣圖案。

而南特爾.亞蒙迪劇院(Théâtre de Nanterre-Amandiers)總監肯恩(Philippe Quesne)則邀請民主運動的先鋒和藝術家延續五月風暴的烏托邦精神。在「無限可能的世界藝術節」(Festival Mondes Possibles)中,觀眾不但可以參與美國女權鬥士戴維斯(Angela Davis)和英國左翼領袖阿里(Tariq Ali)的對談,也能欣賞到融合戲劇、舞蹈、裝置藝術的跨界創作。肯恩企圖以共享的體驗,讓觀眾思考未來抗爭運動的形式與可能。

在「無限可能的世界藝術節」(Festival Mondes Possibles)中,觀眾除了參與對談,也能欣賞到融合戲劇、舞蹈、裝置藝術的跨界創作。
 圖/取自亞蒙迪劇院官網
在「無限可能的世界藝術節」(Festival Mondes Possibles)中,觀眾除了參與對談,也能欣賞到融合戲劇、舞蹈、裝置藝術的跨界創作。 圖/取自亞蒙迪劇院官網

用文字與演繹追溯未竟之志

在革命與反動的對立之下,人人自成媒體的當今世代,「書寫何為?文學如何處世?」不但是文學裡歷史悠久的議題,也是寫作者與讀者共同的焦慮。六八運動之後的書寫,似乎預示著90年代之後,閱讀與寫作即將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寫作與革命,孤獨與訴說,是否在50年後的今天,有化解矛盾的可能?

無論是文學、展覽、會談或創作,這些追朔過往的行動都企圖帶領觀者重回歷史現場,意識到存在於現世的矛盾。在六八運動50周年之際,本專題再由兩大面向:「女性書寫」和「劇場呈現」,介紹法國藝文界如何透過回憶再現,反思這場社會運動遺留下來的真正價值。

正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達里(Félix Guattari)所言:

一場革命運動的成功不會侷限在自身之上,反而在於它爆發時給予人們何種震撼和切身的感受,如何開啟他們的思索。這些餘波會累積成一個擁有未竟之志的不朽遺跡,就像一座被全新遊歷者用石頭築高的墳塚。

原文授權轉載自「Openbook閱讀誌」,原標題為「六八學運50周年I》革命不死:虛構現場的真實反叛」)

▲ 龐畢度中心舉辦的「公民議會」(Assemblée Générale)宣傳影片。

  • 文字:洪筱婷,黎新索邦第三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棲居文學研究與創作交界未明之處,從事英法中翻譯,自由撰稿。王世偉,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旅法期間,以實務者的角度參與、解讀、分析、研究表演藝術。
  • 更多Openbook閱讀誌:WebFB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