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問題百百種,政府應正視「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委員會」 | 黃偉翔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技職問題百百種,政府應正視「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委員會」

台灣技職教育問題的共通點,在於缺少「實質的跨部會協調機制」。 圖/阮培皓提供
台灣技職教育問題的共通點,在於缺少「實質的跨部會協調機制」。 圖/阮培皓提供

不論是與技職選手相關的國際技能競賽、技術士證與職能基準,或是國家資歷架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以及技職教師須具備工作經驗規定……等,隨意列舉幾個,都是跨部會議題。但至今除了「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有經特別協調,並動用許多政府資源外,其他技職議題呢?難道儲蓄帳戶方案會比這些常態性技職政策還重要?

日前我受邀出席「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技職研討會,討論到技職教育的分工,現場許多專家提出大大小小的問題,也有不同領域的人才培養困境,這些問題都有個共通點:台灣缺少「實質的跨部會協調機制」。

以台灣人力資源政策的「技職人才培養」為主體來看,基本盤是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或許再加上一個國發會。如果今天是討論技職農業人才培養,又要加入農委會,可見「以技職為主體的常態性跨部會協調機制」是非常需要的,難道我們沒有嗎?若有,那為何不真正善加利用呢?不可能總想放在教育、勞動、經濟部次長平台處理吧?在過去處理議題經驗,因為資源分配或業務衝突情況下,有單一部會內各單位的協調問題,不然就是各部會間的角力碰撞,這些實務上我們都清楚。

根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四條,規範了「技職教育審議會」單位的法定地位,也就是目前的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會的法源。但我深入瞭解後發現,委員名單都是一時之選,但上次開會已是今年2月,而且只是第一次開會,會中討論了「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草案。然而,這單位的存在似乎就只是每兩年至少開一次會,這樣是否太可惜了?

如果礙於法規文字不夠精確,或許可以請立委協助修法,畢竟《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公布至今也兩年多了,也該到好好檢視一番,尤其是那些窒礙難行的條文。

在我與幾位技職學者們當初的想像,「技職教育審議會」是一個常態性討論技職跨部會議題的院級單位,根據技職(實務性人力資源政策)相關重點議題與問題,定期協調與決策。舉例而言,光是我國的技術士證、職能基準開發與應用,以及國家資歷架構,便值得台灣在面臨學歷貶值之際,好好探究一番了。

此外,像是行政院最近處理的五缺(缺水、電、地、工、人才)議題,其中兩缺是缺人才及缺工,難道不是對技職的警訊?代表技職教育從定位、分工(例如與勞動部職業訓練合作)、資源挹注,以及相關議題都需要去實質檢視。

雖然行政院對五缺拋出了解決對策,但昨日技職研討會上,被提出的問題仍是百百種,全程都在場的教育部技職司長應該很有感觸,許多問題都是經年累月長期累積下來的,輔以勞動條件與環境共同鑄造而成,究其實並非教育部自己能夠處理的。因此,在行政體系內,技職司需要一個穩定幕僚的協調機制,協助解決各種複雜疑難雜症,就看政府高層是否重視。

為了落實蔡英文總統政見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府高層因而特別協調過各部會,但這樣的個案協調經驗,不可能成為往後處理各種議題的模式,假如換了總統或執政黨,台灣的行政體系還會繼續重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我想這個問題誰也無法保證。

為了台灣長遠發展,應該是建置一個常態永續機制,務實地處理複雜的實務性人才培育議題,而政府手上這個有法源依據的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會,是現行可善用的單位。如此,關心台灣前途的技職人不必再感到慌忙,只能乾等總統、行政院政務委員,或是教育部長等決策者,在各種繁忙業務中得以關愛到技職這塊亟欲灌溉的園地。

政府若真想有制度性地解決技職議題,應該投入更多注意與能量在相關單位,做好人才培育這基礎工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