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大爆炸後,黎巴嫩離「失敗國家」還有多遠?
8月初,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港口棚廠發生驚天爆炸,將海港與周圍建物夷為平地,威力之強連數公里外都能感到震波,約莫等於3.3級地震。根據官方說法,這場爆炸造成超過百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並摧毀許多房屋,估計有30萬人失去家園,堪稱是黎巴嫩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人道危機。
雖然爆炸的原因仍待調查確定,但政府表示這是公安意外,跟外界猜想的恐怖攻擊或是私藏武器無關,而是囤積在港口棚廠、被貨主遺棄的硝酸銨所引起。硝酸銨是一種常見的肥料,也可用於炸彈,是非常危險的物質,這批超過2,000公噸的硝酸銨放在棚廠已逾六年,但由於官僚機構互相推諉,沒有妥善處理,終釀成悲劇。
換言之,這場爆炸與其說是公安意外,不如說是人謀不臧。正如大爆炸前兩天辭職的黎國外長所留下的警語——黎巴嫩已離失敗國家不遠——爆炸事件所凸顯的,是黎巴嫩政府領導不力和管理不善,使得原本可避免的錯誤,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那麼,什麼是失敗國家?又是什麼因素讓上世紀號稱中東瑞士的黎巴嫩、小巴黎之譽的貝魯特,卻逐漸成為今日的中東索馬利亞?
未從內戰復甦的黎巴嫩
先除去那場令人心碎的內戰不論,戰後已近30年,黎巴嫩本該步上復甦之路。然而國家弊病叢生,像是政府疏於提供滿意的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政客與公務員持續的貪腐行為,以及無法彌合的貧富差距與財富分配等。這些狀況在各國其實屢見不鮮,但在黎巴嫩則是變本加厲,近年來更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
比如2015年年中的垃圾大戰,暴露出黎國施政麻痺。起因是位於貝魯特郊區的臨時垃圾掩埋場,經過20多年的累積,已成為1,500萬噸的垃圾山,有毒物質所衍伸出的環境和健康問題,讓當地居民苦不堪言。居民的忍耐到了極限,迫使該掩埋場關閉,清潔公司每日收集的垃圾無處可去,只能放置在街道、海岸與公共場所。
又如基礎建設的嚴重不足,特別是攸關民生的水電。內戰結束後,黎巴嫩仍處於動盪不安狀態,加上財政窘迫,歷屆政府都無法修復完整的電力系統。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多數的黎巴嫩人不得不向民間業者購電,給了業者賺取暴利的空間,而業者多半是以燃油和柴油發電,排放的廢氣亦影響民眾健康。
水電供應也成為去年年底黎巴嫩人發動抗議的主因之一,事實上,黎巴嫩所遭遇的困境遠不止民生議題。人們走上街頭,為的是宣洩對政治的各種不滿,包括居高不下的失業、公務員與政客的腐敗、面臨崩潰的經濟,以及為人詬病的告解式制度(Confessional System ,即讓各宗派得以分享權力的安排)等。
這些因素相互交錯影響,使黎巴嫩每況愈下。硝酸銨所引起的爆炸,只是今年第一波,接下來還有金融未爆彈等待處理,若是無法順利拆除引信,恐怕將帶來連鎖效應,讓黎巴嫩正式成為失敗國家。
黎巴嫩的金融未爆彈
所謂金融未爆彈,指的是當下黎巴嫩面臨的流動性與貨幣貶值等危機。黎國銀行因美元現金不足,導致人們因恐慌擠兌,銀行進而停止提款,加劇其貨幣貶值。從去年9月以來,黎巴嫩里拉開始持續暴跌,迄今只剩當時價值的10-15%,隨之而來的是惡性通貨膨脹與高物價,許多人只能以物易物,甚至挨餓度日。
黎巴嫩之所以會出現美元短缺,有論者認為是去年9月,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一家黎國銀行實施制裁,原因是該銀行受真主黨操控,為其活動調配財務,故同被列為恐怖組織。此次制裁讓全球金融圈擔心受到牽連,開始對黎巴嫩卻步,而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宣稱,這是美國阻止美元輸入黎巴嫩、企圖毀滅真主黨的陰謀。
