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影走天涯,在聲音中探索文溫德斯《里斯本的故事》 | 吳思恩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電影走天涯,在聲音中探索文溫德斯《里斯本的故事》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是文.溫德斯﹙Wim Wenders﹚於1994年執導的電影,當時正值電影誕生百年,亦是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逝世隔年,因此對電影的禮讚、思辨,以及對費里尼的致敬成了本片的重要命題。

《里斯本的故事》入選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亦是至今公認的文.溫德斯入門電影,同時也是最具娛樂性的作品。1994年里斯本作為歐洲文化之都計畫的一部份,文.溫德斯受委託製作一部關於里斯本的電影。本片由錄音師溫特收到一張寫著「求救」字眼的風景明信片展開,溫特收到導演好友菲德利希的求救後,便風塵僕僕地趕往葡萄牙里斯本。

開頭即預示了全片基調,溫特一路上厄運連連,車子不斷出問題,還要臨時惡補葡萄牙文,慌亂的畫面帶來不少趣味,更為最後菲德利希對於電影的逃避心態做了伏筆——電影人因為一張求救明信片就能為電影奔至天涯海角,以及電影人害怕電影魔力不再的迷惘。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是音樂,是電影,是影像詩

溫特抵達後只找到了沒有完成音效的電影膠卷,菲德利希卻不見蹤影,他決定先在城市捕捉各種聲音來為電影配音。在溫特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里斯本最為真實的樣貌,那不是旅行團會安排的行程,不是人們會上網打卡的景點,但卻非常真實而迷人。

那些細微的聲音——鴿子拍動翅膀、人們的談話聲、磨刀聲、列車的鈴聲——透過麥克風與收音桿被放大許多,透過聲音領略一個城市,是屬於錄音師最美好的旅程,而我們透過這些聲音,越過汪洋,親臨里斯本的夏天。

本片另一個極重要的聲音元素,是葡萄牙國寶級樂團「聖母合唱團」,文.溫德斯在拍攝本片之前就已經聽過這個樂團的音樂,更因此想拍攝他們所在城市的電影,且一定要把樂團放入片中。他們的音樂,誕生於里斯本,也記錄著里斯本,沒有人能愛里斯本卻不愛他們的音樂,反之亦然。這個樂團帶出了聲音、音樂於電影史中的重要地位,在《里斯本的故事》這封情書中,唱出了對城市的頌詞。

本該是紀錄片的劇情片

文.溫德斯本被委託製作的是關於里斯本的紀錄片,但拍到最後卻成了劇情片,更與菲德利希最後的思辨呼應。溫特找到菲德利希之後,發現他意志消沉,背著攝影機蒐集垃圾影像,因為他不願影像被人的視角玷污,他希望影像從製作到完成,都是不曾被注視的。

「垃圾影像」是溫柔還是逃避?隨手都可以記錄影像,是否因而解放了影像?還是使影像變得更為俗爛?在今日,攝影機不只是隨手可得,甚至能裝在車上、安全帽上,這樣真實地拍攝「地景」,我們卻不會稱它們為電影或作品。

在電影誕生後的一百年,熱愛電影的電影人,被深深的沮喪感籠罩,影像似乎不再珍貴。片中的孩子們人手一台攝影機到處亂拍,影像隨時被記錄、被製造,而導演卻深感「用來呈現真實、傳遞現象」的電影,如今淪為「販賣劇情」。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對電影的愛歷久彌新

科技的進步帶動電影技術的突破,但美好、帶著粗糙手工感的電影卻少有了。今日人們透過數位修復看到畫質更好的電影,但每當有膠卷電影放映時,影迷依舊趨之若鶩,不只因為這些電影堪謂經典,更因為那帶著顆粒的陳舊,能讓我們隨著電影百年的長河漂流。溫特透過一個喑啞孩子找到菲德利希,或許正代表了電影的一次次革命,以及菲德利希對於舊時代、舊技術的懷念和執著,更重要的是,那份對於電影本質的執念。

在片中,菲德利希不願限縮電影的模樣,卻也無法抵擋時代的浪潮,只能背著攝影機記錄城市、記錄電影的死亡。這樣一個電影人,你可以說他傻,也可以說他癡狂,但那份對電影的愛無庸置疑,而觀眾也願意相信,這樣的電影人一定會拍出好作品。

溫特為了重拾菲德利希對電影的信心,用聲音告訴他,透過聲音,電影依舊可以展現它的魔力,不論是蒐集聲音,或者用各種器具創造聲音,在電影從無聲變為有聲,從黑白變為彩色,從膠卷轉向數位之後,我們依舊能回望百年前,電影剛誕生時帶來的喜悅,與人們創造電影的初衷。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里斯本的故事》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給台灣電影的啟示

《里斯本的故事》是一部被委託製作的電影,也能為今日台灣的電影產業帶來一些啟示。現在許多縣市文化局的補助標準不乏下列幾點規則:以「某市」之人、事、史、地、物為文本故事、於某市拍攝比例占全片多少百分比以上,或於某市後期製作、僱用當地影視從業人員等等。然而在這麼多獲得補助的電影中,有多少作品能勾起人們想動身啟程的渴望?

舉例來說,在台北市區拍攝的許多作品中,總能看見台北101、龍山寺、大稻埕等知名觀光景點,然而許多作品並沒有將這些景點融入劇中人的日常生活,甚至以出遊或款待外國友人等劇情來帶出這些景點,使得其觀光視角濃厚,縱然能讓觀眾飽覽人文與自然風景,但卻無法如《里斯本的故事》這般扣人心弦。透過錄音師蒐集聲音的旅程,我們看到如此真實、豐富的里斯本,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有機會透過電影,看見真實、迷人的台灣呢?

以城市為拍攝主題的電影很多,如城市之愛系列電影,拍攝了巴黎、紐約、柏林等地的小故事,藉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事物,帶出屬於該城市的獨特地景和人文風光。因為一部電影而愛上一座城市,進而想要親自走訪,是這類電影最重要的目標,也是它們最為成功之處。

《里斯本的故事》是文.溫德斯致電影的一封情書,亦是致城市的一封情書,裡頭蘊含對電影與里斯本的深厚情意,是對於百年電影史與里斯本的悠長凝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