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與東西對抗:看俄羅斯在非洲的合縱連橫 | 徐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俄烏戰爭與東西對抗:看俄羅斯在非洲的合縱連橫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訪問衣索比亞。 圖/歐新社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訪問衣索比亞。 圖/歐新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五個月後,戰事陷入膠著,為了突破西方封鎖的困境,莫斯科展開外交攻勢。就在七月底,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高調宣布訪問非洲四國,包括埃及、剛果、烏干達和衣索比亞,藉此表示俄國在國際上並不孤立,仍有許多國家歡迎俄國。

俄羅斯的觸手已深入非洲

事實上,近年來俄羅斯在非洲不斷擴大影響力,就經濟方面而言,主要投資於能源領域,像是石油、天然氣和核電。由於非洲許多地方缺電,成為俄國能源巨頭的目標,最受注目的應屬俄國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計畫在埃及建立首座核電廠,該電廠耗資三百億美元,大部分都是俄國貸款,預計2029年完工。

俄國也對非洲的礦產十分感興趣。例如過去幾年間,俄國國企一直想開發採辛巴威的Darwendale礦床,目前因為資金短缺與西方制裁,呈現暫停狀態。俄國Alrosa礦業在安哥拉開採鑽石多年,最近也因為制裁措施,導致鑽石出口困難,還有俄國國企在納米比亞探勘鈾礦,引發環保爭議

此外,非洲更是俄羅斯軍火出口的重點,除了賺錢,更有政治意圖。像是與普丁政權關係匪淺的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就以傭兵之姿在非洲各地活躍,主要是保護國家執政者與關鍵基礎設施,莫斯科透過操縱華格納集團,支持一些合法性受到挑戰的非洲領導人,中非共和國、馬里和蘇丹等。

進一步來說,普丁政權和這些國家領導人建立的夥伴關係,並非是傳統的外交雙邊合作,而是寡頭互相取暖。在俄國敘事中,進入烏克蘭乃是為了解救斯拉夫同胞,也是一場東西方的意識形態鬥爭,這類觀點頗受曾遭西方殖民的非洲國家認同,甚至也有非洲國家接受北約東擴是烏克蘭戰爭主因

與普丁政權關係匪淺的華格納集團就以傭兵之姿在非洲各地活躍。圖為俄羅斯傭兵現身西非國家馬利。 圖/美聯社
與普丁政權關係匪淺的華格納集團就以傭兵之姿在非洲各地活躍。圖為俄羅斯傭兵現身西非國家馬利。 圖/美聯社

要知道,過去普丁曾明確表示,希望建立一個有別於西式民主的治理模式,稱之為後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擁有54名聯合國代表的非洲各國也是他的宣傳目標。回溯上世紀冷戰年代,莫斯科普遍支持非洲大陸的解放運動,不少老一輩非洲人認為蘇聯是其國家獨立的重要推手,普丁政權希望能恢復這種舊連結。

這次當俄國遭受西方孤立,普丁政權似乎回收了上述的成果。今年三月聯合國大會的緊急會議上,全球141國投票支持譴責俄國並要求撤軍有五國反對,其中之一是非洲的厄利垂亞;35國棄權,其中有17國屬於非洲,不難發現非洲國家對俄國的同情。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代表支持普丁政權,而是對西方的反感。

糧食危機的影響:俄國外長呼籲抵抗西方的大外宣

不過,情感歸情感,非洲國家要考慮的是攸關生存的現實因素。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漲,給非洲造成巨大的政治和社會壓力。特別是烏克蘭小麥因俄國封鎖港口而無法出口,許多非洲國家都受到糧食中斷的嚴重打擊,像是拉夫羅夫此行造訪的埃及和衣索比亞,都是受災戶。

因此,當拉夫羅夫造訪埃及時,便向塞西(Abdul Fattah al-Sisi)總統提出糧食保證,不過拉夫羅夫指的是俄國小麥,即是因為烏俄協議而得以脫離西方制裁的部分。同時,拉夫羅夫獲邀在位於開羅的阿拉伯聯盟會議上發表演說,他盛讚阿拉伯聯盟的公平立場,並批評糧食危機是西方非法封鎖俄國的後果。

