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爭奪戰(十七):接種完就解封,丹麥還能是最幸福國家嗎? | 徐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冠疫苗爭奪戰(十七):接種完就解封,丹麥還能是最幸福國家嗎?

8月中,丹麥政府宣布取消大眾交通工具一公尺的社交距離,同時不必再戴口罩、9月初夜總會與酒吧等夜生活場合重新開放。圖為9月初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夜晚重新開放後街景。 圖/歐新社
8月中,丹麥政府宣布取消大眾交通工具一公尺的社交距離,同時不必再戴口罩、9月初夜總會與酒吧等夜生活場合重新開放。圖為9月初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夜晚重新開放後街景。 圖/歐新社

9月10號是丹麥的解封日,與7月19號英國的自由日意義相仿,都是以恢復正常生活為前提,重新思考對抗疫情的方式,而丹麥卻走得更遠。

根據丹麥政府所言,由於高接種率,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丹麥不再將COVID-19視為是嚴重傳染疾病。因此自9月10號將解除一些特殊的防疫規則,像是以coronapas追蹤國民健康,但這會滾動式調整,如果疫情威脅到社會運作,可能會重新實施限制。

丹麥的解封非一蹴即成

事實上,丹麥並非一日解封,而是按部就班的進行。8月中,政府宣布取消大眾交通工具一公尺的社交距離,同時不必再戴口罩、9月初夜總會與酒吧等夜生活場合重新開放,9月10號之後,無論出入哪些地方,甚至是大規模人群聚集,都不必再使用coronapas檢驗接種紀錄或是否曾感染。

不過,解封暫時只適用於國內,外國人想入境丹麥,仍有一些規則必須遵循。例如歐盟和大多數OECD國家旅客,只要完全接種疫苗,便可進入丹麥,如果來自於綠區、黃區或橙區國家無須入境後隔離,紅區則需再隔離十天。國際旅行規則預計10月後會再調整,且因國際協議,丹麥人民坐飛機或在機場仍須戴上口罩

檢視丹麥的接種紀錄,截至9月初,丹麥580萬人口有七成二的完全接種率,注射一劑的也有七成六(12歲以上已達八成),可說符合學理上的群體免疫。然而,有七成完全接種率的國家不只丹麥,葡萄牙、西班牙、新加坡等都有類似條件,為何只有丹麥做出大膽解封決定?

先來回顧丹麥兩年來的抗疫,同樣度過非常艱難的時刻。以口罩政策為例,美國CDC是在2020年4月起建議人民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則需戴口罩,歐洲也差不多是從4月開始有口罩建議,丹麥經過漫長辯論,直至7月才建議戴口罩,一旦接受了口罩政策,絕大多數的丹麥人民都非常服從。

丹麥經過漫長辯論,直至2020年7月才建議戴口罩,一旦接受了口罩政策,絕大多數的丹麥人民都非常服從。
 圖/法新社
丹麥經過漫長辯論,直至2020年7月才建議戴口罩,一旦接受了口罩政策,絕大多數的丹麥人民都非常服從。 圖/法新社

水貂養殖業遭到重創,防疫與動保的兩難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丹麥政府發現北部地區有些案例和當地養殖的水貂有關,這些案例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株,可能是由水貂傳染給人。有些科學家認為,水貂會引起不受控制的傳播,還會增加病毒突變的機率,因此必須受到人道毀滅,丹麥政府也接受這種說法。

於是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下令撲殺全國所有水貂,估計達到約一千七百萬隻,但由於沒有法律授權,受到議會與業界批評,農業部長還因此下台負責。即使大多數人民都知道養殖水貂的存在,就是為了被製成毛皮出售,但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撲殺仍被動保團體與貂農抨擊。

丹麥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出口國,供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需求,年產值可達六億歐元以上。這次為防疫不只撲殺水貂,還關閉養殖場,損失不只金錢,還有六千個工作機會。類似案例也發現在荷蘭、西班牙等地養貂場,荷蘭撲殺了兩百多萬隻水貂、西班牙也有十萬多隻被人道毀滅,歐洲的水貂養殖業大受打擊。

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下令撲殺全國所有水貂,估計達到約一千七百萬隻,但由於沒有法律授權,受到議會與業界批評,農業部長還因此下台負責。 圖/美聯社
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下令撲殺全國所有水貂,估計達到約一千七百萬隻,但由於沒有法律授權,受到議會與業界批評,農業部長還因此下台負責。 圖/美聯社

