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蓉/國際不打小孩日:真的好生氣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陳姝蓉/國際不打小孩日:真的好生氣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圖/路透社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圖/路透社

想要好好說,卻忍不住打了小孩,身為父母的你知道自己怎麼了嗎?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這是從1998年開始,由美國民間組織「有效規範中心」發起的紀念日,想要提醒成人使用體罰可能對兒童帶來的生理及心理傷害。台灣在2006年底跟進,透過立法禁止學校體罰,試圖從教育現場推廣「不打小孩」的行動。

明明知道不該打,卻還是克制不了怒氣……

然而,為何「不打小孩」這件事情,需要如此大力宣導與推廣?不打小孩,真的很難嗎?我猜,對大多數父母而言,真的不容易。尤其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有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時候,「打」或許是最快速有效制止孩子當下行動的方式。

然而,越來越多的資訊和研究顯示,體罰對孩子的身心狀態及親子關係,都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致使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無法適當地理解他人的語言、學習適切的互動,以及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打了孩子之後,並無法有效達到管教的目的,因為孩子往往只記得被打的恐懼和疼痛,忘了自己為何而被打,需要改善的行為是什麼。

實際與父母們接觸的過程中,能體會到多數父母真的很愛孩子、也很希望好好教養孩子。他們在認知上多半知道,也能認同不要體罰對孩子比較好,但困難的是,常常卻在理智線斷裂的片刻,無法克制自己地出手了。

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驗。記得孩子大約三、四歲的時候,只為了出門要不要穿某件衣服,可以哭著在地上打滾許久。好說歹說,剛開始只是想提示孩子冷暖問題,到後來即使順從孩子意思也無法安撫的時候,順手就把原本抱在手上的孩子拋到床上,不想管他了。這個拋出去的動作雖然沒有傷到孩子,但他被我嚇到了,而我也被自己嚇到了。

我怎麼會如此粗魯的,用行動告訴孩子我不想管他了呢?我到底怎麼了?

為何「不打小孩」這件事情,需要如此大力宣導與推廣?不打小孩,真的很難嗎?示意圖。 圖/路透社
為何「不打小孩」這件事情,需要如此大力宣導與推廣?不打小孩,真的很難嗎?示意圖。 圖/路透社

失控的情緒,反映著父母被觸發的內在經驗

後來回想當時的我,可能內心有兩個狀態,讓我再也無法好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回應孩子、或只是安靜的在一旁守護。

第一個是內在的挫折感,好像我已經用盡了各種方式,孩子都還是不買單,感覺自己好糟糕,怎麼做不好「媽媽」這個角色?另一個是對孩子的憤怒,想到自己小時候,媽媽說一就是一,哪有這樣吵吵鬧鬧的?自己已經如此耐著性子了,怎麼還是講不聽呢?

這樣的經驗,其實很多父母在失控的時候,都有可能碰到。但不管是哪一個,這都是父母自己早年的內在經驗,在與孩子互動時被觸發了。

怎麼說呢?以上述的例子,如果再往下探究,那個「自己怎麼做都做不好,覺得自己好糟糕」的聲音,很有可能是早年被自己的父母、長輩所責罵的聲音,慢慢變成自我斥責的話語。多半時候,這樣的自我要求會促使一個人不斷前進、把事情做好,但面對一個三、四歲的幼童,要把孩子「管好」,常常受限於孩子的大腦發展不成熟,不論是難以理解父母語意,或是難以控制情緒衝動,都會使父母感覺自己「管不好小孩」,而失控或暴怒。

另一個聲音,則是父母心中那乖巧的內在小孩,出來打抱不平了。小時候順從的父母,經常習慣壓抑自己內在的需求以配合長輩管束,但是當孩子處在一種很自我的狀態,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時,父母那習慣壓抑的內在小孩會覺得不公平,我都努力忍耐,你怎麼無法跟我一樣?這樣的內在聲音,也會使父母忍不住對自己的小孩產生憤怒的情緒。

這些都是父母真實的內在經驗。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但不論原因如何,如果父母因為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而無法自制地出手打小孩,那麼這些負面的身體與情緒經驗,就會永無止盡地代代相傳。

如果父母因為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而無法自制地出手打小孩,那麼這些負面的身體與情緒經驗,就會永無止盡地代代相傳。 圖/路透社
如果父母因為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而無法自制地出手打小孩,那麼這些負面的身體與情緒經驗,就會永無止盡地代代相傳。 圖/路透社

把孩子的狀況與你的經驗分開

仔細想想,一個三、四歲的小孩持續哭鬧,真的是為了讓父母覺得自己很糟,或是要跟父母一較高下,看誰能更放縱自己的需求嗎?不是的。即使是兒童或青少年,情緒或哭鬧的反應,也只是呈現當下的焦慮、恐懼或內在需求沒有被滿足的狀態而已。但是當父母把孩子的情緒訊息,解讀成對自己不滿意,或孩子正在比較、競爭誰比較強或誰能主導的時候,其實就無法貼近孩子正用情緒傳達給父母的訊息。

