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球團學不會的「尊重」,洋基隊長基特的退休告訴你 | 陳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球團學不會的「尊重」,洋基隊長基特的退休告訴你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洋基隊在上週末為本季即將退休的球星基特舉行了「基特日」的活動,現場巨星雲集,共同表彰他在棒球場內外的成就,儘管距離9月25日,基特退休的洋基主場告別賽還有兩個星期,但可以預期的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場比賽,所有球迷不分敵我都會為他喝采。今年明星賽時,一支名為Re2pect的廣告,將基特的2號與「尊重」這個字鑲嵌在一起,完美捕捉對於這球星所產生的敬意。

反觀中信兄弟隊,上個月發生「鐵血教官」曾紀恩已退休的67號球衣,穿在新進球員張志強身上的事件,乍看令人匪夷所思,但仔細想想,台灣的運動文化中,本來就欠缺對過往歷史的導覽,新生代的球員與球團工作人員,知道曾教官的人有多少?會有這樣的烏龍,好像也只是剛好。想要改變窘況,就短期實務面而言,名人堂、博物館的成立,當然是個起步,此外,如果落實了主場,把退休的67號背號大大地剪影印在牆上,大門立個雕像之後,誰又能犯這樣的錯誤呢。

另一起事件讓我有感的是統一洋將費古洛被解約所掀起的漣漪,費古洛是中職裡球技、態度兼具的投手,解約後統一未兌現要提供他投手教練職缺的承諾,因而引發眾多球迷的反彈,相關的討論已有許多,在此不贅述,但我們或許可以從整體地來看中華職棒對於洋將的態度。

聽過巧福、全家福、阿Q、楓康、魚貝精、安收多這些名字嗎?事實上這些店名、食物、農藥都曾是中華職棒球隊為其洋將登錄的名字,這有多麼不尊重人?試想,如果王建民在美國被取了個「熱狗堡」、陳偉殷叫「蟹肉餅」之類的名字,那不用等到台灣人抗議,美國人早就把球團轟個體無完膚了。

洋將命名這事正體現了過往「賜名」的封建思想,也就是主子有權、也算看得起下人所以給你個名字。另一方面,洋將在台灣本來就被視為消耗品,事先沒有進行足夠的球探評估,透過經紀人自吹自擂一陣,來台灣之後就像買樂透一樣賭一把,覺得不行立刻汰換,沒有任何工作保障的行事作風,要想吸引到好的外籍球員是緣木求魚。

對於外國球員的態度,是不是只能這樣?

去年,史上最偉大的終結者,巴拿馬籍的里維拉退休時,受到洋基球團及全美球界極高的禮遇;松井秀喜在退休之後,依舊時常獲邀從日本飛回紐約參與相關活動。相較於美國社會依舊可見種族歧視的現實,自從Jackie Robinson於1947年打破種族藩籬之後,雖非一步登天,但一步一步地,運動場上以實力證明一切的鐵律,倒是比場外社會單純的多。也許你會認為鈴木一朗和王建民未受洋基球團該有的尊重,但平心而論,一朗水手隊的成就到底要遠高於條紋球衣,王建民的成績在眾星雲集的洋基隊裡,也只能算是歷史洪流中的流星了。

職棒初年的帝波、鷹俠、葛雷諾曾是許多人心目中洋將的典範,在台灣打拼了許多球季,的確為我們的棒球世界開了一扇窗,或許有人說那是當年「民智未開」,才把這些打不上大聯盟的球員視為珍寶,但沒上過大聯盟又如何?大聯盟年份絕非檢驗棒球實力的唯一圭臬。

不可否認,基特的榮退之旅是一套完美的公關宣傳樣板,但那也必須是包裝在打從心底油然而生的尊敬與深刻歷史感的基礎之上,否則再多的行銷與公關只會更突顯做作與虛偽,政府也好,球團也罷,做戲請做全套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