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抗假新聞?——從行為科學研究試著找出答案
◎ 文:王宏恩
2017年初,時任政務委員唐鳳提議要與臉書等社群網站合作對抗假新聞,而世界各地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立法措施。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根據幾位學者的追蹤統計,與美國總統選舉相關的假新聞在社群網站上被轉載了超過四千萬次,這非常有可能影響了最後的選舉結果。1
要對抗假新聞,除了應然面的道德論戰之外,從實然面來說,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假新聞、然後知道誰會相信假新聞、以及假新聞是怎麼傳播的。這也是近年來美國政治行為與政治傳播學界最熱門的話題,有各種小規模實驗、大規模數據驗證,也成為近幾期《自然》期刊討論的重點。2要怎麼對抗假新聞呢?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呢?
資訊提供只是第一步
Dartmouth College政府系的Brendan Nyhan教授針對陰謀論的傳播進行了一系列的問卷實驗法研究。所謂的問卷實驗法,就像在化學實驗室做實驗一樣,先隨機把參加實驗的人分成實驗組跟控制組。不同組的人閱讀不同的文章,再比較兩組態度的差異。因為實驗組跟控制組的人都是隨機分配的,所以假如兩組人在閱讀完不同文章後有不同的態度,那這態度的差異一定是來自文章不同的關係。這就是政治科學裡近年來很紅的問卷實驗法。
根據Nyhan教授2015年的研究發現,美國疾病管制局在網站上澄清流感疫苗會導致發病的謠言,雖然確實會讓民眾比較不相信那謠言,但同時也會讓本來就擔心疫苗副作用的人更不想打疫苗。3另一篇2016年的研究發現,當同時給實驗參加者看政府報告(關於馬航飛機失事)與鄉民陰謀論,假如政府報告上有不明黑塊(暗示說這份報告上面有些是不公開的機密,但事實上並沒有擋到任何資訊),受試者就會顯著地相信陰謀論。4所以,政府透明地提供資訊是有助益的。
就算提供更多資訊,有可能反而讓意見兩極化
耶魯大學法學院的Dan M. Kahan教授2010年執行了一系列問卷實驗,研究民眾對於全球暖化、核廢料安全性、以及校園帶槍等意見的看法。5在研究團隊的問卷實驗中,除了提供這些議題的文章給參加實驗的人閱讀外,他們還偷偷地在某些人讀的文章前頭加上「多數重量級學者相信/不相信」這句話。他們想研究假如該文章有專家背書,那是不是大家會比較相信。研究結果發現,民眾是否相信重量級學者們的「共識」,完全取決於民眾本來就相信什麼。專家學者的背書並不能改變民眾的看法。
另一篇2012年的研究,則發現人們對全球暖化議題的相信與否,反而在那些擁有高學歷、數理工學位的人當中更為顯著地兩極化,數學唸越多的人,可能更相信全球暖化的證據、也可能更質疑全球暖化的數據與計算,因此增加數理能力並不會讓大家找到「共識」。6甚至在較不政治的領域,例如運動,Nyhan教授等人在2016年研究誰會相信美式足球超級盃的冠軍賽有人把球偷放氣以便影響比賽結果,發現到意見兩極化程度最嚴重的是那些最了解美式足球相關知識的球迷。7而在政府政策資訊上,Nyhan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同樣發現,當政治人物先講出某件事,而他們的支持者相信了,幾天後再提供更正資訊,反而會讓支持者更擁護他們原本的態度而拒絕改變。8也就是說,當人們對一個議題所知越多,即使提供再多資訊給他們,也不見得能夠讓意見兩極化的程度降低。
要避免出現平行時空,重點還是在於打破同溫層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Alin Coman教授帶領的團隊,在2016年的最新研究中一次請十位受試者,先請他們唸一小段故事,再讓每位受試者跟其他三位產生連結可以對話,但這每十位受試者被隨機分派成兩組:一、兩大群人,兩群人中間只有一個連結;二、兩群人中間有三個連結。研究結果發現,當兩群人連結越多,在對話完後大家共享的完整故事內容相同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9。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政治系Robert Huckfeldt教授在其成名作Political Disagreement中也指出,一個人會被新出現的資訊影響而改變原有態度的機率,與那個人所處社會網絡裡的意見分布密切相關:越是泡在同溫層裡的人被說服改變態度的機率越低,而處在充滿歧異意見朋友圈的人,最容易被新資訊說服。10
那麼,是哪些人比較喜歡泡在同溫層呢?臉書的資料科學家們2015年發表在《科學》期刊上,針對一千萬名美國臉書使用者的研究指出,雖然平均而言自由派與保守派的臉書使用者有大概20%的臉書好友在另一個陣營,但自由派的人顯著地較不會點擊保守派朋友分享的相關新聞(相對於同溫層新聞的比例是6%;保守派點自由派資訊則是17%),而自由派的動態消息牆上也比較少見另一陣營的資訊(20%,相較於保守派的35%)。11
追根究底,對抗假新聞終究會是每個人對每個人之間的戰爭,而社群網站只是提供了其中一個戰場,而不是假新聞出現的原因。要傳遞與改變資訊,還是得由下而上才有可能。當政府與主流媒體不再受到信任,如果仍然由這些人帶頭對抗假新聞,反而可能讓假新聞的散播者在「受到打壓」的形象下流傳更廣。
如果單純把大眾都當作無知、而不去思考人們獲取資訊的目的,也會讓正確資訊的傳播事倍功半。換言之,政府或臉書可以做的,也許是試著尋找激勵每一個人更願意表態、更願意分享事實的誘因,透過更多事實來壓下假新聞,而不是由上而下地直接對抗它。
※ 本文摘自《菜市場政治學 Who Governs?》,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菜市場政治學 Who Governs?》作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日期:2018/09/05
- H. Allcott, and M. Gentzkow. 2017. “Social Media and Fake News in the 2016 Ele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1(2): 211-236.
- L. Spinney. 2017. “How Facebook, fake news and friends are warping your memory.” Nature News 543(7644): 168.
- B. Nyhan, and J. Reifler. 2015. “Does correcting myths about the flu vaccine work?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rrective information.” Vaccine 33(3): 459–464.
- B. Nyhan, et al. 2016. “Classified or Coverup? The Effect of Redactions on Conspiracy Theory Belief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olitical Science 3(2): 109–123.
- D. M. Kahan, H. Jenkins‐Smith, and D. Braman. 2011. “Cultural cognition of scientific consensus.”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14(2): 147–174.
- D. M. Kahan, E. Peters, M. Wittlin, P. Slovic, L. L. Ouellette, D. Braman, and G. Mandel. 2012. “The polarizing impact of science literacy and numeracy on perceived climate change risks.” Nature Climate Change 2(10): 732–735.
- J. M. Carey, B. Nyhan, B. Valentino, and M. Liu. 2016. “An inflated view of the facts? How preferences and predispositions shape conspiracy beliefs about the Deflategate scandal.” Research & Politics 3(3). doi: 2053168016668671.
- B. Nyhan, and J. Reifler. 2010. “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 Political Behavior 32(2): 303–330.
- A. Coman, I. Momennejad, R. D. Drach, and A. Geana. 2016. “Mnemonic convergence in social networks: The emergent properties of cognition at a collective leve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29): 8171–8176.
- R. Huckfeldt, P. E. Johnson, and J. Sprague. 2004. Political Disagreement: The Survival of Diverse Opinions with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 Bakshy, S. Messing, and L. A. Adamic. 2015. “Exposure to ideologically diverse news and opinion on Facebook.” Science 348(6239): 113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