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1點1元」,如何拯救台灣醫療?
目前正值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時期,醫事人員平日的辛勞,也被大眾端上檯面討論。3月3日,台中市立委陳柏惟於臉書貼文,針對政府的「超補償」提出建言,建議防疫期間醫療機構健保給付應該要落實「1點1元」,引起醫界一片讚聲。
到底什麼是「1點1元」?這個政策真的能夠挽救台灣的醫療嗎?以下,我希望以一般民眾能夠理解的語言,說明這項健保的奇妙政策,並提出一般民眾可怎麼做,以期共同守護台灣的醫療與健保制度。
什麼是「1點1元」?
「1點X元」指的是因應健保總額政策所出現的一種現象。民眾一年所繳交的健保費用有限,國家另外再加上一些預算支出,就成了隔年民眾所能花費的醫療支出。
假設全台灣人民都在A、B與C三間醫院看診,而國家所分配給三間醫院的「總額」是1,000萬元。民眾所有的就醫行為,會換算成某一項申報項目,並對應到一個點數,例如門診診療費是200點、某項手術是1,000點、電腦斷層檢查是500點。
一年過去,三間醫院依據他們所執行的醫療服務,按件向健保申報。若三間醫院加總起來的點數超過1,000萬點,每1點的價格便少於1元;若三間醫院所申報的點數不足1,000萬點,每1點的價格便超過1元(當然這是極少見的狀況)。
總額制度為什麼讓醫療人員不滿?
在健保草創、總額制度不存在的年代,由於醫療技術推陳出新,國民人口日漸老化,加上「論件計酬」制度鼓勵多做多賺,健保支出年增率一度曾高達10%。為了避免上述醫療費用拖垮國家財政,遂推出總額制度,透過複雜的計算公式,引進政府、醫界及付費者三方協商,在每年年底決定隔年總額增長率。而近幾年台灣的總額成長率多在5%上下。
然而,有兩個主要因素導致總額制引起醫事人員抱怨:
- 醫院能夠花費的有限,但民眾卻有最大的就醫自由度,等於民眾「逛醫院」產生的醫療浪費,都讓醫院吸收。
- 不同醫院互相競爭,同一總額體系下的A醫院申報得多,B醫院就會少賺,於是醫院只好加入「衝量」的行列。
台灣不是沒有過「1點>1元」的景況,但隨著分子的增加遠快於分母成長,「1點<1元」已成為近幾年健保制度的常態。再加上台灣便宜的人工,讓醫療產業正式成為低成本、高輪轉率、追求最大效能的巨大工廠。
打破總額制度的箝制,能否幫助醫療人員?
正值新聞話題當下,新科立委勇於挑戰醫界長年沉痾,替血汗基層執言,令人相當感佩。但我認為需要有更多呼聲揭竿而起,才可能挑戰這筆陳年的舊帳。
過去幾年以台北區醫院總額來說,點值大約是「1點=0.92元」,若要增加至1元,等同要求預算立刻有8%左右的成長。偏偏健保每年的預算在前一年度就已決定,此時要再加碼,恐怕在實務上有難度。
比較務實的做法,應是由政府以特別預算支應醫院於防疫期間,因門診量減少所導致的損失、額外工作量導致的加班費,以及添購特別防疫設備的開銷。並且,指定其中一定比例的費用,投入在慰勉防疫人員辛勞上,減少點值調高「肥了醫院、餓了基層」的詬病。
此外,醫院當中各職類人員有不同的敘薪模式,醫師的收入傾向隨業務量增多而提高,其他職類則傾向領取固定薪資。假設在某個時空,健保給付點值提高為「1點=1元」,對績效制者較為有利;而領取固定薪資者能否受益,則端看醫院是否願意將盈餘與員工共享,是否願意遵守法規給付加班費,以及是否會趁機製造醫療業務量以提高申報點數。
根據過往經驗,我必須直言,現實不容樂觀。
一般民眾能做什麼?
長期來看,我們是否應該維持總額制度以及浮動的點值?或許這樣問比較貼切:我們該如何在醫療技術推陳出新、高價新藥與設備不斷產出、同時國民人口老化逐年增長的情況下,繼續維持民眾的醫療可近性,並且減少國家財政的負擔?
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也是世界各先進國家現正面臨的難題。如果您也願意為醫療人員多做一點事,我們可以一起來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 你是否願意在國家財政吃緊的前提下,為了醫療環境的永續,從自己的所得當中負擔更多的健保費用?
- 你是否同意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讓錢花在刀口上,接受提高輕症所需的醫療費用自付比例,而非萬事皆由健保支出?
- 你是否願意割捨過去「得來速」的醫療服務效率,願意以人力負擔為考量,接受非緊急的醫療需求應該「排隊」取得?
若您同意這些理念,請與您的親友、下一代分享,並在生活中落實,也可向您的選區民意代表傳達。民主的可貴之處在於眾志成城,台灣的健保與醫療制度立基在公平正義的許諾與民主的精神之上,我相信我們終能找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