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璧/開放兒童腳踏車上公車捷運,是真開放還是假友善? | 特公盟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潘汝璧/開放兒童腳踏車上公車捷運,是真開放還是假友善?

身為台北市的住民,當我們能夠選擇無車的生活方式時,為何帶孩子出門騎腳踏車卻是寸步難行? 圖/張楚忱,特公盟提供
身為台北市的住民,當我們能夠選擇無車的生活方式時,為何帶孩子出門騎腳踏車卻是寸步難行? 圖/張楚忱,特公盟提供

衛福部2014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每四年調查一次)中顯示,6至11歲兒童最常參與的前三項休閒活動依序為:看電視及數位視聽器材(60.7%)、球類體育活動(28.3%)及騎腳踏車(23%)。若以地區分佈來看,相較於東部(33.8%)、南部(26.1%)、中部(25.2%),北部地區兒童在騎腳踏車的重要度明顯低於其他地區,只佔了19.6%。

騎腳踏車不僅促進兒童身心發展,也能讓兒童學習獨立、自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雖然許多孩子從小就愛上騎腳踏車的自由奔馳,但因都會區過度開發,孩子的遊戲空間因此大大減少,甚至有些社區、騎樓和馬路皆禁止騎車。而現有的自行車專用道,對掌控能力還不成熟的孩子更是危險,想要讓兒童腳踏車成為兼具安全及樂趣的交通工具,可說是困難重重。

想騎腳踏車,還得家長先有車

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平常日家長想帶孩子出門到腹地寬廣的河濱公園騎車,卻因現行法規的限制,無法攜帶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市區也沒有專為兒童、親子規劃的自行車專用道。最終,家長必須自行開車,才能將家裡到公園的最後一哩路串連起來。

若要攜帶兒童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捷運的現行規定是自行車必須折疊後收納於車袋內,但兒童腳踏車無法折疊及收納,甚至設有輔助輪的腳踏車更是無法打包。此外,還有搬運的困境,一般12吋兒童腳踏車重量約8公斤以上,雙寶以上的家長可能推著嬰兒車、身上揹一個嬰兒,根本無力再扛一台腳踏車。公車更不用提,直接拒絕載乘。

身為台北市的住民,當捷運和公車能到達八成以上地點,當我們能夠選擇無車的生活方式時,為何帶孩子出門騎腳踏車卻是寸步難行?

台北市轄管部分低地板公車免費搭載12吋以下兒童自行車。 圖/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提供
台北市轄管部分低地板公車免費搭載12吋以下兒童自行車。 圖/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提供

開放兒童腳踏車帶上公車捷運

2016年11月,特公盟開始跟台北市政府陳情,要求台北市聯營公車和台北捷運公司,開放兒童腳踏車搭乘公車和捷運。然而官方回應數十年如一日:規定不行就是不行!

直到2018年3月初,特公盟在台北市長幕僚會議上,與柯市長討論孩子遊戲的困境時,一併陳情上述訴求。3月27日台北市政府給了回應,於4月2日開始「試辦」兒童腳踏車可帶上大眾運輸的規定,後續也將視乘客、家長、孩子的反應調整。「試辦」規定如下:

1. 公車

  • 現行:台北市聯營公車的旅客運送定型化契約,沒有運送自行車的相關辦法。
  • 試辦:台北市轄管部分低地板公車免費搭載12吋以下兒童自行車,礙於現行低地板公車車輛型式,前輪拱無平台之低地板公車暫不開放。

2. 捷運

  • 現行:平常日不開放兒童腳踏車搭乘,假日不開放運量大的轉運站(淡水站、臺北車站、大安站、忠孝復興站、南京復興站、中山站和忠孝新生站),及小車廂(文湖線各車站)。
  • 試辦:開放平常日10時至16時的非尖峰時段(不開放車站比照假日),票價為一人一車80元。未針對兒童腳踏車提供優惠票價。

從上述「試辦」規定來看,台北市公車及捷運系統只需要利用現有的硬體設備,即可對兒童提供更友善的服務。推動兒童權益及友善兒童的城市不是做不到,只是「要做不要做而已」。若當初制定法規時未從兒童、親子的角度發想,後續應視民眾需求嘗試調整法規,並提出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打造出更友善、更便利的城市。

進一步來說,推廣單車文化和大眾交通運輸,也是城市綠化、永續減碳的最佳方法。在全球致力於推廣「以人為本」的交通方式時,我們若能跟上綠色生活的腳步,無疑是邁向友善環境的一步。

台北市公車及捷運系統只需要利用現有的硬體設備,即可對兒童提供更友善的服務。 圖/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提供
台北市公車及捷運系統只需要利用現有的硬體設備,即可對兒童提供更友善的服務。 圖/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提供

「試辦」可以做得更好

1. 公車

目前開放試行的公車,只限於具前輪拱平台之低地板公車。因此,讓家長識別這些可以搭載兒童腳踏車的標識是有必要的。若在公車動態資訊系統、站牌的識別上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對公車司機、乘客、家長將會是更人性化的設計與服務。甚至,也可考慮未來逐步汰換老舊車輛時,以提供腳踏車運送服務的車輛形式作為規劃方向。

2. 捷運

根據《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33條,國內大眾交通運輸應以年齡為標準,提供兒童優惠措施,且應提供未滿一定年齡之兒童免費優惠。既然提供兒童優惠措施是國家政策的既定方向,自行車票價應區分成人與兒童價。

更重要的是,捷運遠程目標應積極改善硬體設備朝向三位一體(單車、輪椅、嬰兒推車)車廂,將其城市多元生活樣貌的人視為日常,除了尖峰時段以外其餘時段均開放,打造結合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系統的通勤模式。

宣傳方面建議像雙北月票政策大力廣告,透過各種形式廣讓民眾知道,而非便宜行事簡單公告新聞稿「提醒」一般乘客,如此親子、身障人士和自行車族就能得到友善的搭車環境。另也應增設電梯,除了舒緩開放自行車造成的壓力,未來也能因應超高齡社會輪椅族出門的需求。

台北市公運處與捷運局在兒童身心發展的路上終於踏出第一步,相信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在全球推廣「以人為本」的交通方式時,我們若能跟上綠色生活的腳步,無疑是邁向友善環境的一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全球推廣「以人為本」的交通方式時,我們若能跟上綠色生活的腳步,無疑是邁向友善環境的一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潘汝璧。從資訊業走向兒童遊戲場,從憤青走向奮媽。「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