但真相不是阿美仔的陰謀可以輕鬆解釋,從納斯魯拉的話不難發現,黎巴嫩需要美元來穩定經濟,這才是一切金融問題的根源。從1997年開始,黎巴嫩央行(BdL)採取盯緊美元的固定匯率,約為1,500里拉兌換1美元,為了保持和美元掛鉤,BdL必須出售美元再買進里拉以支撐官方匯率。
然而,若要賣出美元,必先買進美元,黎巴嫩的外匯儲備來自於旅遊業、外國援助、僑匯和貸款等。為了吸引國民、僑民和外籍人士將儲蓄轉為美元,黎國銀行祭出平均5%以上的高利率(有的大額存款甚至高達15%)。在外界看來,這種利率不是長久的經營方式,而為了支付存戶利息,就要有新的存款進帳,因此被批評為由國家把持的龐氏騙局。
當經濟活動陷入困境時,僑匯與外來投資減少,美元不再進入黎巴嫩,騙局就無以為繼。美元短缺導致里拉貶值,目前黑市匯率最高來到9,000里拉兌1美元;同時銀行為了阻擋美元繼續流失,實施資本管制,僅允許提取極少部分美元存款,或是只能以新的匯率(約3,750:1)提取里拉。群眾資產頓時蒸發,對銀行的信任也宣告瓦解。
此外,黎巴嫩的債務比已達GDP的170%,全球名列前茅。今年3月甫上任的迪亞布(Hassan Diab)內閣表示無力償還一筆到期的債務,是該國歷史上首次主權違約,也等於宣告其他的債務很難再還。黎巴嫩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助百億美元,談判多時仍無結果,原因在於黎巴嫩不願接受IMF的經濟改革計劃,包括財政緊縮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黎國高達千億美元的債務裡,約有半數以上是內債,也就是政府發行的債券等金融商品。解決內債比外債容易得多,一個避免違約的方式是註銷資本,但這會讓許多人的畢生儲蓄一夕化無,也會使國家GDP迅速下降。儘管政府否認將有此舉,但似乎已無其他可行之路。
大爆炸後百廢待舉
更糟的是,港口大爆炸後黎巴嫩需要更多現金,重建費用預估在30億美元以上。國際社群目前提供將近3億美元的緊急善款,可謂杯水車薪。在正常情況下,黎巴嫩僑民會負擔起大部分金額,但因近來黎國低迷的經濟狀態,尤其是貨幣崩盤,僑民匯款意願不高,或頂多挹注親友,不願捐獻給政府。
至於國際社群也對於提供更多金援給黎巴嫩有所猶豫,一來是質疑黎國政府管理能力與貪腐程度;二來是擔心國庫通真主黨庫,原本應該送到災民手上的錢,最後被貪官或真主黨挪用。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災後訪問黎巴嫩時便強調,黎國應該要重建的不只是城市,還有新的政治秩序,以阻絕腐敗。
最後,若黎巴嫩不願接受IMF的條件式紓困,其他國家與國際投資者也不太可能貿然投入。另一個目標或許是真主黨偏好的中國資金,但中國遠近馳名的債務陷阱,讓黎國遲遲不敢求助,最後希望還是落在IMF上。
然而,官僚與富豪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國中之國的真主黨仍在頑強抵抗,拒絕IMF與社會大眾的改革聲浪。對既得利益者來說,改革意謂發大財的結束與問責的開始;對真主黨來說,改革意謂削弱組織力量,進而被迫解除武裝——這些都是它們無法輕易接受的結果,甚至寧可等待下一任美國總統,放寬對黎巴嫩的制裁或影響IMF的放款條件。
要知道,港口爆炸摧毀許多本已貧窮的社區,進一步打擊搖搖欲墜的中產階級,更擴大富裕階層與其他階層之間的差距。爆炸過後人們再度走上街頭示威,遭到黎國安全部隊的強力鎮壓,再度惡化政府和人民關係。
最新消息指出,迪亞布內閣已在內外壓力下宣告辭職,僅行使看守之責,行政能力幾乎癱瘓,難以處理爆炸後的百廢待舉,責任如今落在任期剩下一年多的總統奧恩(Michel Aoun)身上,若他無法徹底改革,革命之路可能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