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幕裡的中美交鋒:中方談資削弱,電影市場前景未明 | 李政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銀幕裡的中美交鋒:中方談資削弱,電影市場前景未明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2003年中國進入大片時代以來,每年票房以20、30%的速度快速成長,2012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2018年才剛過去,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609億人民幣,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歷史新高。

過去幾年,中國媒體普遍對中國電影市場何時超越好萊塢的話題深感興趣,趕超之情溢於言表,大有「厲害了,我的國」的激情。不過,609億這個歷史新高出現之際,中國媒體反倒冷靜以對,淺層的原因是609億雖然亮麗,但票房成長只有9%,大片時代裡動輒20、30%的驚人成長可能已成過去;二是2018年中開始的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乃至之後大咖明星受稅務單位調查等風波,都可能影響資金進入電影產業;第三,更為重要的,中美貿易大戰下,其風吹草動都可能改變中國電影環境。

電影有多重面孔,是藝術、是流行文化,但也如同鋼鐵、小麥等同是談判桌上的談判對象。中美貿易大戰看似現在進行式的大事件,但其實中國加入WTO以來,中美雙方在電影這塊多年來早已刀光劍影,甚至也尋求WTO仲裁,可以說是中美產業層面對抗的縮影。這個過程也值得台灣參考,這不僅是中美在電影方面的交手,中國政府在其他產業的運作模式與邏輯也與此雷同。在中美談判的實戰裡,台灣可累積對中國政府的認知,作為未來交手的參考。

從電影而來的第一波中美交鋒

時間回到中國爭取加入WTO的過程。

1995年WTO正式運作,中國也開始為加入WTO而努力。依照WTO的加入規則,加入的會員國必須與其他成員完成雙邊談判。中國最艱困的雙邊談判對手是美國。一邊是全球政治經濟強權,一邊則是快速發展中的大國,有趣的是,雙方經歷馬拉松式的談判,最後談判項目就是電影。好萊塢電影席捲全球,這是美國的軟實力也是重要產業;對中國而言,電影就是文化長城,是文藝戰線的重要一環。

歷經談判,1999年,11月15日中國與美國就中國加入WTO問題達成雙邊協議,在電影方面,中國同意:入世後第一年,允許外商在華設立合資錄音和錄影公司,外資股份占49%以下;三年後允許外資占50%以上股份的公司從事電影院建設、整修和經營。入世後第一年,中國進口外國電影的配額加倍為20部;三年後,將配額增加到50部,其中20部採票房分帳制(也就是製片方參與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的分成,按中國規定是製片方分享13%)。

2001年,中國加入WTO。

美國與中國的衝突首先出現在華納對中國影院的投資,其中,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入世承諾與相關法律的混亂與反覆。依入世承諾,外資三年後可在中國成立占股超過50%的電影院投資。

2002年初,美國好萊塢的華納兄弟國際影城公司與上影永樂合資上海永樂國際影城,華納兄弟占股分49%,上影51%。2003年中國政府頒布《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其中規定中外合資電影院,合營中方在註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51%,但是,七個試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武漢、南京例外,中外合資電影院,合營外方在註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最高不得超過75%。這是中國符合入世承諾的開放,華納兄弟國際影城公司依此規定加快他們在國市場的步伐,第一家外資控股的南京上影華納影城成立,華納投資的六家影院連續蟬聯三年中國影院票房首位,華納兄弟並大張旗鼓,計畫在中國30個城市成立30家影城。

不過,2005年中國政府頒布的《關於文化領域引入外資的若干意見》當中規定,試點城市取消,所有新建影院必須中方控股51%或是中方占主導地位。中國政府的政策急轉彎使得華納兄弟的影院計畫叫停,2006年華納兄弟宣佈退出中國市場。

不只華納兄弟前進中國市場受阻,好萊塢電影很快也發現水土不服,華納兄弟碰到的是中國政府對入世承諾不履行的狀況,其他好萊塢電影碰到的卻是談判裡美國代表沒注意到的「中國國情」:

  1. 中國有嚴厲的電影審查,不少電影因此刪減,早期的經典案例是2006年的《碟中諜三》(臺譯不可能的任務三)當中出現上海陋巷裡竹竿曬衣的畫面,這些中國政府眼中的負面形象都被刪減。
  2. 中國政府有「中國電影保護月」的規定,也就是暑假檔期只能放中國電影的規定,這也因此多年來許多好萊塢電影被迫改變檔期。
  3. 中國普遍存在的盜版問題。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WTO天平上的中美對抗

電影是中國與美國雙邊談判的最後項目,但卻是最先走上WTO訴訟的。由於前進中國市場的種種不順,2007年美國向WTO就《中國:關於影響貿易權利的措施和影響若干出版物及娛樂音像產品的分銷服務的措施》(China - Measures Affecting the Protection and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提出與中國政府磋商的要求。

