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醫療訊息的守護者:滿滿的查核大平台
在剛結束的九合一大選中爆紅的台北市長參選人吳萼洋先生,幾乎成為蜂蜜檸檬水的代言人,尤其當他訴說因為蜂蜜檸檬水而治好痼疾,眼中散發的誠懇真是炯炯有神,配合一首《愛江山更愛美人》,成功吸住了民眾的眼球。
然而,在蜂蜜檸檬爆紅之後,醫師公會發佈新聞稿,苦口婆心表示「蜂蜜檸檬沒有療效」。醫師公會其實是窮緊張了,出發點是醫者父母心,蜂蜜檸檬對普羅大眾來說,只是一款日常飲品,就算蜂蜜檸檬突然銷量大增,要擔心的或許是攝取太多糖分,體重增加而已。
醫療訊息滿天飛的時代
另一則醫師職業公會的新聞稿,不免讓人多點關注。中醫公會日前對於「俏女巫的草藥秘方」粉絲專頁發出聲明,提醒大眾這位自稱為孔醫師的網友,在台灣、香港都沒有中醫執照。在好奇心驅使下,筆者也追蹤了該粉絲頁,確實該臉書頁在自介中提及自己有中醫背景、定時舉辦解說各種疑難雜症的直播、怎麼治療靜脈(瘤)曲張、分享自己看診的經驗等等。
對於中醫公會的質疑,孔醫師也上傳自己拿到的中國中醫證照和說明求學經歷,如果參考她在臉書上發表的中醫常識和回覆內容,要說是門外漢來假冒醫師可能性確實不高。然而,畢竟孔醫師不是在台灣執業,臉書貼文乍看比較像是看診經驗分享,也包括一般的衛教,難以認定這是在執行醫師業務,所以要指責她違反法規(如《醫師法》),恐怕牽強。至於中醫公會是否會緊迫盯人,在中醫公會網頁上並沒有看到進一步的聲明,又否會演變成台灣中醫師和對岸中醫師的英雄內戰?只得置板凳、買雞排,場邊湊熱鬧地繼續看下去。
在今日台灣,我們面對多元傳播管道,從傳統的電視、電台到新型的手機載具(每天line群組流傳的長輩圖)都可以看到不少醫療訊息;因此,各種醫療訊息滿天飛的時代環境下,如何篩選和過濾成為課題。
如果這些醫療訊息是正確的,對國民健康總是有幫助;如果訊息是無用的,例如只是說吃哪項食物、蔬果可以治療某種疾病,那再怎麼不濟也是一種營養補充;但如果是錯誤的,可能就禍國殃民,尤其聽信偏方並不是少見的狀況。
還記得早期農村老人家最常服用的黑藥丸,用來止痛、消炎常常是一帖見效。實際上那是俗稱美國仙丹的人工類固醇,多少人因為誤以為這樣的藥很有效,在沒有正確觀念下陷入洗腎的輪迴。如今,台灣有獨步全球的健保制度,用最低廉的價格得到先進水準的醫療品質,守護著民眾健康。但嚴格來說,這些都是事後的「善後」;雖然政府持續推廣衛教工作,但面對錯誤的醫療訊息,還是未能達到即時澄清、即時阻止散佈的防免功能。
「不傳統」的醫療訊息,如何管?
目前行政管制密度最高的應該非醫療廣告莫屬,光是在衛福部所建置的醫療廣告管理專區,從《醫療法》、《醫療法施行細則》、相關函釋林林總總,包括了醫療廣告的定義(暗示或影射醫療內容也算)、誰才能刊登醫療廣告(主體)、醫療廣告內容的限制、醫療人員代理廣告的原則、違反的罰則等鉅細靡遺之規定,顯然行政主管機關知道醫療廣告非同小可,國人的健康不容妥協。可是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以及動輒海量的網路醫療訊息,許多非傳統定義的醫療廣告、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醫療訊息,恐怕因其屬三不管地帶而漏接,進而讓國人健康失分。
最根本的作法當然是提升國人對於醫療訊息的判讀能力,從家庭、校園、各大小醫療院所落實衛教工作,有些是已經在做,而且也做得很好。例如不少醫師透過臉書、部落格,以淺白生動的敘述方式,傳播正確的醫療知識,而電視上也有以健康為主題的優質節目,但這些或許還不夠。當人人都能手機上網,我們得更快速且更有效的打擊錯誤醫療訊息。
對此棘手難題,初步的想法是採事實查核的架構,由政府主導建置醫療訊息的快速查核機制,當然也可以外延到醫療廣告,如同醫療訊息專屬的搜尋網站一樣。此外,串連現有網路醫療資訊進行資料庫整合,連結衛福部下轄的專業人士,即時增補與更正資料庫內容,或許可以慢慢成為一張醫療訊息的安全網。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有一個滿滿的醫療訊息查核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