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我人生的救援者:談《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ft. 何撒娜 | 鳴人放送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破壞我人生的救援者:談《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ft. 何撒娜

圖/鳴人堂製
圖/鳴人堂製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我是男生,為什麼要學女性主義?」在韓國文化背景中,除了初次見面需先確立前輩後輩的位階關係外,性別秩序更深深地籠罩著韓國社會,性別社會化分別課以男性與女性各自的角色責任,而民間社會更以「男人看財產,女人看臉蛋」、「男生一輩子只能哭三次」或是「女生除了讀書和就業外,還有結婚的機會,但你們男生沒有,所以要認真唸書」等價值觀,再一次深化這樣的性別權力,男生就是要如何,女生就是要怎樣,超過這套典型的性別敘事,便會遭受傳統價值觀的強烈反撲,以各式貴古賤今的言談賤斥這些不符框架想像的「激進者」。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一書,便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脈絡中所出版的「女性主義」書籍。作者崔乘範為一名高中國文教師,乍看下似乎與女性主義扯不上邊,但崔乘範在本書中自承,在接觸女性主義前,他也從不覺得韓國社會這樣的性別秩序與規範有什麼問題,直到大學因為熟識的學長姊戀愛了,他戲稱學姊為「大嫂」卻引起學姊嚴正指正「我不想被稱作某個男人的誰,你不經意的玩笑,就可能透露了你認為女性是附屬或次等的存在」,並要求作者不要以「大嫂」稱呼他。

這段「無心之過」的過往經歷,卻成了崔乘範認識女性主義的起點,他接受了學姊的批評,並從學姊手上接下《女性主義的挑戰》(暫譯)一書,他在書中表示,這本書讀來令他頭暈目眩,「毀三觀」般地擊潰他過往的認知,自此反省一直以來的認識基準皆以男性為中心,而那些「本就如此」的男性中心價值觀,更成為他往後批判的對象。

南韓社會流傳「男人看財產,女人看臉蛋」的思維,並多有女性比男性幸運,因為還可靠結婚翻身的說法。 圖/路透社
南韓社會流傳「男人看財產,女人看臉蛋」的思維,並多有女性比男性幸運,因為還可靠結婚翻身的說法。 圖/路透社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何撒娜也是韓國流行文化學者,她指出,韓國社會受儒家思想深刻影響,韓國人的社會身分是一組固定好的角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是「固定」而非「流動」的狀態。因此,男性女性該做什麼事,早已被規定。「過去我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如果你上韓國教會,會發現男生坐一排、女生坐一排」,何撒娜說,男女有別的觀念在韓國根深蒂固,「要在韓國談女性主義,會是一件備受挑戰的事情」。

雖然在韓國談女性主義很辛苦,但《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在韓國當地銷量還不錯,但何撒娜也補充,事實上,無論是《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也好,或是相關女性主義的電影,他的讀者多以年輕女性、也就是同溫層居多。

即便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發展有不少關卡,但何撒娜也提醒,我們時常會將韓國女性錯視為柔順的受害者角色,但其實韓國的女性一向強悍,她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例,有許多韓國女性前仆後繼的參與示威,此外,光復後,要求南韓社會民主改革的隊伍中,女性所佔的比例也不低。

曾任教韓國大學的何撒娜亦認為,縱然今天我們談女性主義,但她並不認為自己為女性主義者,她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台灣的平等權已經跳脫男性與女性的框架,而是更廣泛地談論所謂的平等,但在韓國不一樣,「女性主義這個名詞對他們來說之所以重要,在於韓國社會的二元性別概念十分強烈,男女有別的思維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要反抗韓國社會父權體制的壓迫時,你便會自稱自己是女性主義者」。

何撒娜以南韓老牌淑明女子大學變性人入學爭議事件為例(編按:節目中將淑明女大誤植為梨花女大,特此勘誤),有一名男學生變性為女性,並取得法定變性人的身分,但當她錄取淑明女大,卻有校內的女性主義團體反對她的入學,最後迫使該名學生放棄她的入學資格,「這起爭議顯示,女性主義在韓國社會的情境下依舊不脫男女二元的對立思維,容不下多元性別的概念」。

