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展覽和升學脫勾就不會有人造假嗎?
忽然想要敲鍵盤談談科學展覽是因為最近兩起事件:(1)先前有個建中學生爆料說他參加科展的時候看到科展的「作假文化」,他指稱指使造假的學生家長本身就是個大學教授 (然後網友就感同身受地回應說:「真der真der」);(2)有高中生和家長問我「做科展對多元入學究竟有沒有幫助?」(我直接回應:「你們高興就好」)
科學展覽對國中小教師與學生所造成的困擾不是現在才有,多年來,也一直有些曾參與評審的教授們,跳出來痛批科學展覽中充滿了「代工」文化。這也使得絕大多數在國小到高中沒有經歷過科學展覽的大眾(尤其是父母)對 於「科學展覽」有種心神嚮往但又霧裏看花的感覺。
小孩得了獎上了報被學校褒獎聽起來是件很威的事,但怎麼看到好多人都在罵這是假的?究竟什麼是真正的科學成就?什麼是假的代工刨製?我以一個從小學二年級就參加科學展覽到高二,而且在保送升學上完全不順利,並且因科展而結交非常多師生的「過來人」身份談談中小學科學展覽長期以來的問題。
什麼是「科學展覽」?
其實中小學科學展覽早在民國45年起就開始舉行,辦理的層次就是從校展到縣市展,然後再到全國展。科學展覽的舉行目的在一開始就真的只是鼓勵中小學生與老師對科學研究產生興趣,並且把科學精神應用在生活中。比起國高中的各個科學實驗能力競賽來說,其實並不是非常激烈的比賽。
早年的科學展覽分成初小組、中小組、高小組、國中組、高中組,以及各級學校的教師組。學門類別有生物、化學、物理、地球科學與應用科學。校展的主辦單位就是各學校,縣市展當然就是各縣市的教育局,而國展的主辦單位就是國立科學教育館。至於國際展則是在1991年後才開始辦理。代表則是由國展選出,在過去台灣選手會參與的國際展也只有一種,例如美國西屋電器科學展(後來轉變為英特爾國際科學展)。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與知識的分眾化,科學展覽的型態變得更多元,除了原本的縣市展與國展,選派得獎學生出國參加比賽之外,科教館也自行舉辦台灣國際科學展覽。在分組的變革方面,小學排除了一到三年級學生的參與,只有四五六年級能參加,而且取消了教師組。雖然這項改革的因素在於有越來越多評審認為,國小一到三年級的科學展覽的代工狀況研究,而且學生的程度大不如前,而老師本身的雜務越來越多,也讓老師無暇在課餘進行科學研究。然而此舉也排除了鼓勵教師自行研究與繼續學習的本意。
做科展有甚麼好處?
在1990年代之前,科學展覽的得獎者,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頂多會得到校內或縣市內的表揚。在那個只有聯考作為唯一的升學管道的年代,在科展得獎的學生有時候還會被校內老師認為不務正業,覺得沒事做科學展覽不是正途,對升學是沒有幫助的。
高中升大學的甄試制度的起步也相當晚,早年可被推薦甄試的學生侷限於國科會的高中資優生培育計畫內的部分學生,以及在全國科學能力競賽的得獎學生。至於科學展覽得獎學生(僅限國際賽得獎者)被納入保送制度內考量則是1989年以後的事。
高中升大學的甄試制度大概在1990年代之後開始啟動,遠早於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因此能夠使用科學展覽得獎者的名義順利拿到大學門票的學生人數並不算多。然而在多元入學方案推出以後,作科展就瞬間成為一個選項與籌碼,但不是一個投資報酬率最好的選項。為什麼?因為要花時間,要花精神,要花錢,要經過校內比賽、縣市比賽、國展,還有國際賽的洗禮。對於一心只求進入台清交成的某些學生來說,感覺太麻煩了,還不如好好拚考試就好。
科展造假現在才有嗎?
其實科學展覽的造假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巧妙有所不同罷了。有些學校,尤其是某些國中與國小,把科學展覽比賽中的作品解說當成朗讀比賽在經營。所以動手的同學、想出點子的同學和老師,和講解作品的同學就是三回事。
我記得很清楚,在我小二參加科展的時候,有個女生代表某件高小組作品,但是在我小四參加科展的時候,那個女生忽然變成初小組。逆齡演出真的不是現在才有啊,以前就有了。到我國中參加科展的時候,在謝詞的部分感謝名牌大學教授或中研院的研究員的大力幫忙其實也已經是常態了,但是我們能說和研究機構有關係就必然是造假嗎?我們明明期望在科學展覽中發掘早慧與有創造力的學生,但是為什麼不相信他們?
理想的科學展覽應該是甚麼模樣?
