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匡扶海軍或誆海軍?震海案膠著之際,國造輕巡防艦的利弊(上) | 廖英雁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是匡扶海軍或誆海軍?震海案膠著之際,國造輕巡防艦的利弊(上)

2018年,中科院曾展出台船合作的1400噸輕型巡防艦概念圖。 圖/中科院Youtube頻道
2018年,中科院曾展出台船合作的1400噸輕型巡防艦概念圖。 圖/中科院Youtube頻道

2021年與2022年之際,關於我國海軍的話題焦點,莫過於餘波盪漾的「輕型巡防艦」了。2021年12月3日,據傳由於國艦國造4,500噸巡防艦「震海計畫」戰鬥系統自力開發延宕多時、海軍與中科院各執一詞,在某位國安會諮詢委員建議、層峰批准下,海軍將暫時擱置震海計畫,修改其戰系構型,另外建造八艘2,000噸到2,500噸的輕巡防艦,分為四艘防空型、四艘反潛型,盡速在2027年前填補戰力空隙。據稱南部造船業雙雄更已躍躍欲試,可望在2023年開工建造第一艘。

這起消息極具震撼性,發展更是急轉直下。12月12日,海軍厲聲駁斥「輕巡防艦連預算科目都還未編列」,表示已另訪商找到合適的戰系,未來會藉由盟邦協助自某國購得,並由台船取代中科院擔任4,500噸巡防艦主合約商。但在「闢謠」見報數天前的同月7日,正是海軍司令部自行於政府電子採購網登載「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四至六艘監造」技術服務案、「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及反潛型監造」技術服務案等兩項公告(案號PT11005L),「公開徵求」輕型巡防艦的監造方案,亦即在取得資料後就可直接進行限制性招標。此事於18日由上報披露後,大眾才明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這項公告於2021年12月14日修正,23日前後撤下,證實海軍仍未放棄震海計畫,但也在為可行的備案暖身,也就是以傳言中2,000到2,500噸、分成防空及反潛型的輕巡防艦,先行汰除最老邁的濟陽級(我國1990年代向美國買斷的Knox級)巡防艦。

2021年12月7日,海軍司令部刊出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及反潛型監造的技術服務案,14日修訂公告,隨後撤下,證實輕巡防艦規劃案確有其事。 圖/截自政府電子採購網
2021年12月7日,海軍司令部刊出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及反潛型監造的技術服務案,14日修訂公告,隨後撤下,證實輕巡防艦規劃案確有其事。 圖/截自政府電子採購網

陽春巡防艦,外界猛質疑

根據各界已知資訊,海軍規劃國艦國造的防空、反潛型輕巡防艦,噸位介於2,000噸到2,500噸之間,武裝預計為76快砲、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海劍二中短程防空飛彈與海劍羚近迫防禦飛彈、輕型魚雷發射管,能容納一架反潛直升機落艦,也可望搭載國造的相位陣列雷達、配備分散式架構的「迅聯」戰鬥系統。

此艦可能的載台,來源有二:其一,是以中科院與台船2018年高雄國際海事展推出的1,400噸輕巡防艦概念為藍本,結合海軍2019、2020年間的「國艦國造新型艦艇船模水槽試驗案」研究基礎,放大構型為2,500噸、穿浪船艏的高速排水型單體船,具有較先進的雷達匿蹤外型。其二,是根據海巡署現役2,000噸巡防救難艦(台南艦、新北艦)及新造1,000噸巡防救難艦(CG1001)的船型進行修改;此即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現簡稱為「船舶中心」)當年的RD-200高速排水型單體船,據稱原為因應海軍「光華五號」二級艦所開發,早在1998年便曾送抵瑞典的SSPA進行非規則波斜浪試驗,在該計畫取消後才於2007年轉供海巡署使用,具有完整的設計產權和操作參數,惟缺乏雷達匿蹤外型。

RD-200高速排水形單體船,已有海巡署的2,000噸艦、新造1,000噸艦等實績,是成熟的載台。 圖/國科會專題報告(編號:NSC 97-2221-E-019-050-MY3)
RD-200高速排水形單體船,已有海巡署的2,000噸艦、新造1,000噸艦等實績,是成熟的載台。 圖/國科會專題報告(編號:NSC 97-2221-E-019-050-MY3)

