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龍湖巖(上):滄海桑田,巖埤地景生態的交織與更迭
赤山龍湖巖坐落於台南市六甲區,相傳是明鄭參軍陳永華所創立,主祀觀世音菩薩,自古是台灣南部重要的佛教聖地。今年初台灣逢百年大旱,赤山龍湖巖的「巖埤」水量逐日下降,最終乾涸。寺方決議重新整治,將湖中的魚群全部撈除並新築堤岸,甚至準備對廟宇進行整修,是近幾十年來的浩大工程。
赤山龍湖巖的史地由來
明鄭時期,在台南永康洲仔尾附近,被人發現一塊狀似觀音的青砥石,相傳是從浙江普陀山漂流至此,這塊靈石任由眾人搬移仍無動搖。適逢六甲村民胡劍刀運糖經過此處,得知神蹟後前往參拜,告知靈石希望能將其迎請到赤山奉香,果然輕易請上牛車。後來到寺廟現址又搬拖不動,問卜後得知靈石/觀音菩薩有意留下,於是迎入寺廟奉祀。
在觀音菩薩未到此處前,當時就已建廟並奉祀清水祖師,祖師至今也與觀音一同奉祀在寺中;另一說是明永曆年間有修行人在此地潛修,結茅成蘆。無論起因為何,赤山自古都是地靈人傑的宗教聖地。
清《諸羅縣志》:「龍湖巖在開化里赤山庄,明官陳永華建。」
明鄭時期,陳永華帶領民兵在台灣南部各地屯田紮營,衍生出六甲、官田、新營……等諸多地名,六甲中又有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甲、七甲等不同面積的土地,爾後也以此作村名。
相傳陳永華經過龍湖巖時,聽聞修行人誦經而有所領悟,遂在明鄭永曆19年(1665年)出資修葺新廟,成為現今赤山龍湖巖的雛形,亦被冠上了「洪門天地會基地」等鄉野傳說。現今廟貌雖為民國年間的整修成果,卻富含諸多近代傳統工藝大師之傑作,這部分會在下篇詳述。
赤山一名其實在明鄭時期就已存在,赤山堡則是清代的行政劃分。觀音菩薩來之前的清水祖師廟或是僧人修行所,即稱作「赤山廟」或「巖山廟」。日後陳永華再建立新廟時才稱「赤山龍湖巖」。寺廟三面環水,廟地猶如一座小型半島,潭水被稱為「巖埤」。此地依山傍水,風水上稱「龍蝦公穴」,陳永華後來辭官引退赤山龍湖巖,在永曆34年(1680年)去世後,葬果毅後大潭山,當地稱「龍蝦母穴」正是與此地對應。
清道光15年(1835年)《彰化縣志》:「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
「巖仔」是中國東南沿海地方方言,本意指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寺廟都可稱巖仔。寺前的埤塘也是因此得到「巖埤」的稱呼,在龍湖巖東北角還有一小埤塘被稱作「後巖埤」。
巖埤的生態問題
巖埤最初應是單純的低窪地,因降雨積水而成埤塘。民國年間,在靠近寺廟一邊的湖畔,築起卵石水泥堤岸;靠近農地一邊則築土堤,成為人工埤塘。巖埤是個「死水湖」,原先靠附近山坡地集水,後由人工鋪設引水管及排水管控制水量,原則上巖埤中的水生生物是無法與外界聯通的。因此巖埤理當不會出現魚蝦等水生生物,頂多有原生鳥類、兩棲類、昆蟲等。
近代卻有不少信眾以宗教為由,帶來諸多生物放生,其中就包含了許多外來種。台南麻豆真理大學曾對巖埤進行過生態調查,包含水質與生態物種,研究後發現湖中17個物種中,竟有9種是外來種,且以吳郭魚為大宗,水質也有「優養化」風險。
大約十年前,筆者就經常來往此地,當時湖中的魚群數量和現今沒有太多差異,筆者以為此地既已是人工埤塘,又與外界沒有連結,那情況與一般的魚塭較相似。倘若巖埤連通溪流,那這樣放生行為確實會造成環境危害。就巖埤自身的生態圈來說,沒有活水的環境對生物生存也有壓力,加上民眾後來雖無再放生,卻有了餵食習慣,餵食與沒有活水注入的情形,就容易造成「水質優養化」。
每年旱季水位少時,進而導致魚群大量暴斃;但隔段時間雨季到來,水位上升後就會見到大量幼魚孵化,最終形成週期性輪迴。
生態政策的制定疑慮與控管疏失
筆者也認為放生、餵食,或是惡劣的環境,原先都是錯誤的舉止與因素,其中,放生與餵食,就現今法律來看更是觸法的。只不過,隨著時間與習慣的積累,在這裡餵魚的習慣也成為某些人的回憶,如今寺方擴建堤岸,將魚群撈走,過往回憶不在,令不少人感嘆。
