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9A6自走砲爭議:陸軍如何突破火砲困境,達成「常後一體」?
拜登政府上台後批准的第一筆對台軍售,是陸軍的M109A6自走砲。但是隨後也傳出,由於M109A6已經停產,未來若要重開生產線,價格將會暴漲,讓原本採購100輛的計畫,被迫縮減到只剩40輛左右。另外,若改為爭取美軍正在換裝的最新型M109A7,則返國服役的時間可能會延宕更久,讓這項本來就存在不少爭議的自走砲採購案,出現更多的質疑與反對意見。
陸軍自走砲困境:老舊、性能落後
陸軍會積極爭取採購M109A6自走砲,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砲兵部隊所使用的多款自走砲,都已經服役多年,不只車體瀕臨使用壽限,作戰性能也早就跟不上時代。現有的自走砲除了M109A5以外,還有更為老舊的M109A2,甚至是採取開放式砲塔設計、對乘員防護力更差的M110A2也仍在現役中。因此,陸軍認為若能引進擁有數位化接戰能力的M109A6,不止能汰換現有的老舊自走砲,還能大幅提升野戰砲兵部隊獲取目標、發動攻擊的速度。
不過反對的意見認為,採購全新的M109A6實在太過昂貴,購買M109A6只能汰換少量的自走砲,但陸軍擁更多的傳統式拖曳火砲,服役時間更久,性能更是遠遠跟不上時代。陸軍若能採購較便宜的M777拖曳式榴彈砲,能換裝更多砲兵單位,而且M777的技術門檻較低,有機會爭取以技術轉移的方式,授權在台灣組裝生產,可以逐步讓火砲國產化。
另一個反對的原因則是認為,M109A6的確非常先進,從進入陣地展開,取得敵人座標、進行射擊,只要短短的一分多鐘而已。射速也較舊型的自走砲快上許多,射擊結束能立刻離開原地,大幅減少敵人反擊的機會,讓M109A6在戰場上的存活率大幅提升。同時可以跟隨機械化裝甲部隊快速推進,提供立即的火力支援。但問題在於台灣的作戰環境固定,能登陸的海灘就那幾處,西部平原狹小,機械化部隊並無長途奔襲的作戰需求,M109A6來台後,將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支持採購M777的人主張,這款拖曳式榴彈砲的機動力雖不如自走砲,但以台灣這種守勢作戰的環境,並不是致命的缺點。相反的,M777採取大量輕量化的設計,台灣的道路又四通八達,多數的軍用卡車都能輕易拖曳這款榴彈砲轉移陣地,反而成為優點。同時M777的改良型已新增數位化射控電腦,配備全球定位系統,也能發射具備精確打擊能力的M982神劍(Excalibur)砲彈,符合陸軍的未來需求。
這一款155公厘口徑的M982砲彈,能由M109A6或M777A2發射,可在發射前輸入坐標位置,精確攻擊目標。M982增程型的射程高達40公里,成本又遠比一般的空對地或地對地飛彈還要便宜。陸軍想要購買M109A6的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希望利用M109A6能發射M982的能力,讓隱藏在海岸線後方的砲兵,能精確封鎖灘頭,摧毀敵方的登陸部隊。但反對的一方認為,既然引進M777也能滿足這個需求,又何必一定要鍾情於昂貴的M109A6?
M109A6能否真正幫助陸軍?
事實上,陸軍爭取採購M109A6的另一個重要說帖,是未來M109A6可以分散部署於各砲兵部隊,利用其先進的自動射擊管制系統,引導其它的舊型火炮發動攻擊。只是這樣規劃是否可行,恐怕還有待驗證,因為目前光是要將射擊資訊傳遞給每一門火砲,仍極端仰賴人力作業。陸軍不是沒有嘗試發展自動化砲兵指揮系統,但採購砲班射令顯示器,卻出現無法軍規加密的問題,直到去年才開始列入砲兵基地鑑測項目。
過去的漢光演習或例行火砲射擊操演時,砲兵部隊的火砲往往以緊密隊型一字排開,沒有分散部署,為每一門火砲構築獨立的陣地,原因在於各砲班需要使用語音傳達砲令,因此習慣如此配置,以方便指揮管制。但這樣的砲兵陣地只要受到一枚飛彈或砲彈攻擊,就會釀成嚴重的傷亡,損失多門火砲,抗戰損能力極差。未來的M109A6是否也要編入這樣的砲兵陣地中?不然如何協助國軍舊有火砲發揮戰力?那M109A6還能維持高戰場生存率嗎?