回到我一開始所舉的例子,當時我把孩子拋到床上後,自己冷靜了一會兒,回過頭去抱了抱孩子,問他剛剛到底怎麼了?他指著原來想穿的衣服,說要換回這件。但在爭執的時候,我明明也同意了可以換這件,他為什麼還是一直哭?他說:「那時候的媽媽好兇,我好害怕!」

聽到這裡,我自己感覺很不好意思,自己沒有意識到,爭執的過程,雖然口語上可能同意了孩子,但口氣、肢體語言甚至表情等等,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最後還誤解了孩子哭泣的原因。

當我能把孩子的經驗和我自己的感受分離,如實理解孩子哭鬧時的心情,我好像就氣消許多,可以好好的抱抱他、跟他說聲對不起,幫他換好衣服,一起出門去了。

帶著孩子一起練習覺察

有些父母會說,生活就是如此緊迫,哪有時間每次都這樣慢慢來、慢慢了解。我想說的是,孩子們其實都是非常有包容力的,父母如果出錯,只要願意修補,多半的孩子都會接受。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愛父母,常常超乎父母自己的預期。我也常常這樣提醒自己,尤其孩子對我鬧脾氣的時候。而且父母並不需要完美,知錯能改,反而是一種非常好的示範。

因此,雖不是每次都能這樣好好的談,但在生活中,只要有心,找個空檔與孩子談談某次衝突的經驗,了解一下自己和孩子的溝通,哪邊沒有接上線?如此累積一些對彼此的理解,那麼就有機會減少衝突時的情緒觸發,或是比較能弄清孩子不明所以的情緒反應。

在溝通與覺察的過程中,父母在發展與能力上,通常比起孩子更能了解情緒或行為的意義。因此,若能暫時不要想著公平不公平,好好負擔起父母的角色,帶領孩子一起探索,才能幫助親子之間更清楚、明白彼此的情緒代表什麼意思,以及溝通過程需要如何調整。

帶領孩子一起探索,才能幫助親子之間更清楚、明白彼此的情緒代表什麼意思,以及溝通過程需要如何調整。 圖/美聯社
帶領孩子一起探索,才能幫助親子之間更清楚、明白彼此的情緒代表什麼意思,以及溝通過程需要如何調整。 圖/美聯社

必要時才設限,可以提升設限的效果

有些父母會提到,孩子常在一些不恰當的時機想要做些不合適的事情,又講不聽,堅持度很高的時候,難道就不用管嗎?

需要對孩子設下規範,經常也是親子間的衝突情境之一。我通常會請父母做兩件事:第一是回到覺察,想想這個情境如果照孩子的想法去做,是否真的不行?還是因為父母自己的經驗,導致有些擔憂、不安或覺得不妥當?

如果親子互動中,孩子說什麼都會被限制,那等到真的需要限制的時候,父母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會感覺父母只是「為管而管」。若平時就能給孩子較多的自主與選擇權,那麼在遇到真正有需要的情境而設下限制時,孩子會知道這情境與過往的狀態不同,而更願意與父母協商替代方案。

但若有安全的疑慮而必須設限時,在技巧上,我會建議父母練習運用遊戲治療中的設限三步驟「ACT」,與孩子協商替代的方案:

  • A(Acknowledge):指認孩子的感受、期待或想法。
  • C(Communicate):說出限制,以口語方式進行溝通。
  • T(Target):提供另外可行的選擇。

例如,孩子在冬天想要穿短袖出去,父母擔心這樣會感冒。除了強制禁止,或是讓孩子自行體驗後果、感冒了再說,第三種做法可以是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今天真的很想穿這件衣服(指認期待),可是天氣真的很冷,不能只穿一件短袖,會感冒(說出限制)。你可以選擇再裡面加一件衣服,或是加個袖套在外面(替代方案)。」

有時如果孩子的情緒還算穩定,我也會和孩子協商,這次先不穿,下次想穿短袖之前,先看看天氣預報才決定。教導孩子如何自我評估,以做出更恰當的選擇。

我認為,教養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想要不打不罵、好好講道理,但是沒有覺察,很難知道情緒為何會重複暴衝,沒有練習和修正,也很難找到屬於親子之間合適的溝通方式。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相處就一定有摩擦,更何況,父母除了愛孩子,還多了一個管教的角色,如何能適當約束卻又不需打罵,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我覺得還是很值得投注心力嘗試。

*更多關於不體罰的教養思考,請見人本基金會430特輯「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

(※ 作者:陳姝蓉,致力於推廣家庭溝通、情緒教育與精神健康。經過10年護理工作後,轉入家庭當了10年的全職媽媽與兼職學生,爾後從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畢業,成為諮商心理師。個人部落格:滋心空間。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想要不打不罵、好好講道理,但是沒有覺察,很難知道情緒為何會重複暴衝,沒有練習和修正,也很難找到屬於親子之間合適的溝通方式。示意圖。 圖/路透社
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想要不打不罵、好好講道理,但是沒有覺察,很難知道情緒為何會重複暴衝,沒有練習和修正,也很難找到屬於親子之間合適的溝通方式。示意圖。 圖/路透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