即使大多數人民都知道養殖水貂的存在,就是為了被製成毛皮出售,但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撲殺仍被動保團體與貂農抨擊。圖為2020年11月,動保團體PETA於丹麥駐英國大使館外對丹麥政府撲殺水貂一事抗議。 圖/歐新社
即使大多數人民都知道養殖水貂的存在,就是為了被製成毛皮出售,但突如其來的大規模撲殺仍被動保團體與貂農抨擊。圖為2020年11月,動保團體PETA於丹麥駐英國大使館外對丹麥政府撲殺水貂一事抗議。 圖/歐新社

丹麥寄望疫苗降低致死率

2020年底Alpha變異株肆虐歐洲,丹麥進入第二波高峰,最高紀錄單日出現四千五百多名患者。丹麥政府祭出嚴格的封鎖措施,到2021年2月初降到單日四百多人,但由於變異病毒株傳染力過強,感染曲線難以平緩,加上封鎖的成本與侷限性,丹麥只有將希望寄託於疫苗。

基本上,歐盟成員國必須透過歐盟共同採購,然後個別與廠商簽約決定數量。截至8月底,丹麥收到的疫苗總數為九百九十多萬劑,當中有近80%是Comirnaty(輝瑞-BNT)、18%為Spikevax(莫德納),僅有極少部分是Vaxzevria(阿斯特捷利康)和Janssen(嬌生)。

根據研究報告,使用Vaxzevria和Janssen可能會有血栓的副作用,弗雷德里克森政府在評估疫情後,認為施打弊大於利,因此不列為國家免費疫苗。但如果丹麥人民想施打這兩種疫苗,還是可以透過申請,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由於訂購合約已簽下,丹麥還是陸續收到這兩種疫苗,故決定以捐贈來解決疫苗過剩的問題。首先在今年4月,丹麥以借出的名義,提供德國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Schleswig-Holstein)州五萬五千劑Vaxzevria、7月向不丹提供25萬劑Vaxzevria、8月向烏克蘭提供五十多萬劑Vaxzevria,都是全球捐贈三百萬的目標

最後,要知道丹麥的高接種率帶來了低致死率,這可能是弗雷德里克森政府決定解封的關鍵。當然低致死率還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醫療公衛品質、疫苗供應充足、人民願意接受注射並遵守防疫政策等,做為全球最幸福國家的丹麥這些都不缺乏。

相較於西班牙、葡萄牙的新冠肺炎致死率達到1.7%,丹麥只有0.7%,雖高於新加坡的0.1%,卻已低於全球大多數國家。此外,丹麥的新冠肺炎致死率低於2020年流感致死率,後者估計為4.2%,讓弗雷德里克森政府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宣示,新冠肺炎不再是嚴重傳染疾病。

進一步來說,疫苗的有效性與保護力是決定大流行如何發展的關鍵。目前研究發現Comirnaty與Vaxzevria等疫苗都對變異病毒株有一定保護力,因缺乏足夠數據,尚不清楚疫苗保護能持續多久,一般認為約六到九個月,隨著時間過去,有的疫苗可能只剩六成或更低,但仍可預防重症致死。

今年6月初,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左)接種COVID-19疫苗。 圖/路透社
今年6月初,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左)接種COVID-19疫苗。 圖/路透社

Delta變種病毒大流行,丹麥改變防疫策略?

然而Delta變種病毒的優勢越來越大,可突破性感染曾接種疫苗的人,迄今丹麥病例有八成以上都是Delta變種病毒。現在弗雷德里克森政府的目標是,擴大青少年接種率,以期覆蓋九成人口、準備第三劑加強,並支持製造國產疫苗對抗變種病毒,確保人民在解封後能以自由的形式繼續防疫。

隸屬丹麥衛生部、負責丹麥防疫事務的血清研究所(SSI)便表示,想達成群體免疫並不現實。原因在於疫苗對變種病毒沒有百分百的效用,且12歲以下族群暫無施打可能,更無法達到百分百的疫苗覆蓋率。

如此不難明白,丹麥並不是以達到群體免疫才解封,而是嘗試與病毒共存。另一個證據是,弗雷德里克森政府察覺到,全球疫苗分配的嚴重不平等是抑制新冠病毒的重大障礙,丹麥不可能永久封鎖,在病毒已無法根除的前提下,唯有多提供他國疫苗,讓所有人安全,才是丹麥人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途徑。

隸屬丹麥衛生部、負責丹麥防疫事務的血清研究所(SSI)便表示,想達成群體免疫並不現實。圖為當時丹麥衛生局長布勞斯特倫(Søren Brostrøm)於記者會上回答問題。 圖/美聯社
隸屬丹麥衛生部、負責丹麥防疫事務的血清研究所(SSI)便表示,想達成群體免疫並不現實。圖為當時丹麥衛生局長布勞斯特倫(Søren Brostrøm)於記者會上回答問題。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