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之怒——黑白之外 | 陳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林書豪之怒——黑白之外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奧斯卡獎主持人Chris Rock在白茫茫的一片人海中,針對亞裔刻板印象的玩笑,惹惱了林書豪以及美國的亞裔社群;兩個星期以前,華裔社區同樣為了紐約警察梁彼得誤殺非裔青年Akai Gurley被判刑一事展開抗議行動。華人在美國一向被視為所謂的模範少數、但也是沉默的「啞裔」,但這次在林書豪表態以及梁彼得案的背景下,讓美國種族問題除了黑白之外,讓亞裔稍獲關注。

種族問題錯綜複雜,動輒得咎,在種族熔爐的美國尤其如此,運動場上更是美國種族問題的縮影。在接下來的討論前,我們不妨先想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黑人會不會游泳?

你可能想半天,好像真的答不出來有什麼黑人游泳名將,其實是有的,Cullen Jones還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拿下過兩金兩銀的成績,可是為什麼我們、甚至美國人自己都存在「黑人不會游泳」的刻板印象?或許是2000年雪梨奧運,來自赤道幾內亞的Eric Moussambani在游泳池裡的掙扎太讓人印象深刻,或許是「黑人怕冷」、「他們骨頭比較重」這種不知道哪裡來的道聽塗說,都可能讓我們產生這種刻板印象。

然而,根據美國蒙大拿大學Jeff Wiltse教授的《競爭的水域:美國游泳池的社會史》一書,美國黑人之所以遠離水畔,一方面私人游泳池仍是富有的象徵,讓中低收入者難以接近;即便是公共游泳池,在1950、60年間種族隔離的年代,黑人根本無從進入,加上種族隔離與歧視的陰影仍深深烙印在美國黑人之中,使得不會游泳,成為黑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關注美國的職業運動,不論是棒球、美式足球、或是籃球,一直被灌輸一種想法,覺得黑人主宰運動場,想必是因為是天生的練武奇才,但是白人、黃種人如果在運動場上成功,多半被歸因為苦練。這麼說來,如果我們真相信黑人的體能有先天的優勢,那麼沒有理由這樣的優勢卻無法轉化到游泳池裡啊?再者,就算是不同人種之間的先天條件真的有所差異好了,黑人之所以沒有在游泳池中有著像其他運動項目的表現,那是後天的社會條件強化了這樣的差異。

美國游泳名將Cullen Jones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拿下過兩金兩銀的成績。 圖/路透社
美國游泳名將Cullen Jones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拿下過兩金兩銀的成績。 圖/路透社

一些錯誤的刻板印象,在美國已漸漸被越來越多運動社會學的研究釐清,但是當我在電視的NBA轉播中聽到這麼一段評論時,卻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只要現在還在場上的白人球員,代表他的腦筋都非常好,或許他的體能並不是那麼勁爆,可是他處理球絕對都比一般黑人球員來的細膩,因為黑人球員大部分覺得只要我跳起來了,只要我啟動了,就沒有人守得住我。

上面這一段話,如果發生在美國,那麼這球評的飯碗大概很難保得住,但這段摘自國內黃蜂與七六人之戰的轉播,在國內卻可能少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甚至PTT的熱門live文中,也只有一位鄉民推文「主播跟球評這言論是在拐彎罵黑人笨嗎?」

在台灣,從電影《大尾鱸鰻》惹出的歧視原住民爭議還有上述的評論,在在都凸顯了我們對於種族議題應該有更高的敏感度,是的,刻板印象是我們認識未知世界的便捷指標,但只根據既有膚色分門別類的刻板印象,已經無法應付當代社會的多元面貌,跨種族已是普遍的現象,甚至跨到我們無法為其分類。

NBA裡颳起Stephen Curry旋風,有人說他為籃球的進攻戰術掀起一陣革命,但我卻更希望在場外也能如此,Curry的父親是非裔美國人,母親是「被歸類」為白人的克里歐(法西混血族裔),那麼Curry是黑還是白?今年灌籃大賽上演頂尖對決的Zach Lavine和Aaron Gordon也同樣是黑白跨種族的後裔,洋基隊傳奇球星Derek Jeter也是如此。非黑即白的思維,曾經窄化了美國種族思考的視野,事實上,只要染黑就不白,這樣白人優越的分類方式,更不該是我們承繼的種族觀點。

當奧斯卡急著顧慮黑白,卻患上了黃色盲;在台灣,原漢、新住民都為相對單一種族(甚至是河洛沙文)的台灣社會打開視野與多元可能,當我們看一個人不管是黑、白、黃甚至綠,其實都不該重要。

別急著問Curry是黑人還是白人,他就是Curry,不是嗎?

別急著問Curry是黑人還是白人,他就是Curry,不是嗎? 圖/路透社
別急著問Curry是黑人還是白人,他就是Curry,不是嗎?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