在這份報告中,重點有四:

  1. 中國進口影片審查週期影響美國影片的上映時間,這導致大量盜版出現,美方損失高達每年25億美元。
  2. 中國電影集團專營電影進口者,只有中國電影集團旗下的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造成壟斷。
  3. 中國只允許中國電影集團與華夏電影集團兩家發行公司發行進口影片,造成美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的壁壘。
  4. 中國進口影片設有配額限制,這導致中國消費者無法獲得充分的電影商品服務。附帶一提的是,前述中國電影集團與華夏電影集團都是國有企業。

2009年,WTO公佈裁定報告,認定中國政府違反〈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相關規定。同年,中國上訴,但WTO支持原裁定。面對判決,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其間與美國簽訂《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garding Films for Theatrical Release,下稱《中美電影協議》)。

協定裡最重要的部份就是中國每年20部的票房分帳配額之外,再增加14部配額,但這14部必須是3D或IMAX電影。此外,美方電影分帳也從13%提高到25%。備忘錄有效期為五年,2017年中國與美國政府應重啟談判,不過,在中美貿易大戰的背景下,目前談判項目還不到電影,也因而至今仍循原《中美電影協議》的規定。

好萊塢活用合拍片槓桿

大約近十年來,好萊塢電影裡開始出現中國影星與中國情節,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崛起的象徵,好萊塢為了市場也不得不低頭;看在中國影迷眼裡,這更是崛起中國的象徵。應該這麼說,好萊塢席捲全球,龐大的中國市場自然不會跳過,不過,加入中國影星與中國情節則是好萊塢摸透複雜的中國電影法規後的行動。

外國電影引進中國,就票房分成的差異來區分的話有兩種模式,一是買斷版權,也就是中國票房與製片方無關。二是票房分成,主要是好萊塢電影,分成比例從中國入世之初的13%到《中美電影協議》後的25%。

然而,即便是25%,也遠遠不及中國電影票房分成的比例,中國電影製片方可分享的分成比例是38%到42%。重點就在於什麼是中國電影,按中國電影制度合拍片也是中國電影,也可分享38%到42%的票房。可以說,好萊塢就是透過合拍片的方式在中國市場獲取遠高於25%的利益,擁有中國電影身分也可規避國產電影保護月。

不過,合拍片是有規定的,要有一定比例的中國演員、與中國相關的故事情節等要素,使得不少好萊塢電影穿插中國演員與情節。有趣的是,「中國特供版」電影因此出現,電影中的中國演員與情節只有在中國才能看到,例如《鋼鐵俠三》(臺譯鋼鐵人三,2013)當中,中國演員范冰冰與王學炘都參與演出,不過戲份不多。《環形使者》(臺譯迴路殺手,2012)也是類似狀況,中國演員許晴的演出在國際版當中戲份很少甚至連臺詞都沒有,但在中國版當中不但有臺詞,也增加上海外灘的畫面。

大銀幕裡的中美較勁

文章最後,回答兩個問題,一是文章開頭提到,前幾年中國電影有望趕超好萊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國真能超越好萊塢?實情到底如何?二是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電影未來會如何?

首先,中國媒體與好萊塢的比較是多方面的,從銀幕數到票房無所不比。2016年中國電影院的總銀幕數已超越美國,至於中國媒體所關心的票房比較,中國的比較是與好萊塢的北美票房相比較,今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是創紀錄的609億人民幣(約89億美元),而北美票房也同樣是近年亮眼的約118億美元,兩者仍有一定距離。

中國媒體沒有比較的,是海外影響力,好萊塢電影的海外影響力實在驚人,遠比北美票房高,那也是好萊塢電影真正的利基(niche)。相較之下,中國電影仍處於內銷產業的階段,即便中國內部火熱,但中國之外卻難感受溫度。

最後,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電影前景如何?按目前美國總統川普的作法,只要依2007年美國政府向WTO的訴訟方向再次提出,中國的籌碼實在不多。即便迄今,哪些電影能夠進中國仍是中國電影集團下的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有權決定,也依舊是中國電影集團與華夏電影集團能夠發行。美國會要求的是票房分帳比例再上調,40%會是談判桌上基本的數字,此外,要求中國全面開放好萊塢電影也不會讓人意外。

比較有趣的是,更多的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中國觀眾卻未必買單,這幾年中國最賣座的電影不少與中國膨脹的民族主義有關,例如《戰狼2》、《紅海行動》,現今貿易戰下憤怒的中國觀眾大概也不會少,這將是大銀幕裡的中美交鋒的續集。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