有些評論認為,科學展覽中充滿高科技的儀器和理念,這些國高中生或小學生並不是議題的創造者,也不是策略的發想者,頂多只是思緒縝密的操作流程中的執行者和解說員,所以就算該研究的成果看來非常驚人,仍然令人無法相信那是一個學生個人或團體的作品。
然而在現實上,科學知識和技術的演進日新月異,我們無法要求學生一切都從最初步的、直觀的、肉眼所見觀察所偵測的現象來發掘議題的存在,因此在中小學生繁忙課業之外,還冀望他們能夠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深入廣泛的閱讀、連結現象觀察與現存議題、清楚地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雕琢問題之後,能掌握技術、設計實驗,最後還能詮釋結果與發表見解,這是極度不容易的。
正因為非常不容易,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毅力、興趣、熱忱,以及來自學校與家長的支持,所以當科展的日程訂下來以後,很多學校就開始設立「做科展」的時間表。如果要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端出一道快炒小菜,那麼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去參與一項早就在進行中的大型先端研究計畫,讓學生去參與操作,讓學生參與產出新知識的過程與貢獻。這沒有真的不好,但是就科學展覽的設置初衷,也就是鼓勵老師與學生進行課程以外知識的探索來說有點搭便車,急就章,也相當廉價。
那麼理想的科學研究是甚麼?是議題先進?儀器昂貴?背後指導陣容龐大?作品說明書撰寫精煉?排版專業?看板設計華麗?還是現場解說同學的伶牙俐齒?這些恐怕都不是一個科學研究的最重要元素。真正的科學研究應該要吻合幾個要件:
- 現象本身要存在:在科學展覽作品中我經常看到一些連「現象偵測」都沒做好的作品。這些作品在完全沒有確認現象是否存在的情況下就問了許多「大哉問」,這是不對的。
- 問題要精確:許多作品總會提出一些漫無目標的「大哉問」,例如:「究竟是如何?」「彼此間的關係為何?」「A對B的影響」。如果問題不夠精確,就經常會上演雷聲大雨點小,還有掛羊頭賣狗肉的研究計畫。
- 不可把現象偵測與假說檢驗混為一談:事實上大多數的科學展覽作品都缺乏對這個事項的清楚說明。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甚至是老師,把問題、質疑、假設、預測、期望和假說通通混在一起。最後自說自話、繞圈圈、或落入循環論證的圈套中而不自知。
- 無懈可擊的實驗設計:一個好的研究至少要做到確認實驗操作可行性而進行的前測試、變因的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還有空白實驗)的設計、精確的參數收集與統計、還有合理的數據詮釋。最重要的是這些操作都應該要能回應該研究所關切的問題,而不是漫天瞎做一堆沒有意義的操作。
- 誠實的數據詮釋:有些科展作品對實驗結果有非常高的「期待」,如果實驗數據不如己意,就認為「不夠漂亮」或「失敗了」。甚至有些作品還會操控數據使其吻合想像。事實上這完全就是研究倫理的議題,是萬萬不可出現的。
- 合理與有意義的討論:討論的目的就是進一步地詮釋結果、並指出在研究中發現的可供後續研究發展的議題,以及可應用的方向。但許多科學展覽作品卻在「討論」部分嘮嘮叨叨地重複前言、好像在寫悔過書似地檢討操作流程的問題(而不是邏輯),或是天馬行空地胡亂發想。
乾脆取消科展生的甄試資格就能解決問題嗎?
如上所述,早在多元入學方案出現之前就可能出現一些在內容或手段造假的作品。雖然這些造假的規模和所涉及的技術和人員層次可能是一年比一年厲害,我們難道應該鼓吹停止科學展覽?停止科學展覽得獎學生的保送甄試資格?我並不這麼認為。
根據多年來舉辦科展的結果,從科學展覽中我們的確有可能發掘「真正的某個知識領域的專才」,而這樣的專才其實又很可能在一般的,強調通才的教學活動,以及利用「短期操作的活動經驗」就能獲得機會的升學管道中被洗刷掉。因此為這樣的學生保留因為科學展覽而獲得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科展中的造假行為常常被媒體放大,並被以訛傳訛地被當成一個廣泛的現象,作品本身在科學品質上的瑕疵,即使是得獎作品,卻非常廣泛但極少被討論。為什麼?因為自從某種「替孩子移開人生旅途中所有障礙的」教育與教養論調出現以後,一切都要往光明面看,大家超愛展現正能量,沒有人真的願意去指出錯誤與瑕疵。因為只要把「沒有苦勞也有功勞」,「學生會難過」,「對辛苦練習的學生不公平」這幾去台詞拿出來,評審就沒轍了。就算作品的品質不是那麼好,也非要排出名次來。就算有很多的問題,也很難精確誠實地寫在評語中,就只因為那「不要那麼嚴格」的氛圍。
如果我們希望科學展覽的舉行能夠回歸到對科學真心的喜愛,並且誠懇地從頭學習科學議題的發掘與研究方法的雕琢,而不是一個年復一年的惱人活動,折磨著老師、學生與家長,或被拿來當成一種人生跳板與工具,那麼我認為應該要改善幾個環節:
- 在師資培育中加強科學邏輯、深入閱讀與論述形成的訓練,而不只是那些為了課綱服務的教學方法。
- 教育主管當局不要再把科學展覽的「件數」當成學校與教師的績效指標,避免學校為了衝人氣與件數而強迫各班級生產出沒有意義的作品。
- 在教學上,無論課綱寫得再完美,都不應該限制對科學研究極有潛力學生的學習方式、知識範圍與時間利用。優異的專才是不可能和大家一起當飼料雞的。
- 具有科學研究天份與熱情的學生不會只出現在所謂的「資優班」或「資源班」,校方應該避免在培養學生的同時,鞏固了社經階級流動不易與教學資源不均的現況。
- 科學展覽的主辦單位應該要慎選評審,讓科展不會只是海報和朗讀比賽。
- 而家長與校方也應該要信賴評審的專業,因為科學就是要無懈可擊,你的孩子再怎麼努力花很多時間,只要有基本的邏輯疏漏就不會是好作品,這期間有很多主觀與客觀的部分,我們應該要相信評審,而不是干涉評審或動輒控訴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