南韓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性別秩序明確,男女二元有別。 圖/路透社
南韓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性別秩序明確,男女二元有別。 圖/路透社

什麼是「女性主義」?何撒娜認為,女性主義的定義複雜,她以《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一書的定義為例,指出書中便將女性主義區分為11種,「簡單來說,女性主義的概念指的是將女性的地位恢復到跟男性一樣,但在達成平等地位之前,要採用哪種工具與方法,彼此間有很大的分歧」。但對身為男性的本書作者崔乘範而言,他認為女性主義是「將現實客觀化」的工具,讓人採取與過去不同的視角看待我們身處的社會,甚至給予揪錯的勇氣,並期望達到享受自在人生的夢想,但這樣的夢想路上,亦是充滿荊棘。

沒有人生來便自詡要成為父權的擁護者。何撒娜舉例說明,她一名韓國男性友人從週一到週五的生活是早上7點多出門上班,直到晚上11點才有辦法回家,不僅下班後要與同事「會食」,週末更是要參加公司的奉獻活動以及各式婚喪喜慶,在這樣的父權體系下,使男性在家裡的角色徒剩ATM的功能。

「這是這些男性想要成為父權主義者嗎?恐怕也不是,而是韓國社會的結構如此,在這樣的結構下,男性也是受害者。」「所以為什麼韓國男性需要學女性主義?因為唯有女性的地位跟男性一樣,能夠更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也才無需將養家活口的重擔一肩扛下,唯有解放自己,才能讓自己不再當社畜。」

唯有女性的地位跟男性一樣,能夠更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南韓男性也才無需將養家活口的重擔一肩扛下。 圖/路透社
唯有女性的地位跟男性一樣,能夠更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南韓男性也才無需將養家活口的重擔一肩扛下。 圖/路透社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社會,既然在這套性別秩序中鞏固了父權體系與規則,有人受害,但也有人因此獲得父權紅利,如果要打破現今這套結構,難道過往的既得利益者不會起身反對嗎?

何撒娜說明,性別平等的議題對南韓社會來說,同時也是世代問題,對南韓5、60歲以上的長輩來說,由於他們過去並未接觸過性別平等的概念,會陌生甚至抗拒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時,南韓的政治與立法的權力,也多掌握在這一代人的手上,「但是年輕這一代是想改變的」。

何撒娜另以日前令南韓社會震撼的「N號房事件」為例,她說在本起犯罪事件中,這些年輕男性也是南韓父權體系下的犧牲者,他們不僅其貌不揚,也沒有顯赫的背景與學歷,這些非所謂「勝利者」的男性,便在強欺弱,弱欺更弱的環環相逼下,將其魯蛇的挫敗感發洩在女性身上。

「妳是來破壞我人生的救援者」,這句南韓電影《下女的誘惑》中的台詞,生動且寫實地描述那些在接觸女性主義後被毀三觀的男性,沮喪卻又積極的矛盾心情,從90年代前後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到近年發生的江南站隨機殺人,這些以「仇女」作為犯案動機,或是性侵殺人事件的討論,皆直指背後更巨大且無語的父權結構。為什麼男性也要讀女性主義?因為它解放的不只是被直面壓迫的女性,更包含背面的男性你與我。

2016年5月17日,一名20餘歲的女子在江南地鐵站遭刺殺不治身亡。圖為市民前往悼念。 圖/美聯社
2016年5月17日,一名20餘歲的女子在江南地鐵站遭刺殺不治身亡。圖為市民前往悼念。 圖/美聯社

▍本集節目討論

  • 介紹《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一書
  • 男生該學女性主義嗎?理由又是什麼?
  • 南韓社會中,隱而不顯的性別秩序
  • 女性主義對南韓社會的意義與重要為何?
  • 華城連環殺人、江南站隨機殺人與N號房事件背後的「仇女」機制
  • 台灣讀者該如何讀這本書?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