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基礎建設:殺豬公的法庭硬體,何時才能上太空? | 王子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司法基礎建設:殺豬公的法庭硬體,何時才能上太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要如何理解司法基礎建設呢?除了前次筆者所提到的,各界所提的各項司法改革建議都是出於善意,而司法基礎建設的概念,就是希望在開藥方之前,能先強壯司法本身的體質,這樣才能承受不同的司改藥方。

再打個比喻,就像是你擁有了一部部性能很棒的汽車(如同司法體系內每位兢兢業業的同仁),但當你發動油門要上路時,發現每條道路都不到五米寬,路面顛頗,每個人都只能慢慢開,這時候車子的性能再好也是枉然。

遠距訊問總在lag中

遠距離訊問是司法實務經常使用的訊問方式,主要應用在當證人可能因為距離、時間、車程等因素,沒辦法前來案件所在地的法院開庭,而證人可以接受到離他比較近的法院應訊,這時就可以使用遠距訊問,

但問題來了,使用遠距訊問設備絕大部分的經驗是囧囧的,常常是院檢辯端一邊對著麥克風越講越大聲,一邊手舞足蹈、效果十足,而另一端畫面中的證人卻常是滿臉問號。為什麼會這樣?不是對方在裝傻,而是視訊效果極差,不是有影沒聲,就是連句話都斷斷續續、難以完整呈現;這頭問的是關於老王,那頭以為在問的是老李。

其中的問題,除了視訊設備老舊、線材劣化的原因外,就是網路頻寬不夠,所以當需要同步傳輸影音時,整個就是悲劇,法庭上院檢辯三方時常有乾脆拿自己手機跟證人連線的衝動,視訊delay的時間都夠打上一件毛衣了。如果遇到案情相對單純的,還可以勉強湊合著用遠距設備,但遇到案情繁複的,只能千方百計請證人過來一趟。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說難也不難,升級網路頻寬、汰換老舊設備與線材就可獲明顯改善。

沒有跟上E化的法院報到處

去法院開庭的時候,都得先依照案件種類(民事、刑事、行政和少家)在報到處報到,報到處配置的人力與每個法院規模大小有差異,大致上都還有一個人在報到處待命。他的工作說出來你會不相信,就是有人拿著傳票、開庭通知等文件來時,跟對方確認相關身分證件,然後跟對方說要去哪個法庭開庭。

聽起來有沒有很溫馨?跟目前法院配置的志工人員有87分像,等於報到處人員和志工的工作內容高度重疊,如果事情複雜到需要額外的人力來處理也就算了,但只是跟民眾說你要走到哪一個法庭,有需要為了這樣的工作內容排上人力嗎?

實際上電子(E化)報到的方式早就在其他行業行之有年,而且還非常好用。例如大家都有去大醫院看病的經驗,過往會在診間外敲門、遞健保卡,時常打斷診內醫師看診。此外,有時候是看診預約的號碼已過號,要再隔幾個人看診也不知道,而醫生、護士忙得不可開交,你也不知道可以問誰。目前大醫院多所採行的電子報到系統讓報到流程變得更簡化,患者只要插入健保卡,還沒過號的就會顯示「已報到」,如果過號的,就會顯示再過幾號才可以進去診間。

同樣的,如能引進自動報到系統到法院,讓前來開庭的民眾以電子化方式報到(掃描國民身分證),並在各個法庭做好方向指引,是不是就可以節省報到處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呢?

贓證物的物流管理系統

贓證物的處理也是一樣。這裡談的「贓證物」,主要是刑事案件所面對的問題;經過檢警執行搜索後扣到的贓證物,無疑是缺乏電子記載下的犧牲品。

贓證物的保管沒有一定準則,如被害人前來認領,那就會請被害人簽贓證物認領保管單就領回去。然而有些贓證物必須先存放在各地的贓物庫,照理說贓證物必須跟著案件進度走,隨著案件進行主體的不同而移轉保管場地,實務上卻常常到了法院審理階段,還得多花時間與人力確認贓證物在哪。

為何會發生這種情形?就是司法體系沒有物流管理的概念,對於贓證物保管沒有通盤的思維。如果能建置一個專屬贓證物的物流管理系統,從一開始就給予條碼編號,並將物品所在地、保管情況建檔追蹤,那之後無論案件進行到何種程度,只要key入編號就能及時瞭解並調閱出庭使用。

以上所述,雖然這樣的基礎建設呼籲可能淪為狗吠火車,儘管做不了開火車的人,但如筆者之輩的司法工作者也可以扮演呼籲的角色,讓這班司法的列車,可以安全、正確地朝目的地駛去,同時也讓這司法列車上的乘客感到信任且放心。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