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琦/酒店公關的心聲——酒店,是一場有酒喝的心理諮商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江婉琦/酒店公關的心聲——酒店,是一場有酒喝的心理諮商

依依覺得在酒店裡,她的成就感在於填補了別人對關係上的需求,也彌補了她對自己生命中的不完全。這場心理諮商,喝的是酒。 圖/作者提供
依依覺得在酒店裡,她的成就感在於填補了別人對關係上的需求,也彌補了她對自己生命中的不完全。這場心理諮商,喝的是酒。 圖/作者提供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想活得比較好,但只有自殺能解決,那就太不公平了。

你叫我依依好了。高中的時候我有一些心理疾病明顯的徵兆,生病在大學爆發,沒辦法坐教室上課,19歲就開始去外面工作。我學歷只有高中,做過服裝設計師助理、美妝銷售,但受限於我的精神狀態,都做不久。這些工作薪水兩萬多、大部分算時薪,我有時沒辦法工作,存款就一直消耗。是因為錢,我選擇做酒店。這份工作對我的精神狀況更有彈性,生活過得去,不用擔心請假和心理諮商的花費。

做酒店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過去不知道為什麼,我有許多奇奇怪怪被性騷擾的經驗。這讓我沒辦法碰觸很多東西,有強烈的排拒。但我好奇,如果外面那些傷你的東西,沒辦法討回公道,也沒有錢,那我進入酒店業呢?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碰觸,我都不舒服,還是有些感覺是我不太知道的?我想知道,在這個工作中試著理解自己感受的時候,可不可以得到一些療癒?

有時候,刻板印象反而變成我的擋箭牌

記得那時我還在當電子公司的助理,我開始上網爬文、看書,看到紀慧文寫的窩包公主研究,發現酒店產業沒有主流敘述那麼悲情;也看日本《最貧困女子》對八大行業的描述,有很多台灣沒有的觀點。都理解了之後,我開始做酒店這個行業。

酒店工作當然還是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客人需求擺第一,當他問妳1加1等於多少,妳明明知道他一定不是要講等於2的單純數學題,但還是要聽他說自己的那一套哲理。不舒服的還有惡意的言論,或是看似善意但其實很貶低你的話語。

客人對酒店公關會有一套刻板印象,會覺得你來做酒店就是想買名牌包,或你今天有精神疾病,就是因為做小姐遇到爛男人的關係。但他們其實不了解我的人生。客人會覺得酒店公關有一套樣子,但即使你剛好符合他們的想像,你真的單親帶著小孩,有些客人也會覺得你在騙人,只是想博取他同情。

不過刻板印象也有一些好處,我可以藏身在那些東西裡面。當在外面,我說我學歷低、有精神疾病,別人可能會講不中聽的話。但在酒店裡,他講這些話的時候,要先付我錢。

2015年攝於日本歌舞伎町。 圖/路透社
2015年攝於日本歌舞伎町。 圖/路透社

做酒店也有成就感

我覺得在酒店的我,並不是一個不一樣的人格。我微笑,站台,給客人挑。我仍然是我自己,我只是把我平常的表現放大、縮小。放大我的善解人意,縮小我碰到不想碰的東西時,會不太舒服的感覺。

酒店工作也有自己的成就感。當我填補了他人對於關係上的需求,我會覺得很開心。如果是一群人要來high,我就陪他們high;如果有人心情不好在抱怨,我陪他抒發心情,承擔他的情緒;或有人想來找妹子、想要有曖昧開心的感覺,我就陪他演一套沒有寫好的劇本,演得好大家都很開心。

我也有遇過一對女客,女兒帶媽媽來上酒店,來酒店是因為爸爸不久前過世了。她們說爸爸一直有在上酒店,媽媽來,是想知道爸爸為何上酒店、酒店到底有什麼好玩的。我們就一起喝酒、唱歌,跳得很嗨。雖然我沒辦法在那幾個小時彌補她們的難過,但可以陪在她們身邊。媽媽不太會喝,但還一直說要喝,我還幫她擋酒。酒店是一場有酒喝的心理諮商。

酒店對我來說,也彌補了我生命中關係的不完全。我以前的家庭環境特殊、沒有朋友,也沒有任何交往經驗。在酒店跟人互動的人際交流,如果遇到的是好客人,對我來說是療癒的。做酒店工作之後,我的精神狀況其實有好轉,疫情酒店停業後,我的狀況反而比較嚴重。

不過酒店當然也有累的時候,有次我早上下班,從6點坐捷運坐到10點,因為太累一直睡過站,坐過去又坐回來,最後搭計程車回家,回家就是暴睡。雖然這個工作喝酒很累,但有的時候也會覺得滿爽的,沒有時間去想自己生命裡的難題。我覺得,如果在世界上,沒辦法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活著像是損耗,最後破破爛爛到只能自殺,很不公平。

酒店對我來說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我不需要以這個行業為榮。不像過去做過很多工作,主管期待你要喜歡這個工作、要有使命感。做酒店,如果我說很累,同樣做酒店的,大家都能體諒你的辛苦。

展覽資訊

2021貧窮人的台北:一點五公尺的裂縫
展覽期間|2021.10.28-11.12
展出位址|https://2021.wotp.life/

我覺得在酒店的我,並不是一個不一樣的人格。示意圖。 圖/路透社
我覺得在酒店的我,並不是一個不一樣的人格。示意圖。 圖/路透社

(※ 作者:2021貧窮人的台北,現代社會中,貧窮經驗常受到各種歧視與污名,在生活中隱而未現,也讓身處貧窮處境的人獨自面對困境,因此「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每年10月舉辦「貧窮人的台北」,便是希望讓貧窮者由自己的話說自己的故事,讓貧窮經驗現身。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