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債再襲來!2020將出現離岸債券違約潮 | 吳介聲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國公司債再襲來!2020將出現離岸債券違約潮

中國海航今年上半年虧損35.2億元人民幣,有高達7,000億債務待償。 圖/路透社
中國海航今年上半年虧損35.2億元人民幣,有高達7,000億債務待償。 圖/路透社

中國公司債務違約潮爆到海外了!知名財經媒體《彭博》報導,中國明年將有86億美元的海外債務到期,然而相關發行人有4成目前陷入資金困境,中國2020年將會出現離岸債券違約潮。

《彭博》指出,中國明年有總值86億美元的離岸債務到期,相關債券殖利率高達15%或更多,而且後年到期的債券也將高達70億美元。而目前尚未贖回之債券,有4成被認為企業財務困難,加上中共當局近年「去槓桿」的大勢,使這些企業更難解決違約困境,近期財政政策資金緊急放水另有他火要救,對此猶如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中國目前以美元發債的企業已有海航、中民投旗下的億達中國控股,以及屬於國企的天津物產集團,以及北大方正集團、泛海控股等等都自身難保、難以兌付。海航今年上半年虧損35.2億元(人民幣,下同),有高達7,000億債務待償。

中民投也自身難保。宣稱為「中國摩根士丹利」的中國最大民營投資公司中民投(中國民生投資集團),今年在中國已有債券違約紀錄,其海外子公司在8月到期的5億美元債券又違約,為其首次美元債券違約紀錄。

3月發生離岸債券違約

今年3月底,中國國企鋁業「青海省投資集團」(Qinghai Provincial Investment Group)未能如期支付3億美元離岸債務利息,即成為重大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倒債案。

當時《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報導,標準普爾(S&P Global Ratings)數據顯示,青海省投資集團2月22日已經違約一次。國際研究機構Refinitiv指出,在2020至2022年間,青海省投資集團還有合計10億美元的在岸及離岸債務到期。

青海省投資集團違約當時引起重大關注,主因是離岸美元債務,而且過去債務違約多集中在民企。

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穆迪統計指出,2018年10月底為止,中國地方國企,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負債已經高達60兆,與去年同比增加近9%。這總數大約是地方政府帳面債務3倍以上。

中國國內公司債違約去年激增,今年惡化程度更快,迄今違約者以房地產業居首,其次是批發業與零售業,7月有超過144億在岸人民幣債券違約,是連4個月新高,集中於江蘇、安徽、上海等區域,違約者有45%來自所謂的「投資公司」,大多跟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脫不了關係。

中國國內公司債違約去年激增,今年惡化程度更快,違約者以房地產業居首。 圖/中新社
中國國內公司債違約去年激增,今年惡化程度更快,違約者以房地產業居首。 圖/中新社

違約潮擴及海外

如今跡象已顯示明年違約潮將會擴及海外的離岸美元債券。由於2、3年前中國經濟尚未急遽惡化,甚至當時全球景氣還被視為是擴張的好時機,但銀行普遍利率低,這些知名企業債券因高殖利率吸引大量投資人,回顧有如險惡的金融陷阱。而近期恐將衍生雪球效應,連環爆雷,數年之內難以停歇。

中國離岸債券市場大約在2007年於香港建立,2010年中快速發展,由於融資成本較低,發行離岸債券成為中國大型企業重要融資管道。

債務違約非常嚴重,一旦發生債務違約,將觸發信心危機的骨牌效應,大量資金會要求撤出,不但推高債券發行企業成本,失去信用的企業更難進行融資,造成惡性循環。尤其目前市況不安,投資人皆高度重視規避風險,違約企業除非依賴不公平的補貼,或者能以更強的現金流實力證實發展能力,否則在市場上玩不下去。

即使中共當局進行多次緊急資金大放水,但是目前中國經濟急速收縮、生產就業不振、商機大為減少,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財政仍持續惡化。企業因擔憂無利可圖前景黯淡,將來還不起本利,影響融資意願,中國生產製造經營環境如果持續不振,在消極的世道下,企業收山甚至破產走人,反而成為解脫。

更何況,未來幾年中國將會進入還債的高峰期,如果中國經濟持續緊縮,企業債務違約問題不僅蔓延中國,勢將更大規模地波及海外。

在可能還來得及的時刻,中共當局幾乎已經無法自救,宜認清現實局勢危殆,訴諸國際協助。同時,大政方針必須180度迴轉,重回落實真正的改革開放,放棄國進民退企圖與措施,停止專制獨裁路線,放棄緊縮政策,開放自由討論空間,釋放維權律師與公益人士,廣納各方賢士建言,重建西方社會信心,落實與國際秩序接軌。

奈何目前看來,這一切彷彿老生常談,多說也枉然。

中國生產製造經營環境如果持續不振,在消極的世道下,企業收山甚至破產走人,反而成為解脫。 圖/新華社
中國生產製造經營環境如果持續不振,在消極的世道下,企業收山甚至破產走人,反而成為解脫。 圖/新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