儘管如此,國造輕巡防艦的規格,從見報起便備受質疑。軍事觀察家梅復興呂禮詩均直陳,這樣的載台,其實反艦火力與700噸級的塔江艦相差無幾,反潛能力也許較佳(但效能尚待驗證),但偵蒐能力比起塔江艦的少數優勢,只在於能安裝較高、較大型的旋轉式相列雷達,甚至可能相去不遠。而輕型巡防艦必須分為防空、反潛兩構型,更引來兩人「是否魚與熊掌不可充分兼得」、「犧牲戰力,加劇台海軍力向中國傾斜」的批評。各大軍事論壇也不乏網友「高不成,低不就」的批判。

海軍在震海計畫膠著之際,考慮以輕巡防艦填補戰力空隙,的確令人意外。原先4,500噸的震海艦,都無法容納自製四面固定式相列雷達、且迅聯戰鬥系統整合緩慢,如今要建造滿載排水量僅略高於2,000噸、更難容納全套高性能戰系、僅有二級艦水準的艦艇,自然讓人質疑:這與當初的12項造艦計畫是否符合、對海軍能有多少助益?但從某些角度來思考,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中科院與台船2018年展出的輕巡防艦概念圖,從尺寸、裝備到性能,廣泛受到網友詬病。 圖/中科院Youtube頻道
中科院與台船2018年展出的輕巡防艦概念圖,從尺寸、裝備到性能,廣泛受到網友詬病。 圖/中科院Youtube頻道

優點一:落實任務分層負責、編制與升遷正常化

首先從艦隊編制、人員歷練、人力運用、任務分層來看,二級艦確實有存在的理由。

我國海軍作戰艦艇從1950到1980年代末期皆維持三級制(一級艦艦長為上校階、二級艦中校階、三級艦少校階),但從1990到2000年代陸續換裝二代艦後,便打破既有常規,擁有高達26艘一級艦(基隆級、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三級艦卻僅有12艘(錦江級、沱江級),二級艦更在「山字號」除役後完全掛零。如此不但使耐波性、居住環境都較差的三級艦,經常被迫負擔超過原始設計極限的任務,加速結構老化,也讓一級艦疲於奔命。主戰艦艇的主官養成訓練與升遷管道,則因「三級艦過少,一級艦過多,二級艦懸缺」的畸形編制,產生極大的跨越梯度跟挑戰,並非理想情形。

若以八艘新型二級艦替換現役一級艦中的六艘濟陽級,海軍主戰艦隊將從如今「26:0:12」回到蜂腰狀的「20:8:12」比例,讓少校到中校的升遷管道較為寬裕,三級艦主官可循序漸進向上歷練,也有助於擇優考核(在此暫時忽略人事關說因素)。而比較操作人力需求,現役濟陽級每艘高達267人、六艘共需1602人;新型輕巡防艦每艘約需70到100人、八艘僅需800人,以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新艦汰換舊艦,能紓解志願役軍士官兵長期招募不足的困境,若屆時仍有編餘人力,可轉往岸置反艦飛彈單位,因應美國近年來售台四百枚機動型岸置魚叉飛彈,海軍大幅擴編岸置反艦飛彈部隊的需求。

此外,二級艦的載台空間、耐波性、續航力,均優於三級艦,可在更廣闊的水域執行中低強度海上巡防、短程防空、快速運補乃至反潛護航任務,成為真正的海上軍馬(workhorse),分擔我國海軍一級艦的責任,撙節操作成本,落實「三級艦棕水到綠水、二級艦綠水到藍水、一級艦藍水」分層分域負責的目標。

位屬三級艦的錦江級,原為500噸的近岸巡邏艦,因海軍缺乏二級艦而常常「越級打怪」並不斷增加武裝,導致結構快速老化。 圖/中華民國海軍官網
位屬三級艦的錦江級,原為500噸的近岸巡邏艦,因海軍缺乏二級艦而常常「越級打怪」並不斷增加武裝,導致結構快速老化。 圖/中華民國海軍官網