先進的M109A6與陸軍目前落伍的砲兵部隊格格不入,是鐵一般的事實。採購這款自走砲,對全面提升目前的砲兵戰力,有多大的幫助,恐怕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去年漢光演習首度動員後備砲兵營參與操演,可以見到後備軍人仍操作著老舊落伍的63甲式105公厘榴彈砲,以最傳統的方式傳達砲令。這樣的情況如何達成國防部所宣誓的「常後一體」?後備部隊如果只能配備與現役部隊差距極大的老舊武器,編成後備部隊又有何意義?
陸軍需要思考的是,在國防資源有限下,應該如何有效提升砲兵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只購入少量的M109A6,並無法汰換大批的M114A1與63甲式榴彈砲,或是提升這批舊型火砲的作戰能力。過去曾有立委質疑這批舊型火砲的戰力,國防部則回應,火砲的妥善率都符合規定。這樣的說法雖然不能算錯,但實情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砲兵部隊,早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即使火砲的妥善率沒有問題,也難以應付日益嚴峻的戰場。陸軍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計畫,來改革砲兵部隊。
火砲彈藥國產化,也是「常後一體」的重要前提
這個改革計畫並不是替換新型火砲而已,而是要從獲取目標的能力、數位化通訊與定位、火力控制與指揮系統、機動力與反應力、砲兵的作戰觀念等,一一革新。不過這也是長年來陸軍最為忽視的一點,如之前審計部指出,耗費寶貴國防資源採購的17套砲兵定位定向系統,竟有15套故障,不堪使用。媒體則進一步報導,由於這批砲兵定位定向系統,已難以取得替換零件,因此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拖到使用年限屆滿,直接報廢處理。
從這些例子,就可知道陸軍砲兵部隊問題之嚴重,不只在火砲老舊,輔助砲兵作戰的各種裝備更是嚴重不足。持平一點來說,砲兵的窘境起因於台灣特有的作戰環境,守勢的海島防禦部隊,一向較重視空軍與海軍的發展,陸軍能獲得的資源相對不足。而在陸軍之中,機動性高、火力強大的武裝攻擊直升機與主力戰車,又是最優先發展的攻勢兵種。在台灣地面部隊機械化的過程中,砲兵獲得的資源也最少,最後會導致這樣的情況,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這樣的資源分配狀況,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會改變,所以陸軍將砲兵部隊難得爭取到的資源,用來購買少量的M109A6或爭取M109A7,是否有將錢用在刀口上,可能值得再深思。或許國軍在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的大目標以外,更應該重視基層火砲國產化的重要性,才能逐步汰換現有的大批舊型火砲。就以最近雲豹步兵戰鬥車所使用的30公厘機砲彈藥,仍要向外國採購為例,雖然國軍曾規劃要在國內生產,卻遲至今日還沒有辦法自給自足,引發不少批評。已可看出軍方對於火砲、彈藥的國產化,態度實在不夠積極。
相較於先進戰機與潛艦,傳統火砲從二戰結束後,其實發展較有限,這應該是台灣可以全部掌握的技術。砲兵雷達、數位化砲令系統、彈藥、甚至是砲兵掩體等輔助設施,都可以努力國產化。中科院也曾推出輪型火砲系統,可惜因為距離國外成熟產品還有一段差距,而不受青睞,但也說明了國內的技術並非完全付之闕如,不必從零開始。台灣需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加強研發或引進關鍵技術,並逐步提高自製比率,讓陸軍至少能掌握最基本的火砲彈藥,如此才有機會慢慢達成「常後一體」的目標。