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務員,我支持年金改革 | 林于凱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公務員,我支持年金改革

「反污名要尊嚴」支持也能理解,但是年金改革不能損害軍公教權益的口號僅是個神話。 攝影、製圖/陳柏亨;鳴人堂
「反污名要尊嚴」支持也能理解,但是年金改革不能損害軍公教權益的口號僅是個神話。 攝影、製圖/陳柏亨;鳴人堂

首先,我是公務員,我支持年金改革

9月3日下午「反污名要尊嚴」的遊行,現場有各式團體出現,手上標語不一,包含「釣魚台是我們的」、「假改革真消滅中華民國」等等……但大家其實想問的是:上街頭的人們,你支持年金改革嗎?

今天現場站出來的,表面上是為了軍公教長期被負面標籤化所累積的不滿而站出來,但其實動員者主要目的仍是為了正進行中的年金改革。遊行的發起人「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代表李來希表示:「年金不是不能改,但要在和諧氣氛下討論」。據悉,目前幾次年金改革會議上,李來希曾高分貝抗議並退席引起注目。

年金改革可能直接影響月退休金,這個前提下,必然引起針鋒相對的情況。所以,和不和諧可能不是重點,能不能理性討論,才是重點。直接切入重點好了:

請教李來希:你說年金改革不能溯及既往,那就是希望年金制度的缺口,都由現在及未來在職軍公教承擔囉?是這個意思嗎?

我反對某些媒體老是舉特例(例如:法官退休月領十幾萬、黨職併公職還領十八趴)來造成公務員被刻板化。談年金改革前,還是先搞清楚目前年金制度的設計。

在此引用沃草的整理,1995 年新制實施後,軍公教人員被劃分三類:

  1. 第一種是1995年前任職並退休的人,退休金完全採計舊制,仍由政府編列預算支付(2015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共編列2233億元,加上803億的十八趴利息,共約3036億元,佔政府總預算約10%);
  2. 第二種是1995年後任職,完全採計新制,退休金將完全由獨立於政府年度預算之外的「退撫基金」支付;
  3. 還有一種處於新舊制交錯的人,他們在1995年前任職,卻會在1995年之後才退休,這些人1995年以前的年資由政府以編列預算支付,之後的年資則由退撫基金支付。

那麼要談年金改革,必須先講清楚,到底是談「退撫基金的改革」,還是整個「退休金制度的改革」(退撫基金+政府編列的退休撫卹支出+十八趴利息)。

9月3日軍公教大遊行,來自全台的軍公教人員集結於凱道抗議蔡政府年金改革。 攝影/程宜華
9月3日軍公教大遊行,來自全台的軍公教人員集結於凱道抗議蔡政府年金改革。 攝影/程宜華

遊行現場有各式團體,手上標語不一,包含「釣魚台是我們的」、「假改革真消滅中華民國」等等。 攝影/程宜華
遊行現場有各式團體,手上標語不一,包含「釣魚台是我們的」、「假改革真消滅中華民國」等等。 攝影/程宜華

18%利息不能一概而論

好,先談媒體最愛講的十八趴。所謂的18%,本來是為了民國50、60年代左右的軍人、教職與公務人員所設計的制度,那時候公教薪水偏低,軍人多被鼓勵領一次退休金,因此十八趴成了這些族群退休生活的保障。

十八趴的制度,以1995年為分界,1995年以前進政府的人才有十八趴,並且根據1995年以前的服務年資計算優存額度。退休能領多少,關鍵在於優存額度有多少。目前政務官優存額度上限是200萬(200萬×15‰ =孳息3萬/月)、但軍士官平均優存僅有50萬(孳息7,500元/月)。而以教師為例,早期教師一個月薪水不過數千元,存款不多,如果選擇一次領退休金,退休後僅能依賴十八趴這幾千元的孳息維生,跟領月退俸者不同,依此可見,不同族群對十八趴的依賴程度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但有些新舊制者同時享有月退休金及十八趴,就不合理了1。2006年阿扁執政時,考試院提出十八趴的改革方案,即使國親立委凍結銓敘部幾乎所有預算的壓力阻擋之下,銓敘部還是很有Guts的宣布,公教人員18%退休優惠存款利率改革方案如期實施。不過,到了2010年11月,小馬執政時再把18%修回來,並法制化,通知全台各地退休公教人員,可以回來辦理十八趴優惠存款囉!因為這個調整,十八趴優存額度回復至2006年2月扁政府改革案之前的標準,臺灣銀行一個月之間因此增加270億元的優存

這樣的作法當然引起社會的反彈,在2013年關中提出的年金修正版本中,1995年後新舊制退休人員的18%優存利率從2017年逐年調降,預計到2020年降到9%。這個方案可能使得早期薪水偏低,依靠十八趴孳息過退休生活的公務員受到衝擊,因此關中版本中還有「改革後低於3萬2160元者,政府將保障其每個月能領取3萬2160元」的「樓地板條款」。這樣的方案,消除十八趴的不合理性,同時保障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立意不錯,不過,還是被公務員團體透過立委施壓而遭延宕。

小英政府上台後,成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由陳建仁副總統任召集人,目前開過十一次會議,年金改革方案其實仍在溝通中,尚未進入實質討論,卻已遭到公務員團體的壓力。這些公務員團體以退休人員、或是屆退人員為主力,他們有充分的資源及時間進行政治遊說,或者透過媒體製造輿論壓力,因此聲音容易被聽見,也帶給「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不小壓力。

「當初說好的現在卻要收回去」?