優點二:配合國艦國造口號、兼顧現實水平的妥協

再從技術、備戰、政治三方面觀察,國造輕巡防艦或許是較能扶植中科院研發能量、滿足海軍中低強度敵情威脅,解開雙方震海計畫遺留僵局的「下台階」。

回溯2014年海軍公布「未來15年兵力整建願景」、2016年提出「12項國艦國造計畫」時,震海計畫「整體獲得規劃書」的初期規格,是以台船設計的4,500噸船體,容納中科院將自製四面固定式被動相列雷達(PESA)、海弓三防空飛彈、技轉美造Mk41垂直發射系統整合而成的迅聯戰鬥系統,並未要求整合電戰與聲納系統

誰知中科院戰系研發從2018年一路延宕(據稱是因為美方Mk41戰術型輸出許可延遲一年),等到終於在2020年通過初期戰鬥測評,海軍已出於某些考量(包括解放軍海軍已大幅成長,且PESA已面臨消失性商源問題,未來四十年壽期內會落伍)變更需求,要求中科院戰系能整合電戰與聲納系統,相列雷達偵搜能力也要與國外先進主動相列雷達(AESA)相等。

問題是,中科院的PESA雷達技術雖然成熟(咸信源自於1980年代RCA技轉的長白雷達),卻也較為老舊,比起偵搜性能相等的新式AESA雷達,所需體積與重量較大,能源效率較差、消耗功率較高,意味要動用噸位更大、供電功率更強的船體。當海軍提高4,500噸載台的性能要求後,原先的四面固定式PESA雷達勢必跟著「長高長胖」到擠不進載台,得另覓國外功能更強、體積更緊緻、戰系更先進的產品配合,中科院到手的訂單等於飛了。2021年12月29日,中科院院長張忠誠在立法院辯稱「此型(PESA)雷達是針對『當初』『近岸巡防艦』來作的,沒有過大」,正好說明了此案「海軍要4,500噸,中科院要6,500噸」的轉折過程與爭議來源。

中科院海鷹眼雷達高度參考SMART-S系列,但屬於AESA雷達,並非單純的仿製品。 製表/廖英雁,2022.
中科院海鷹眼雷達高度參考SMART-S系列,但屬於AESA雷達,並非單純的仿製品。 製表/廖英雁,2022.

中科院並非沒有發展AESA雷達,2020年7月、10月刊載於《新新季刊》的S波段海用旋轉式相列雷達(俗稱「海鷹眼」)便是初步成果。其外型酷似法國Thales集團的SMART-S系列單面旋轉PESA雷達,公開性能諸元介於SMART-S與SMART-S Mk2兩代之間(掃描仰角上限70°;水平方向靠機械旋轉達到360°掃描,採電子穩定;防禦模式時每分鐘27轉,偵搜距離167公里;能同時追蹤500個空中/水面目標,有三個海面射控頻道、具備飛彈上下鏈功能),而海鷹眼使用AESA技術與氮化鎵固態功率模組,比SMART-S系列更進步,也可看到國人自研的努力。

不過,SMART-S系列雷達採單面旋轉式設計,資料更新率最高僅2.2秒/次,掃描仰角上限70°也缺乏對上方高角度空域的感知能力,可見其為應對中低強度威脅的產品,主供歐洲國家4000噸以下的艦艇使用。而海鷹眼雷達承襲這些特點之外,天線振子又採用八木宇田(Yagi-Uda)天線,儘管偵搜距離較長、指向性佳,離軸掃描範圍卻也較小(約20°到40°),不如國外以偶極子天線和貼片天線為主流的AESA雷達(掃瞄範圍廣達120°到140°),造成其戰場監控、感知、管理、接戰能力仍難以和四面固定式相列雷達比擬,容易被不同方向出現的多個超音速目標掠海突破防禦。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科院迄今能交出的最佳艦用雷達成績單,就是海鷹眼了。海軍在震海計畫延宕多時後,喊出「載台國造、戰系外購」,恐怕也與中科院AESA技術進度較落後,仍未產出四面固定式AESA雷達、由其研發可能緩不應急有關。但凡事總有一體兩面。AESA雷達已確定是艦用雷達未來的主流。若由國安會出面為海軍另建一案,以國造的海鷹眼雷達、海劍二防空飛彈及迅聯戰鬥系統搭配新型二級艦,則其對空偵搜性能和多目標接戰能力比起現役艦艇,仍然有所成長。

