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串流爆發:台灣自產的故事,有反映我們的生活嗎?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後疫情時代串流爆發:台灣自產的故事,有反映我們的生活嗎?

《后翼棄兵》劇照。 圖/取自IMDb
《后翼棄兵》劇照。 圖/取自IMDb

最近在串流平台上架的Netflix原創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是以美國天才西洋棋手Bobby Fischer的故事作為原型的改編,融合過去近百場國際西洋棋賽的傳奇棋局元素,並觸及性別、家庭、天賦、藥物等議題,輔推出就受到熱烈歡迎,即使不懂西洋棋的人,也可以瘋狂地喜歡上這部影集。

因為近期需要準備一場討論後疫情時代的座談會,在分析資料的過程,看見了包括Netflix、Spotify等影音串流平台因為疫情所造成的爆量成長,也看見Podcast在疫情時代順勢崛起,藍芽耳機等數位載具及周邊產品也因此更加成熟,「零接觸經濟」確實開啟了各種新可能。疫情像是一個「加速器」的角色,在這些數位平台穩定成長的態勢下,硬是再加裝了一顆渦輪增壓引擎,讓整體趨勢扶搖抬升。

後疫情時代對「故事/虛擬」的需求

這些串流平台都有一個特質,就是需要大量的「故事」,因為故事自古以來就對於人類有特殊的吸引力,甚至是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1。在這個大家都需要「保持距離」的時代,故事更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情感倚靠,同時也是個吸收知識的有效媒介。

依據我的觀察,如果用一個比較簡潔及系統化的方式來劃分這些平台所提供的文本特質,大概可以看出有一條是「故事/說明」的敘事方法軸線,以及另一條「虛擬/實體」的敘事場域軸線。

也就是說,有的文本是用說故事的方式講一件事情,有的則是用說明及解釋的方式;在發生的場合上,有的是在虛擬的平台上,有的則是在實體的場域。在後疫情時代下,屬於「故事/虛擬」這一個類別的文本肯定會大量增加,而且影響力也會更為顯著,因為隔離的孤獨感,會讓我們更需要情境所帶來的溫暖。

除了Netflix之外,從去年的11月底開始,包括Apple+、Disney+都積極地切入這一個市場,以避免內容及上架平台不一致的利益流失。因此開拓原創的故事及劇本,成為每一個平台的首要任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獨家優勢。簡單說,用更多的故事才可以換得更多的訂戶及流量,「故事為王」的態勢,似乎在這個時代越來越明顯。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這些跨國平台除了鞏固既有的賣座故事之外,也積極地扶植及蒐羅世界各地的故事,以展現更多的異國風情及多樣性,滿足大量故事的需求。例如,極受歡迎的西班牙原創戲劇《紙房子》(La casa de papel),一樣是懸疑犯罪影集,卻展現了有別於傳統美式犯罪的敘事框架及風格,相信看過的人都會對於西班牙式的幽默、風情、美感及生活哲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紙房子》劇照。 圖/Netflix
《紙房子》劇照。 圖/Netflix

台灣的故事,可不可有點別的?

再回過頭來看看台灣自己講的故事,不諱言地,在這一波串流平台的勢頭上,我們也積極地開拓各種故事影集,其中也不乏劇本及製作均佳的作品。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我們對於題材的想像似乎有一道看不見的魔咒,總是超越不了特定的格局。

有的就算明顯想要挑戰一些不一樣的驚奇,但是最終就是虛有其表、圖文不合,不管是演妖怪、演動物、演穿越,背後包藏的多數是簡單與直線的溫情、友情或愛情,就算是演政治、演社會,情節也經常窠臼到讓人不忍卒讀。最終會被大眾買單的,還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溫馨鄉土風,不是不好,但可不可以有點別的?

常有個直白的疑問,如果我們講述的故事象徵這片土地上大家所共同經歷的事物,那我們所講的這些故事符合比例嗎?例如在這個疫情肆虐的年代,我們似乎才開始比較有感於「工程師」這項職業的存在價值。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疫情造成數位資訊元件的需求大增,所以「護國神山」台積電帶領了一波波台股的漲勢。另一方面,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之所以可以相對地保持穩定及安全,有賴於一群「口罩國家隊」工程師群策群力的貢獻。

如果從台灣的產業結構來看,不僅投入科技相關製造業的人口比例接近一半,從行業別的角度來看,在服務業裡面也有很大比例與科技服務相關,那為何這些人的故事總是乏人問津呢?

在我大學及研究所時代的朋友中,大概有超過八成的人是在廣義的高科技領域中工作,每次聚會時也會聽聞不少有趣甚至是動人的故事。這裡面有為了搶下某張關鍵訂單而不眠不休的故事,有因為無法忍受高張力工作環境而提早退休的故事,有因為公司營運轉型而被迫遠離家鄉的故事,更有隨著子女長大在家庭、事業、健康之間掙扎的故事——要熱血有熱血、要感人有感人,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富含滿滿的知識及哲理。

只可惜這些人的面孔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模糊與蒼白的,我們對於他們的生活歷程沒有想像,對於他們生命故事更是顯得豪不在意。說好聽的護國神山,其實在大家的文化日常裡,這些人不過就是一張張會走路的鈔票。

結語

向來,我認為在生活裡會談論的人事物,才真正是我們文化中的一環。在後疫情時代,我們需要學會更多挖掘與講述自己故事的能力,不僅對於文化的深耕有幫助,對於知識的創新與學習也會有同樣的助益。

除了工程師之外,我們還有許多很少被細數的故事,想要做更多對社會更有益的科技大廠基金會、想挑戰更多精彩人生故事的編劇、想調度嶄新敘事場景的導演,多青睞一下我們自己最切身的這些故事吧。

《誰是被害者》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 圖/Netflix
《誰是被害者》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 圖/Netflix

  • 可參考哈拉瑞《人類大歷史》一書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