嗣後,拉夫羅夫抵達剛果拜訪恩格索(Denis Sassou Nguesso)總統時,除了強調蘇聯時代與剛果的良好關係外,也保證小麥出口絕對沒問題。然而不久前俄國才毀壞與烏克蘭的糧食協議,轟炸敖德薩港,拉夫羅夫卻將糧食協議描述為普丁政權的人道主義行為,顯示不放棄武器化糧食危機以反擊西方的意圖。

拉夫羅夫獲邀在位於開羅的阿拉伯聯盟會議上發表演說。 圖/法新社
拉夫羅夫獲邀在位於開羅的阿拉伯聯盟會議上發表演說。 圖/法新社

在烏干達,拉夫羅夫和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總統討論了非洲燃料和食品成本上漲的問題,俄國表示有意與烏干達展開更多能源合作,獲得穆塞韋尼的贊同。兩國似乎有意藉本次拉夫羅夫的訪問促進關係,也被外界視為是穆塞韋尼打算靠近俄國,做為抵銷西方制裁的槓桿。

非洲行的最終站,拉夫羅夫到了衣索比亞,與祖德(Sahle-Work Zewde)總統等官員會談,繼續兜售西方制裁導致糧食短缺的論點,並強調西方的帝國主義心態。這讓陷入提格雷(Tigray)內戰,而受到戰爭罪與種族清洗控訴的衣國政府,彷彿得到盟友奧援,兩國也預告將繼續推進雙方合作。

綜上所述不難明白,此次俄國外長的非洲行,依舊秉持傳統的反殖民宣傳與寡頭合作方式,這些非洲國家的總統也都選擇與普丁政權做程度不一的結盟。如塞西早就是俄羅斯在利比亞建立代理政府的關鍵盟友,使俄國能夠在地中海南部建立持久的海軍存在,並利用利比亞的石油儲備。

俄烏戰爭顯現西方對非洲的不對等待遇

又像是穆塞韋尼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透過空有形式的選舉長期執政至今,其政權日益壓制民主與人權的行為,已經受到西方輿論抨擊。近來,他更打算安排長子穆胡齊(Muhoozi Kainerugaba)接班,讓烏干達成為家族世襲財產,這必須依靠西方以外的支持,俄國正是一個好選項。

去年,俄國在安理會與印度、中國聯手,擋下安理會對提格雷危機的決議,也避免對衣索比亞的嚴厲批評,此舉受到衣國政府與部分民眾的高度評價。今年非洲–俄國峰會將於衣國舉行,預計衣國會提供俄國一個充分宣傳的平台,拉夫羅夫的造訪迫使西方重新考慮與衣國行政首長艾哈邁德(Abiy Ahmed)總理接觸的價值

俄國在安理會與印度、中國聯手,擋下安理會對提格雷危機的決議,此舉受到衣國政府與部分民眾的高度評價。圖為閱兵中的衣索比亞軍隊。 圖/美聯社
俄國在安理會與印度、中國聯手,擋下安理會對提格雷危機的決議,此舉受到衣國政府與部分民眾的高度評價。圖為閱兵中的衣索比亞軍隊。 圖/美聯社

最後,俄國入侵烏克蘭在非洲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應,即是西方對待烏克蘭的態度。相較於非洲深陷於飢荒、恐怖主義和新冠疫情等態勢,不少非洲人民發現西方分配給烏克蘭的資源,遠勝於非洲國家,有些輿論就特別強調烏俄衝突與己無關,反映在其政府的國際立場上,便是表態中立甚至偏向俄方

因此,現在許多非洲國家都更願意和非西方的夥伴合作,像是中國、俄國,希望靠東方勢力促進國家利益,並實現它們眼中更為平等的國際合作。雖然這些非洲國家在烏俄衝突上置身事外,入侵烏克蘭卻加劇了各國的社會經濟壓力,讓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越來越脆弱。

儘管西方強調,食品、化肥和種子等出口不受俄國制裁影響,但除非西方提出快速實用的計劃,協助非洲各國緩解飢荒,否則非洲可能會加速向俄國靠攏。說到底,沒有和平就難以恢復糧食供應鏈,無疑將導致非洲政局不穩和社會緊張局勢加劇,反過來也將損害非洲自身通往更加繁榮之路的機會。

沒有和平就難以恢復糧食供應鏈,無疑將導致非洲政局不穩和社會緊張局勢加劇。示意圖。 圖/歐新社
沒有和平就難以恢復糧食供應鏈,無疑將導致非洲政局不穩和社會緊張局勢加劇。示意圖。 圖/歐新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