例如:現役編制一級艦的成功級巡防艦,號稱有「艦隊區域防空」能力(標準一型MR Block VI飛彈射程46公里、射高1萬9800公尺),理論上備彈40枚,但Mk13單臂發射器備射彈僅一枚、最高射速八秒一發;艦上的AN/SPS-49(V)5長程L波段雷達無法測高、不具照明功能,接戰須交給一具STIR照明雷達負責遠程和一具CAS雷達對抗近程目標,標一飛彈又必須全程照明(Home All the Way, HAW),導致實際接戰多目標時(尤其是末端彈道能衝刺到4馬赫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很容易被飽和。

至於規劃中的輕巡防艦,海劍二飛彈射程固然短於標一飛彈(約與法國Aster-15相當,15到30公里),幸有左、右斜向發射箱能減短發射間隔,16枚備彈理論上均為備射彈,射速明顯高於Mk13發射器,助推火箭與燃氣舵則能使飛彈發射後快速轉向。海劍二2.4馬赫的極速略遜於標一飛彈的2.5馬赫,但以海鷹眼雷達的分時上/下鏈功能,可對飛彈中途修正慣性導引誤差,等到彈道末端再開啟主動尋標器,使飛行路徑較有效率,也有利於接戰多目標。海鷹眼雷達比起美軍最新型的AN/SPY-6系統雖然望塵莫及,不過數位塑波能力、資料更新頻率、同時追蹤目標數,仍然超越海軍現役最強基隆級驅逐艦上的AN/SPS-48E相列雷達,是以綜合而言,輕巡防艦的「近程區域防空」能力,應該不遜於或略優於成功級。

被動相列的蜂眼雷達原為陸軍低空預警之用,但在艦艇防空上,除了X波段波束精確度較佳之外,戰場監控、感知、管理、接戰能力都遜於海鷹眼雷達。 圖/聯合報資料照
被動相列的蜂眼雷達原為陸軍低空預警之用,但在艦艇防空上,除了X波段波束精確度較佳之外,戰場監控、感知、管理、接戰能力都遜於海鷹眼雷達。 圖/聯合報資料照

再看曾被比較的對象,即新一代三級艦「塔江級」,雖也有16枚海劍二防空飛彈,但持平而言,其對空偵搜只靠一具艦用版蜂眼雷達(單面旋轉式PESA、X波段、每分鐘30轉、探測距離約54公里,最高約一萬公尺、掃描仰角上限60°、能同時追蹤64個目標),另一具STIR照明雷達則主為導引火砲射擊,且兩者只有飛彈上鏈(uplink)模組而不具下鏈(downlink)模組,優化彈道能力僅有「半套」,雷達高度低、視野侷限,可知塔江級僅能勝任「點防禦」,並不具備新二級艦的近程區域防空能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海軍與中科院在「迅聯專案」投注67億2543萬餘元,耗時逾五年,辛苦整合四面固定式PESA、海弓三、Mk41垂直發射系統仍難以滿足需求,導致震海計畫可能改採外購戰系(目前傳出可能是洛馬集團的AN/SPY-7),確實是一大慘敗。此後若以海鷹眼雷達作為國造AESA的基礎,先以較小的新造二級艦為載台,持續「小步快跑」驗證並精進設計,既可達到國艦國造的政治目的,也可培養自主國防能量,為日後建造更大型的主戰艦艇累積經驗。

▍下篇:

是匡扶海軍或誆海軍?震海案膠著之際,國造輕巡防艦的利弊(下)

塔江級巡邏艦發射海劍二防空飛彈;彈尾助推火箭和燃氣舵清晰可見。 圖/國防部政戰局Youtube頻道
塔江級巡邏艦發射海劍二防空飛彈;彈尾助推火箭和燃氣舵清晰可見。 圖/國防部政戰局Youtube頻道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