《廢棄物清理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漁業法》、《臺南市攤販管理自治條例》是巖埤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不過依照前段所述,這裡的環境與物種確實略不同於山川溪河中的生物情況,倒像是一個普通的「魚塭」,而且巖埤是有產權的,產權人另有其人,並非寺方,是否適用何種法律都還有待釐清;倒是部分民眾餵食過程的疏忽,讓灑落飼料引來其他昆蟲、老鼠、犬貓食用,是主要的環境隱憂,包裝亂丟則會涉及《廢棄物清理法》。
本來疑似違法的行為,在這裡卻被視為常態,這幾十年來是不是有哪些單位管理上的疏失?又或所謂「破壞生態」的標準和因應措施在此地是否需要被重新檢視?畢竟每個地方的環境背景都不盡相同。
埤塘周遭堤岸設立著警告標語,警告切勿放生與餵食,不過筆者未曾見過行政執法人員到此開單,又或是聽聞民眾檢舉過,畢竟這已是許多人的習慣了。甚至平時還會有人來此販售飼料,但這些行為都未被強硬制止過。
筆者在查閱過往資料中還發現,標語竟然有「年代制」,也就是說不同年代竟會出現不同倡導標語,不禁令人懷疑現今的警告標語又是有何依據?筆者依年代統整出下表,供大家檢視。
過往幾十年間,應還有其他階段性標語是筆者無法記錄到的,固然法律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本質上寺方對埤塘的生態理解是前後矛盾的。最開始視池中生物為「財產」且有宗教性質,爾後才轉由以「自然生態」觀念去面對,甚至撈除。放生與餵食行為從開放、默許,到禁止,卻也沒有實質上的強制力,直到現今巖埤的整治工程才有所改變。
其餘多數標語多和禁止擺設攤位有關,不過在山門口其實有間「赤山巖關東煮」,在這「標語林立」的環境中生存多年,平時只有假日營業,亦不見有過取締,或許是擁有許可認證,還有待釐清。不過在今年5月,老闆娘表示因疫情緣故,將搬遷至附近的六甲鎮南宮(也是後巖埤所在地),舊攤位已重新整地。至此時,龍湖巖的營業攤販就此清零。
巖埤改造工程與植樹
今年旱季全台大缺水,許多水庫順勢清淤,以利未來儲水,巖埤也不例外。筆者前往參拜時無意發現此次工程,當問起寺內師父,被告知工程是要清淤、新築土堤,並將剩餘的魚群全數撈走。後來想想,魚群去向其實不明,若是野放那便觸法;若是到養殖漁業那可能牽涉殺生,畢竟這池中生物當初是以宗教之名放生與養殖的,這點筆者並無再追問。
工程結束後再次前往探查,仍能見到外來種的巴西龜在岸邊爬行,以及水面上處處漣漪(代表有魚,但無法判斷是否為外來種),到頭來也未根除相關生態問題,並且工程期間巖埤已無半點水,估計是後來又有人私自放生,但現在人為餵食至少已無法進行。
本次工程將清淤後的泥土往堤岸堆砌,形成數公尺寬的土堤,圍繞巖埤一圈,這樣的自然工法的確比當初的卵石水泥堤防還要好。不過任意改造堤岸樣貌也是有風險的,好在池中已無多少生物,否則貿然改變堤岸地形也是危害到原生物的棲息地。寺方在土堤上種職花旗木與落羽杉,似乎想借鑑某些風景區的植物造景來吸引觀光,藉由植物造景來取代原先魚群之於龍湖巖的自然生態地位。
花旗木在每年3至4月開花;落羽杉從11月至隔年1月會轉黃至紅,在台南各地都有相同種植景點成為社群打卡聖地。只不過小苗要長大成樹,可有好多個年頭等了,短期幾年內的景致都會維持現今尷尬模樣。不過近幾月雨季來臨,綠色植披生長確實美觀許多。
小結
宗教寺廟結合水池地景在台灣是常態,先天上有風水地理問題;後天上,池中的動植物或山水造景,可成為寺廟吸引信眾和觀光來源,是一大亮點,宗教活動和自然生態多是密不可分的。對於赤山龍湖巖而言,巖埤中貪吃的吳郭魚就參拜幾十年的人來說,那是深刻的回憶,如今滄海桑田,確實有些可惜。
雖然早期大眾對於生態議題並無基礎,卵石堤岸或隨意放生,都是錯誤的舉止在先,但日久卻也成為地方特色景象。不管是舊有存在幾十年的湖岸風光,還是生機蓬勃的魚池,參拜和餵食已是在地長達數年之久的習慣與常態,即便後來行政執法單位有意介入卻也不見其強制力,那形同虛設的告示牌倒也不必存在。目前只能期盼未來湖邊的有毒建材能得到妥善處理,重新設計,也期盼花旗木的綻放和落雨杉的美麗色彩了。
本篇針對赤山龍湖巖的歷史作簡述,也對巖埤的生態及環境改造問題作觀察與分析。目前得知除了巖埤整治,廟方也將對廟宇建築作修建,而龍湖巖本身並無「法定文化資產」的身分,這部分筆者將會持續觀察追蹤,下篇也將介紹寺廟中的傳統工藝文化資產。
最後,筆者為赤山巖埤的議題做了一份表單,歡迎有到訪過的遊客、信眾,以及對於生態與宗教有興趣和想法的人填寫。表單採匿名制,純粹以常民觀點來看赤山巖埤議題,也看看大家的意見。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