以93遊行發起者訴求的「年金改革不可溯及既往」,所持理由是:溯及既往不符合信賴保護原則。部分退休公務員認為,當初是被政府以優渥退休金鼓勵提早退休,並且選擇月退俸而非一次領,如果現在要動到他們月退俸,那當初就不見得提早退休、或是可能改選擇領一次退休金。即使,他們現在的生活無虞,但是政府財政吃緊,腦筋不動到向財團課稅,而是將軍公教退休金緊縮,就是不對。「當初說好的現在卻要收回去」有種被騙的感覺。

好,我同意必須改變不合理的企業賦稅制度,也同意雇主方必須給予勞工更高比例的提撥,提高勞工退休保障,不過,這不代表以上事情未解決前,就不能談年金改革的問題。一碼歸一碼。如果,退撫基金已走到入不敷出的程度,退休撫卹支出也造成政府財政沉重的負擔,最重要的,當60歲退休人員領的月退俸,居然比30歲年輕人的平均薪資還要高時,是否,我們能相忍為國呢?

事實上,有些教師團體發出了支持年金改革的聲音。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蕭曉玲即表示:

以公校老師來說,以前月繳5000台幣,繳了25年後,共繳了150萬台幣,但是月退休金可以領到6萬台幣,只要25個月就領完了過去25年的份量,而且還能領到過世,與勞工和私校老師相比,是非常不公平的退休制度。」

《公門菜鳥飛》一書中亦實際計算,以任職30年的七職等年功俸六級公務員計算,他每個月自本俸中提撥12%到退撫基金,到退休前共繳出約120萬;而退休後以平均壽命80歲,至少領20年的月退俸計算,總共可以領回1125萬(幾乎是繳一元領回十元),這樣的制度設計,難怪退撫基金會破產。

老實說,在1995年推動退撫新制時,精算的公務員自主提撥率是17.9%,但當時立院卻決定是8%。即使現今修正為12%,仍不足以補足這個缺口,最近精算,要填補過去20年提撥率不足的缺口,現職公務員應該要提撥本俸40%以上作為退撫基金。那麼,請問李來希先生,你仍然堅持年金改革要現職公務員「多繳、少領、延後退」,但不能溯及既往嗎?

軍公教遊行發起人李來希(右三)認為年金改革不能溯及既往。 攝影/黃義書
軍公教遊行發起人李來希(右三)認為年金改革不能溯及既往。 攝影/黃義書

回到退休金制度設計的基本原則

好,如果真的不能溯及既往,那或者還有另一種方案:現行月退俸金額分毫不動,但過去不足的退輔基金提撥額,應該要補回來。反正,本來也就是繳多少領回多少,過去繳一元領回十元(新舊制者應該領回更多),不覺得太多了嗎?

「多繳、少領」其實都可以理解,反正退撫基金錢不夠用了,就只能多繳一點,少領一點。但是如果因為基金不夠支付退休金,就要大家延後退休,那真的還蠻擔心以後台灣政府會有一群老爺爺老奶奶等級的公務員,這樣對台灣政府的整體運作真的好嗎?

除此之外令人擔心的一件事是:這次93遊行,大家聽到了「年金改革不能損害軍公教權益」的聲音,這句話非常動人,問題是,沒有權益關係的改變,如何談改革?站在關心下一代未來的角度,有教師團體發出力挺年金改革的聲音,然而,來自公務員不同的聲音,卻仍被壓抑著。

年金制度改革必然衝擊某些人權益,但面臨退撫基金入不敷出,加上退休撫卹金支出佔政府總預算比例偏高,勢必要進行改革。但改革過程需要的是財務精算、制度分析、理性溝通,並設法提升退撫基金的投資效率,這些事情不是喊喊口號,也不是煽動群眾情緒可解決的,而必須務實地提出解方。

「反污名要尊嚴」的訴求大家都能理解也能支持,但是「年金改革不能損害軍公教權益」這種口號,實在令人覺得像是嫦娥掛在月亮上一般,美美的但是個神話。

回到退休金制度設計的基本原則:「世代互助的精神,保障每個人可以過有尊嚴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這才是讓所有人幸福、讓社會公平的基礎。

退休金制度應回到世代互助的精神,才是讓所有人幸福、讓社會公平的基礎。 攝影/記者余承翰
退休金制度應回到世代互助的精神,才是讓所有人幸福、讓社會公平的基礎。 攝影/記者余承翰

點圖看更多「國家年金改革」專題

 

[1].

擁有十八趴年資的近40萬名在職人員,還沒達到退休年齡,其陸續退休後,開始加入領取十八趴利息的金額將越來越大,預估在2018至2020年將達到支出的高峰。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